萨拉热窝事件:两颗子弹竟让一千多万人陪葬

2017年3月19日13:22:33历史解密1,235阅读模式

19世纪以来,老牌封建帝国土耳其在衰落的同时,在整个欧洲民族主义浪潮影响下巴尔干地区民族主义也日益高涨。但一来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国家已经消失了数百年,各民族和疆界的划分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巴尔干周围的大国环伺,把巴尔干看成是可以肆意宰割的五花肉。

这使得这个地区的形势十分复杂,自19世纪中叶以来,就成为欧洲历次矛盾冲突的焦点地区,有“欧洲的火药库”之称。

萨拉热窝事件:两颗子弹竟让一千多万人陪葬

斐迪南大公夫妇出访萨拉热窝

对巴尔干地区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各大国反应不一。俄罗斯以“全世界斯拉夫兄弟的保护者”自居,一向煽动和支持这个地区的民族运动。奥地利则由于自身统治下也有许多斯拉夫民族,害怕革命会燃烧到自己辖区内,而主张保持现状。英法等国则根据自身利益及具体形势的变化相机而动。到了20世纪初巴尔干各民族脱离土耳其已成定局,奥匈帝国也一该以往的保守态度,转而积极向这个地区伸手了。

萨拉热窝事件:两颗子弹竟让一千多万人陪葬

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

1912年和1913年,在巴尔干各国因领土划分问题引起的两次小规模战争中,塞尔维亚接连获胜。塞尔维亚国内的民族分子大为振奋,坚定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建立一个以塞尔维亚为主导的包括南部斯拉夫各民族在内的国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的头号敌人就是奥匈帝国。

就在这种背景下,奥匈帝国老皇帝约瑟夫的侄子---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却选择了在塞尔维亚国耻日这一天出巡波斯尼亚,此举被许多塞尔维亚人认为是对塞尔维亚肆无忌惮的侮辱,而且在波斯尼亚举行的军事演习就是以塞尔维亚作为假想敌的。1914年6月28日,在观看完军事演习之后,斐迪南偕同妻子,坐着敞蓬车,在总督和市长的陪同下前往市政厅。

萨拉热窝事件:两颗子弹竟让一千多万人陪葬

一战时被破坏的城市

当车队行到闹市中心时,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亚青年查卜林诺维奇冲上前去,向斐迪南的汽车投掷一枚炸弹,但没有命中,只是伤了一名随从军官。斐迪南故作镇静,命令车队继续前进。在参加完市政厅的仪式后乘车返回,行驶到一个街道的拐弯处时,车速突然慢了下来隐藏在路旁的塞尔维亚19岁青年普林西波,疾步上前,用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弹无虚发,两枪打死了两个人。

萨拉热窝事件:两颗子弹竟让一千多万人陪葬

一战时路边的小女孩

行刺者普林西波是“青年波斯尼亚”组织的成员,这是一起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的刺杀事件。行刺后普林西波自知难逃此劫,自杀身亡。后来欧洲各国的矛盾因这一事件而激化,原本已经剑拔弩张的形势,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又一个的国家被卷入到战争之中,分成两大集团厮杀。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这场浩劫中,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