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思想家魏源简介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之一,以下就是魏源的简介。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出生于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公元1794年。他的家乡在湖南邵阳县的金谭。魏源从7岁就开始学习,从师刘之纲、魏辅邦。小时候的魏源学习十分刻苦,常常学习到深夜。9岁时应童子试,魏源的聪明让考官大为惊叹。1810年,魏源中举秀才。1822年,魏源壬午科中式举人第二名,开始了从政之路。
在从政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清王朝的腐败,内心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让他感到了国家的危亡。于是在次年,魏源入两江总督府衙,直接参与抗英战争。但是在看到清政府无能之后,无奈辞官而归,立志著书。
公元1844年,魏源再次参加会试,中进士,又一次进入仕途,希望凭借一己之力为挽救国家命运作出贡献。
多次起伏的官场生涯,让他对中国的国情有了深深的担忧。因此,他开始研究西方列强的情况。魏源根据林则徐所写的《四洲志》,再加上历代以来流传下来的史书文献以及当时西方的地图资料,编写成立一部囊括世界历史、地理、经济、文化、法律、宗教等信息的《海国图志》,这是魏源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观点“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个观点成为了后来洋务运动的主要理论。
读完魏源的简介,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这个中国近代的伟大人物。
魏源故居怎么样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伟大人物之一。那么魏源的故居在哪里呢?
魏源故居照片
魏源的祖籍是湖南邵阳县金潭,今天属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那边现在还存有魏源的故居。
魏源的故居,是清朝乾隆初年修建的。这是魏源的祖父孝立公留下的遗产。相传孝立公给他的十个儿子建立十座基本上一样的宅院。魏源的父亲排行老五。魏源的故居,就是他的家人分到的其中一座宅邸。魏源在这里诞生,并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到了1820年,魏源全家迁往江苏,之后就很少回家。1951年土地改革时期,这座房子被分给魏源房族后裔以及几户贫下中农居住。1994年收回国有进行改修。现在魏源故居占地1710平方米,房屋的面积达到了756平方米。这样的故居是非常典型的清代湘西南木瓦结构型的民宅。这说明魏源祖上也是有些经济实力。
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起,上级部门对魏源的故居进行了三次维修,我们现在参观的魏源故居,基本上都是现在翻新的。但跟原貌来说区别不是很大。
魏源故居整体坐西向东,两正两横,坐落在一片路色的田园中间,仿佛独立于世外。故居的前面,一到秋天,就是金黄的一片。随风而舞的稻花,让人感慨不已。左临象山,右对狮岭,屋后一条金水流过,整个住宅像是根据中国古代的风水来设计建造的。
综上所述,就是魏源故居的简介。魏源故居,正成为新时代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魏源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魏源与洋务运动的关系,体现以下几个方面。魏源的改革思想为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个理论突破了中国历代以来传统陈旧的思想,打破了“祖宗制度不可变”封建理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这个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被后来的洋务派所吸收和借鉴,最终形成了洋务思想。
有关魏源的传记
洋务运动在实践上体现了魏源的思想。魏源提出,中国应该扶持建造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应该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军事科学技术,要将西方的枪炮船舰学习借鉴过来,成为自己的东西,然后再用这些东西,维护自身的独立和主权。十几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实践了魏源所提出的政治观点。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领导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先后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湖北枪炮房、山东机械局、福州船政局等21个军火制造局,还聘请西方的洋人作为设计师,制造各类的枪炮舰船。不仅如此,他们还购买了大量的外国舰船,组建了庞大的清朝海军。在经济方面,魏源倡导发展近代的民用工业,建议将机器引入军需用品和民用品中。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办了航运、煤炭、纺织、电讯等40家近代企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魏源思想与洋务运动的思想,有着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就是仅仅只看到了经济不如西方列强,并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本质是政治,向西方学习只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为这种局限性,最终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魏源与洋务运动承上启下的关系,使得中国开始向着近代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