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2017年2月15日16:27:03野史秘闻993阅读模式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先生活到72岁,经历过一个时代的变革,但是他本人却在其中守住自我,并且以已之力改变别人。而这些肯定少不了蔡元培三不主义:一不做官;二不纳妾;三不打麻将。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画像

这是他从德国回来之后为自己立下来的,并且一直坚守到去世。

我们先来看看这第一个原则:不做官。蔡元培先生从德国回来之后就接手了北大。当时的北大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为了做官。但是蔡元培想要的大学教育是一个自由纯粹的学术天堂。所以这条原则有理有据并且很先进,并且他的后代也在坚守着这一原则。而当时的北大也的确是这样的,而如今的北大的教育理念似乎倒退回去了。

纳妾的观念是封建时期的看法,绝对将女人置于男人的附庸位置。再者,那时候纳妾的大多是官商。蔡元培先生的这一原则是尊重女性的表现。那会儿的蔡元培有才有事业有地位,想要有个小老婆是相当容易,但是他拒绝这样做。而在之后的征婚启事里他对自己的续弦要求一定有:有文化和可以离婚这两条。

在那时候打麻将基本就是在赌博,虽说这是国粹,没事儿玩两把可以放松放松。但是有些人惊人打麻将打到倾家荡产,这就太过了。蔡元培先生的这一原则可能是在杜绝自己沉溺语气中,文化人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坚持的。蔡元培三不主义这一个倒是显得有些无力。

蔡元培三不主义也许正是成就了他后半生伟大的因素之一。

蔡元培在北大改革的日子

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绝对少不了蔡元培北大改革的功劳。在蔡元培接手之前,北大的整体氛围相当混乱。北大是在光绪皇帝时期建立,目的是培养新时期的人才。但是慈禧的一番搅和,京师大学堂也就沦为培养官僚的机构。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照片

最开始的京师大学堂,整个学校里都弥漫着一股严重的封建气息。最搞笑的是老师上课称呼学生为老爷。虽然民国时期风俗改进不少,但是校园里的封建气氛依然遗留不少。再者,那时候的学生依然将大学当成是科举考试的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及第,所以没有多少学术氛围。学生个个都是老爷少爷的,经常去逛“八大胡同”,所以北大的老师学生在那里还是挺有名声的。这样的一个环境,蔡元培北大改革的任务相当艰巨。

蔡元培在之前的欧洲游学中,对欧洲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提倡思想自由。而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北大之后的教学理念。蔡元培积极地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大学中去。所以那时候的北大既能看到留着辫子的老师,也有新时代的激进青年。蔡元培对大家的解释是:我希望各种思想在这里衍生碰撞,但是不相悖。

此时将近半百的蔡元培越发地忙碌起来。他下一步开始再校园里组建一系列专业团队,也就是现在大学里的各类学院。在品德上,蔡元培成立了进德会。会员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种,当时入会的将近四五百人。

蔡元培北大改革当然是成功的,看看如今的北大就知道了。

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伟人

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根据他生前所做的一系列的事情,小编知道他肯定不是一个无聊的人。从清朝的一个普通文人变成之后变革教育制度实业救国的领导者。在国外人的眼里,能通过改革一所学校,而改变一个民族的,也就只有这蔡元培一人。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照片

蔡元培这辈子最轰动的两件事:一是五四运动;二是征婚启事。

在学生眼里,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先来看看这第一件事情,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学术氛围混乱,教职工学生都是“八大胡同”的常客。他将近50多岁的时候担任校长,将在欧洲游学的思想自由的观点完全运用在北大校园中。一时之间北大之内,各种学问并存,包容力极强,而这就应该是一所大学该有的样子。就在北大成型不久,就发生了中国在国际上受欺负的事件。蔡元培闻知此事当然不同意,一时之间北大的学生自发组织上街抗议,至此“五四运动”开始。可见蔡元培校长相当有影响力。

那么在老婆们眼里,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蔡元培先生虽然致力教育事业,但是感情生活也没有耽搁。在他的第一任妻子王昭病逝之后,就不断有媒人上门说亲,他烦了就写了一则“征婚启事”,上面所列的条件在当时看来就是惊世骇俗,一时之间媒人们都不敢上门。这样的奇葩规矩在那时代也能接连找到老婆。所以啊,蔡先生在女士眼里是个极有魅力的人。

在小编看来,蔡先生是个文化大师,一位完人,一头真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著名革命家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是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他在多个高校担任过校长,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出生于清朝末年的蔡元培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四岁开始读书,十七岁考取状元,十八岁设馆教书,这是粗略的蔡元培简介。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照片

以下是蔡元培简介的详细版。蔡元培生命最初的十几年都是在私塾度过的,大量的阅读为他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功底。一般来说,时代的交替阶段各地的文化交融汇合,是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蔡元培恰好赶上这样一个时代,在学习能力最为旺盛的时候接触到了西方文化。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使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他以后的新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可能。

他一路考来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贡士,最后经殿试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他解除了和第一任妻子的关系,并和自己的学生结为夫妻。辛亥革命时期,他积极地开展革命活动。

后来,他将自己的余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上。他聘请新兴骨干教师特别是留学归来的人来学校讲课,着重教育的改革。在北大任职期间,他不仅改革了学习制度,还革新了北大“自由、学术”的学习风气。

抗日期间,蔡元培积极动员抗日,呼吁国共应该合作,联合抗日。他还和国母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还曾积极营救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国情操,有改革觉悟,有自由灵魂的人,最后在香港病逝,很多人都前来吊唁他。

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的解密

蔡元培从小就善于学习,考取了清朝科举制度里的名次,当上了朝廷的官员。但是蔡元培却选择辞去官职,专心从事教育,因为他看出了封建科举的弊端。后来中国历经一定的改革,但是政府却没有真正有效的教育理念,因此当时专心教育的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不谋而合,要求改变过去固有的思想。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雕像

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候国内的局势变数太多。它是在旧制度即将消亡,新思想酝酿形成的时期诞生的。辛亥革命的发动直接摧毁了清朝统治,可是旧思想在统治阶级却没有得到根除。中国还面临着被强国奴役的危险。蔡元培一直主张教育应该和国家政治区分开来,是学习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价值。蔡元培主张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思想革命,他自身的举措也成了榜样,北大也是这次运动的阵地。这么多年过去了,北大也成为了当今最有实力的学校之一,这离不开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的坚持和努力。

近代教育在蔡元培的努力下,开始脱离旧社会的观念,让文化知识为功名权力服务转变成真正能够学习知识培养自身价值的方向发展。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崇尚的自由思想是一致的,这些运动让更多的自由思想得到传播,是唤醒更多中国人民自由革命意志的催化剂。今天我们可以自由的学习文化知识,更应该学会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因为这曾经是无数革命者努力换来的结果。

大家对蔡元培的评价是什么

蔡元培在封建旧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本身是晚清科举里的进士,但是通过到出国学习到先进文化,蔡元培不断摸索改变中国的旧教育,引领中国文化教育走向前进道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世人对蔡元培的评价也非常多,小编这里简单说说几点。

蔡元培三不主义是什么

蔡元培照片

第一,蔡元培的包容思想。虽然他出生封建家庭,祖先甚至能追溯到明朝,但是他个人具有博大胸怀,包容精神。他让中国的平民,女性都有机会得到教育。第二,他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习者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他坚决发对文化知识成为官场利用的工具,坚持人文发展,重视人格的培养。在儿童教育上他做出了大胆创新,引进了新的理念,使得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学习教育。第三,他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他在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积极为中国自强而努力。虽然他一直在资产阶级阵营,但是面对国难,他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精神,坚决站在国共合作这一方,并且联合了许多的民主人士共同组建联盟,为中国抗战贡献了个人力量。

蔡元培是一个以身作则的思想实践者。他自身的婚姻在早期受到封建束缚被迫接受了家族安排的妻子,但是他不断的影响和改造妻子,使妻子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学习男女平等先进的婚姻观。蔡元培本身也是一个一夫一妻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实践者。庆幸的是,所有对蔡元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希腊特洛伊木马原来只是谎言 野史秘闻

希腊特洛伊木马原来只是谎言

特洛伊木马,当年希腊军队攻打特洛伊,眼见久攻不下,便想出了特洛伊木马内装士兵进城的妙计。然而,这也是艺术加工,翻阅任何正史,都找不到关于特洛伊木马的记载。该谎言之所以凭空出世,主要还是为了宣扬希腊人的...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野史秘闻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画家李嵩所画,其实李嵩并不是专业的画家,他也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绘画技能,因为出身贫寒,所以李嵩的绘画相当于自学的,他原本是一个木工,因为手艺精湛,审美颇佳,才跟随专业画师学画,后来就...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野史秘闻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对美国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黑人的鄙视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有望达到人种平等。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奥巴马是欧美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统治者,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五虎将之马超,三国最具悲的人物! 野史秘闻

五虎将之马超,三国最具悲的人物!

在民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三国英雄数马超”。马超之所以给人们留下勇冠群雄的印象,这还要归功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马超,出身于将相之门,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征西将军马腾,家世显赫。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