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船远航:英国人带着耆英号开向英国

2017年2月19日16:13:39历史解密119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两部分人,一部分保守,一部分开放;一部分内向,一部分外向;一部分有内陆性格,一部分有海洋性格。可惜,总是前者主导着中国政治。

耆英号耆英号

  本文摘自《帝国的溃败》,作者:张鸣,东方出版社

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两部分人,一部分保守,一部分开放;一部分内向,一部分外向;一部分有内陆性格,一部分有海洋性格。可惜,总是前者主导着中国政治。

鸦片战争打完,中英关系一度相当融洽。英国人占尽了便宜,该得的,不该得的,都得到了。觉得当年马戛尔尼没有敲开的中国大门,已经开了,挺满足。挨打之后,中国人也学乖了不少。

跟英国人打交道的头等钦差耆英大人以天朝头品大员,满族亲贵之尊,屈节来到了英国人已经占了若干年的香港。虽然排场还是中国的排场,仪仗排了一里多地。宴请英国人,能奢侈,就奢侈,菜品多得让洋鬼子撑死。但礼尚往来,却对洋人的风情,能迁就就迁就。不仅跟洋人拥抱,还跟淑女握手。耆英大人对一个漂亮的洋妞,还赠送花手绢,要人家也回赠,害得人家以为满大人动情了,花容失色,很不好意思。在洋人的宴会上,耆英还唱了一首情歌,让座中人大开了眼界。

特别的,在香港期间,耆英还照了一张小照。据说,这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张照片。要知道,从那以后,又过了四十年,八旗官兵还有大把的人以为照相会被摄走灵魂,可见耆英这位满大人的胆气。耆英唯独不能迁就的,就是舞会,碰到这样的好事,即使有洋乐伴奏,有洋妞邀舞,他还是退避三舍。推说身体不舒服,溜了。

在与英国人打交道的公开场合,耆英不仅对那种将英国君主和大清皇帝并列的提法毫不介意,跟着喊万岁,而且特意培养他与英国特使与将军的私人情感,频繁互赠礼物,互留照片。别以为不懂外交为何物的中国官员,一上手就公私不分,因私废公。其实,背着英国人,他依旧痛快地表示对英夷的鄙夷。所有的友善、迁就,不过是权宜之计。

当然,挨了一次痛打,中国人还是有点变化。在战争后期,道光皇帝曾经想在广东和福建,仿造外国兵船。也弄来了英国人的火铳,钦服之余,表示要加以仿制。但是,这样两种改革,都因为战争过于迅速的结束而无疾而终。雨过忘雷,不愉快的事,还是尽快忘记了的好。取而代之的,是一艘中国兵船的远航。

这艘中国兵船,英国人称之为耆英号。这样的命名,明显是对开明的耆英表示敬意。船的确是中国船,属于水师,但船主已经是英国人了。船,是战后几个英国商人从中国广东水师那买来的。不用说,这是一场绝对私密的买卖。这事,亏了这场中英之间的战事,否则一艘700~800吨的战船没了,就算水师腐败,还是可能会有麻烦。打仗了,推说被击沉,也就销账了。胆子大点,再编几个英勇抵抗的故事,说不定还可以请赏呢。

英国商人们把船弄到香港,招募了一些水手。英国人做船长、大副、二副、三副……中国人做水手。其实,驾驶这种中国船还是得靠中国人,中国船跟西方的船根本不是一回事,船上什么东西都不一样,英国人不过带路而已。那年月,南方沿海,中国水手不难招募,吃这碗饭的人大把的有,也不怕出远门。船在出发之前,进行了精心的修缮,尽量保持中国兵船的原汁原味。然后船主就把船开了出去,向英国进发。他们的意思,是让好奇的英国人看看什么叫中国船,什么叫中国人,还有中国玩意儿。当然,看了不会白看。对鸦片战争的剩余商业价值,能榨取就榨取一点。

客观地说,到了清朝,由于长期禁海和闭关的结果,中国的海船制造已经大幅度地退化。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那种艨艟巨舰,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艘中国兵船建造的还是相当精巧,也相当坚固。不像西洋船那样,它由龙骨支撑,全船上下,没有一颗钉子,但即使远涉重洋,也一点事儿都没有。

耆英号1846年12月6日从香港出发,绕过好望角,碰上了飓风。在这个舰船的伤心之地,这艘中国船抵抗风暴的能力一点也不次于好的英国船,他们平安无事。只是在离开圣赫勒拿岛之后,赶上了逆风和不利的洋流,使得船偏离了方向,驶向美洲。这时,由于旅途过远,导致淡水和食物出现危机,所以船长不得不把船开往纽约,在纽约补充了食物和淡水之后,再去伦敦。航行了一年多,绕了大半个地球,比当年郑和走的还远。到达伦敦时,船依旧完好如初。整个船都是上好的楠木做的,严丝合缝,经过多少年都不会腐烂。关键是,经得起风浪。

这样的船用来装运货物,从事远洋贸易没有问题。但用来做兵船,却问题大了。因为,中国造船业的盛期在宋元时代,中国在当时基本上还处于冷兵器阶段。即使是兵船,也是冷兵器交战,互相上船格斗。这种格局,一直沿袭下来没有大的变化。

人家西方进入火器时代之后,把火炮搬进了兵船,随之研制了适合装炮的军舰。大炮在甲板下,两舷排列,船大的可以分几层,每艘军舰最多可以装几百门大炮。一齐发射时,非常壮观。

但是,中国的兵船即使使用了大炮,也只不过是在甲板上摆上两三门而已,就像摆在炮台上一样。由于开炮是有后坐力的,所以在甲板上架炮,门数绝对不能多,多了就撞架,船就有危险。每放一炮,船就摇晃得非常厉害,半天才能放第二炮。而西方军舰,甲板下的炮是用铁链固定好的,后面都装有棉花垛,防止冲撞。当然,这种只有两三门放在甲板上大炮的中国兵船,吓唬一下海匪也许还凑合,碰上英国人的军舰,人家只需一排炮打过来,就只有钻到海底的份儿了。这样的事情,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多次发生。中国兵船即使以多打少,玩偷袭,也不济事。只要人家的炮响了,我们的船就稀里哗啦了。

精明的英国商人,把耆英号中国兵船变成了一座流动的中国博物馆。船的帆、舵、锚、火炮、桅杆上的装饰、中国字,船上厨房里煮饭和炒菜的锅,都成了被参观的对象。船上,甚至还摆了一具中国式的棺材。船中的会客厅里,装满了中国家具、灯笼,以及各种各样的古董。佛龛、香炉,还有一对中国鸦片烟枪。船上的中国水手,连同他们身上的服装、脑后的辫子都成了活的展品,随同展出。还好,他们没有弄一两个小脚中国女人走,否则展会肯定更火。

停泊在泰晤士河上的这艘中国兵船,招来了大批的参观者。各界人士竞相来看热闹,包括著名的威灵顿公爵,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跟遥远的中国打了一仗,大获全胜,别的不讲,的确激发了英国人对中国的好奇心。这好奇,通过这艘看起来根本没法打仗的中国兵船、拖辫子的中国人,以及鸦片烟枪,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消说,生出这样商业点子的英国商人,赚大了。后来,这艘中国兵船成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展览馆,还真的弄来了小脚的粤剧女演员来唱戏(兼着展示她那一双小脚),请来中国的武林好汉在船上表演武术,中国功夫。

只是,这艘由中国人建造,也基本由中国人驾驶的船,跟中国人却没什么关系。这次远航,中国政府毫不知情。这些到过英国,见过世面的中国人此后渺无声息,一点域外的信息也没传回来。即使传回来,大概也只限于他们的家人、乡人。对一个不得不变化的中国,没有丝毫影响。

其实,甚至从宋元时代开始,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就开始远洋漂流了,他们不仅去了南洋,而且去了印度,甚至美洲和欧洲。有些人出去,有些人回来。但是,这些向外走的中国人,对于这个国家的主流人群等于不存在。无论他们有过什么经验,什么见识,跟这个国家都没有多少关系。只有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自主的自强运动,新式工商业才会想起这些人。他们中的一些跟洋人打交道的买办,华侨商人才开始进入社会上层,一些工匠和水手才成为开放的长三角地带最早的产业工人。

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存在两部分人,一部分保守,一部分开放;一部分内向,一部分外向;一部分有内陆性格,一部分有海洋性格。可惜,总是前者主导着中国政治。

清朝为什么没人想娶宫女? 历史解密

清朝为什么没人想娶宫女?

在各色情节开脑洞的“清宫剧”里,陪侍在“主子”身边的宫女们,常是一群“很活跃”的人。她们要么成了“主子”的贴心姐妹,要么在你死我活的“宫斗”里横插一杠,个别有手腕的宫女,还能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