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杰鹏:把士兵投放到绝境

2017年2月22日09:42:24历史解密100阅读模式

  公元前204年,韩信奉刘邦的命令进攻赵国,赵军堵住了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赵将李左车劝主将陈余,韩信兵精,不可硬碰,应当利用地势,深沟高壁,拖死汉兵。谁知陈余嗤之以鼻。

史杰鹏:把士兵投放到绝境背水一战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楚两国交锋,新兴的吴国一举击败了老牌帝国主义楚国,楚军逃到柏举,觉得这样不行,再次回头,和吴军对阵,但再次被打得大败,继续溃逃,迎面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楚军傻了眼。

谁知吴国军队反而不进击了,吴王阖闾的弟弟夫概是这么说的:“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

意思是:“困兽还知道拼死一斗,何况人呢?如果楚军知道必死,势必个个拼命,我们哪里吃得消?不如暂缓进军,他们知道可以逃跑,就没有斗志。等他们渡了一半,我们再出击不迟。”

这段话很有意思,和我们上次所说的战术有相通之处。上次的战术,中心内容是两军隔河对峙,先渡河出击者必败,这回则是先渡河逃跑者必败。河,真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好东西。

当然,这个战例最重要的教训还是:一定要避免敌人背水一战。项羽和韩信,都是充分利用过这个战例的。《孙子兵法》里也记载了这种打法,《九地》篇说:“帅与之(士兵)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这段话是说:将军带兵,就像把人引上高处,再抽掉他们的梯子。带领他们跑到外国,寻找作战之机。就像驱赶一群羊,羊们根本不配知道自己到处跑的目的。把军队放置到极为危险的地方,这才是将军该做的事。

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打仗宝典,读后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做一个普通士兵是多么可怜!在将军眼里,他们从来没有当人看待,让他们最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投放到绝境。水边,就是最常见的绝境之一,和别的绝境不同。如果士兵深陷沼泽或者山谷,有力也无处使;而水边空旷,是将军成名的最理想之地。

公元前207年,秦国名将王离率领三十万精兵,围住了赵国的巨鹿城,诸侯率兵去救,却都慑于王离的军威,只敢远远观望。项羽也被楚国派出,去营救巨鹿。他击杀了犹豫不决的主将宋义,率领所有的兵马渡过黄河,之后把船全部凿沉,锅碗瓢盆砸了个稀烂,帐篷烧了个精光,工兵、火头兵全部改装为战斗兵,不成功,便成仁。王离军奋勇迎战,可是楚军已经不要命,以一当十,九次合战,王离的陕西兵再也支撑不住,大败。项羽一战成名,诸侯们见了他都腿脚发软,奉他为上将军。

这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背水一战,当然,韩信的那次更典型。公元前204年,韩信奉刘邦的命令进攻赵国,赵军堵住了井陉口,号称二十万。赵将李左车劝主将陈余,韩信兵精,不可硬碰,应当利用地势,深沟高壁,拖死汉兵。谁知陈余嗤之以鼻。韩信大喜,率领军队出井陉,命令一万人先出击,渡过绵蔓水,背依水为阵。赵国普通士兵当然不懂兵法,都哈哈大笑:哪有这么布阵的,我们往前一挤,你们不都要变成鱼鳖吗?真蠢。

脑残陈余虽然号称儒侠,在江湖混了多年,对兵法一无所知,令赵兵精锐齐出,双方厮杀一阵。韩信假装害怕,鸣金撤退,扔掉大将旗鼓,仓惶逃入背水为阵的那支万人队。赵兵争先恐后上前抢掠追杀。汉兵背水,躲无可躲,都拼死厮杀。赵军数目估计有汉军的十倍,竟不能取胜。韩信又派人暗暗偷袭赵军老巢,两边夹攻,将赵国二十万精锐全歼。

战后,汉军将领都问韩信,为什么这样冒险竟然赢了,韩信说:“看来你们都不读书,兵书上说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嘛。”

其实对那些只会打仗的大老粗来说,要他们学兵法实在太苛刻了。兵法书枯燥,连贵族项羽都懒得学完,何况那些泥腿子。其实只要办个培训班,给大老粗们讲讲《左传》中的打仗故事,寓教于乐,效果是一样的。满清入关前,将领们也没什么文化,都以《三国演义》为兵书,道理相似。曹操真的没必要硬着头皮去注什么《孙子兵法》,节选《左传》,教诲下属,岂不轻松。

当然,不管从什么书学兵法都不能胶柱鼓瑟,得权衡自己的实力。当年项羽只率区区三万特种兵,就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像赶鸭子似的赶入大河,淹死二十多万,那时汉兵怎么不背水一战了?所以,还是霍去病说得对:“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兵书是要看,但只要懂得精髓就行,真正上阵,还得靠灵活运用。总之,以《左传》为兵书,事半功倍。

韩信需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被杀? 历史解密

韩信需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被杀?

对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刘邦征战天下的时候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可是最终还是引起了皇帝i怀疑,还是吕雉帮助刘邦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