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字面了解:用马皮包裹尸体。现代战场,人马死伤不可胜数,每个都能做到马革裹尸。后来多描述为国作战,决计为国舍身的意志。那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是谁?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典故出自哪里?
1、马革裹尸,成语典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立立下丰功伟绩。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 援边境的骚动,威震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时辰心系国度安危。
过了三年,马援从东北方打了败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快乐地向他表示恭喜和慰劳。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常以有计策知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为难,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持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失掉的封地只要数百户。我的功绩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样能持久坚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持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南方不时侵扰,我计划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内地荒野的战场上,不必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掩埋,怎样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打动,不由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自动恳求出征,前往南方迎战。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多数民族领袖相单程率众发起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后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思索马援年岁大了,不担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扮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肉体矍铄,矫健的举措不减当年,便同意了他的恳求。
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於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词。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