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荡不羁李白:与众不同怎么啦?

2017年3月17日04:52:52野史秘闻734阅读模式

李白诗仙之名已有千年,他的秉性豪爽不拘小节,一生游侠放荡不羁。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出三峡、过荆门,来到江陵(今湖北荆州),遇见了当时的“道教学会会长”司马承祯。

令李白没想到的是,这位“宗教领袖”对他评价很高,说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这使得本来就热爱道教的青年李白热泪盈眶、倍受鼓舞,所以他激动地写下了《大鹏遇希有鸟赋》来纪念这次非同寻常的相遇。

网络配图

纵观李白一生,特喜以大鹏自比。如果说,“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的杜甫,是以凤凰作为自己的图腾的话;那么,大鹏就是我大李白的图腾!

时间倒流到五年前,也就是开元八年,20岁的李白前往渝州(今重庆)拜访当时海内闻名的大名人——渝州刺史李邕。可能是李邕并没看上当时的李白吧,反正是李白见了他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方面,李白对自己的才华、能力有高度的自信;另一方面,他又为李邕的“不识货”感到愤慨!

网络配图

于是,李白扔下一首《上李邕》扬长而去。诗云:

意思是,李邕,你读过《庄子》吗?大鹏知道吗?那可是个神奇的鸟类,大鹏的志向和行为,对于田野里的小麻雀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我猜你也不懂,所以还是我来跟你讲讲吧:

大鹏不飞则已,要是有一天真飞起来,那一定会是乘大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网络配图

即使没了风的吹拂,大鹏的翅膀一扇,也足够把大海的波涛倾覆掉。

现在人们认为我与众不同是个另类,一见我高谈阔论就发出阵阵嘲笑。

伟大的导师孔子不是说过“后生可畏”的话吗?你这位大丈夫可不能轻视我李白青春年少!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年华虚度、名利不就,反被刺配江州,理想付诸东流,不觉潸然泪下。乘酒兴,磨的墨浓,蘸的笔饱,在墙壁上题诗两首,“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就这样,宋江在江州浔阳楼写下“反诗”。这“反诗”,历来为论者重视:有人称其是造反声明;有人说反诗不反,意在投降。但他们都忽视了宋江自己对诗的评价:“酒后狂言”。

网络配图

何以是“狂言”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其二为诗一首: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白胡乱写的一首诗 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

李白胡乱写的一首诗 赞不绝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八个字看上去非常简单,但说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体验。对于古代那些大诗人们来讲也是如此,三五知己在一起饮酒作赋,倒也别有一番人生滋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李白那么有才华 为什么不能当官? 历史解密

李白那么有才华 为什么不能当官?

这个题目其实不准确。李白曾作过翰林,就是很大的官了。当然,这个所谓的翰林,其实就是文学侍从之臣,与李白“为君谈笑净胡沙”的人生理想,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不能“为君谈笑净胡沙”呢?民...
李白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解密

李白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说到李白,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可是这样一位大诗人,据说一辈子仅工作过三年,而李白经常去全国各地游山玩水,那他是如何维持生计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辈子只工作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