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啥称官位为乌纱帽,古代官员戴啥帽子

2017年2月18日07:52:16历史解密146阅读模式

在古代基本上以乌纱帽称代官员职,那么古代官员都戴着啥帽子。其实这个乌纱帽的来源是唐代官员官服的幞头,后来到宋朝固定下来。在唐代和今天的西服作为工作服一样,唐代标准的常服也有其固定的层次穿法,全套完整的圆领袍靴,包括身服外衣袍(或衫),中衣半臂(或长袖、袄子),里衣汗衫;下服袴、裈;以及首服幞头、巾子,足服鞋靴、袜,还有革带、若干配件等。其中官员的帽子就是唐幞头。

唐代的幞头

宋人幞头的形制在各个时期有所变化,尤其是幞头的展脚在北宋初期远比过去要长,特别是直脚幞头的两脚在中期后越伸越长,但至南宋时,幞头两脚又缩了回来,故陈叔方在《颍川语小》中说:“幞头式范,与淳熙以前微有不同,秘阁藏艺祖御容,幞头展脚倍今之长,其制所未详也”。宋代得官者,戴乌纱,失官者,被称之谓“丢乌纱帽”。宋代“乌纱帽”一名泛指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即乌帽,尚未成为官帽的专称,而明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则屡见不鲜,更变成专指官帽,并演变成了官员职位的代名词。

宋代的幞头

到了明代乌纱帽专指官帽,外形与唐代初期的幞头,小有近似之处,乌纱帽由幞头帽子外施纱涂漆,翅有平翅、朝天翅、圆翅等。由于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朝廷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戴乌纱帽的常服,多与补服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制:凡官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作为官服。在团领衫外束腰带,亦作为公服使用。自此乌纱帽常被人喻为官位的代称。这类官帽通常都是黑色,帽内胎全用细竹丝编制,里外包裹黑纱。帽外形分二层台,上台顶端出方楞,帽后下端有两条长扁形帽翅,里窄外宽。

明代乌纱帽

到满清之时,因剃发易服,汉式官服消失,乌纱帽也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乌纱帽这个名词却保留下来,从此乌纱帽常被人喻为官位的代称。中原王朝的乌纱帽也是影响了周边国家,如日本在奈良时代从中国唐朝传入高顶乌纱帽,演变成乌帽子。韩国古代历史上的朝鲜王朝服饰继承明朝制度,插上帽翅的乌纱帽作为官帽,又称乌帽,一直使用到清末。越南古代王朝也延续明朝服饰直到1945年末代王朝结束。

图为越南官员的乌纱帽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