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唐代的商人将瓷器装上阿拉伯的独桅三角帆船“巴图希塔姆”号,然后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地。研究表明,这艘船可能是在东南亚海域遇暴风雨袭击后,撞到水下暗礁沉没的。6万件物品中包括陶瓷酒壶、茶碗、刻有浮雕的金银餐具,这些珍贵物品都是产自8世纪的中国陶瓷制品。
巴图希塔姆号
远赴印尼为寻宝
蒂尔曼·沃尔特法恩原来在德国一家水泥公司工作。数年前,在这家水泥公司工作的一位印尼雇员说,在位于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勿里洞岛的水域有一条沉船,船中可能有珍宝。沃尔特法恩对这条沉船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他拿上水下呼吸器,与那名印尼雇员一起到了印尼。此行不仅改变了沃尔特法恩的一生,还使世界考古史上最大的一批古代文物浮出水面。
海底发现中国珍宝
沃尔特法恩后来告诉一家德国杂志说:“我潜水来到一片类似珊瑚礁的地方,事实上,它是个水下土墩,大小如同一座小山,不过这座‘小山’几乎是由数万件保存完好的陶瓷制品堆积成的。”
这是6年前发生的事情。沃尔特法恩讲的是他发现的三艘沉船中第二艘的经过,第三艘才是中国唐朝时期的沉船,而这艘船简直称得上是个海底宝藏,里面的物品都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沃尔特法恩把这艘沉船称为“巴图希塔姆号”沉船。他共打捞起6万件文物,其中包括陶瓷酒壶、茶碗、刻有浮雕的金银餐具,所有的物品都有1200年的历史。
这些珍贵文物都是中国9世纪的陶瓷制品。当时中国唐代的商人将中国瓷器装上阿拉伯商船,然后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度以及现在的沙特。研究表明,这艘船可能是在穿越爪哇途中,遇上暴风雨,撞到印尼卡里马塔海峡的水下暗礁而沉没。
中国人有意去竞标
这些陶瓷制品的发现,证实在1200年前的中国唐朝已经建立海上贸易线,并且希望成为一个海上强国。实际上,唐朝开辟海上贸易线的时间要比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早200年。
在“巴图希塔姆号”造出来后,唐朝一开始还要依赖阿拉伯水手驾驶船只,因为当时阿拉伯水手已经对独桅三角帆船这种海上交通工具驾轻就熟。但是,在依靠海上出口积累了大量财富后,中国唐朝开始建立自己海军。到123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海上强国,其庞大的舰队拥有5.2万名水手。
现在,这批珍宝正处于脱盐过程的最后阶段。据悉,中国的上海、新加坡和卡塔尔的多哈都有商人有意竞标这艘唐朝沉船上的文物。
分析结果
沃尔特法恩从海底打捞上的物品中有蓝黄白三种颜色的陶瓷制品、22个银盘和银杯、7个金盘和金杯。现在,这些珍贵的文物被保存在新西兰一个安全措施十分严密的飞机修理库里。考古学家之所以认定这些物品具有1200年的历史,第一条线索是两个从沉船上打捞出水的瓷釉碗。这两个瓷釉碗底刻有“敬宗皇帝二年八月十六”的字样,根据计算,它们应该是在826年制造的。
第二条线索则是来自密封陶壶中的大茴香子和葡萄干混合物的残留物。考古学家在对这些残留物进行无线电碳分析后,结果发现它们的年代在680年至890年之间。第3条线索则来自一面已经被严重腐蚀的铜镜的文字,研究后发现,铜镜上的金属曾于758年12月在中国杭州被提炼过“100次”。
考古学家在对这艘沉船进行化学分析后结果发现,这艘90英尺长的船是用印度和非洲木材制造的。研究这艘沉船的澳大利亚考古学家迈克尔·弗莱克说:“我们可以推断,这艘船当时正由阿拉伯和印度水手驾驶,打算从杭州返回某个阿拉伯国家,没想到途中遇到暴风雨,结果沉没在勿里洞岛。”北京紫禁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古陶瓷制品的一流专家耿宝昌教授也认为这批宝物属于中国。
德国人蒂尔曼·沃尔特法恩在东南亚的勿里洞岛水域的一条沉船上打捞出大量9世纪中国珍宝,在此之前,这批中国珍宝已经在海底埋了1200年。
这批中国珍宝中有大量的陶瓷制品,其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