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棺葬是古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用我们至今仍不知晓的方法,将仙逝者连同棺材高高地悬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葬地的形势各异,归葬的个体方式也略有差别。一口沉甸甸的尸棺,一具冷冰冰的尸骨,怎么会飞到那高高的悬崖上?尸棺的主人是谁?我们有限的智慧还难以解读这千古之谜。
神农溪地处长江三峡巫峡与西陵峡之间的巴东县境内,位于长江北岸的深山峡谷里,发源于华中第一峰之称的神农架南坡,属常流性溪流,全长60公里,于西口处汇入长江。在当地峡谷的绝壁上分布着几处悬棺,令人叹为观止。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古代巴人的葬身之处。三峡水库蓄水前,这些悬棺距离水面还要高得多。这些重达数百公斤的悬棺,离地高度一般有几百米,奇怪的是所有的悬棺都置于几乎无法攀援的险要绝壁上,别说把棺材扛上去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议。那么,悬棺究竟是怎样飞上去的呢?对此,当地村民也给不出答案。
无独有偶,记者曾与州户外运动协会的探险爱好者一起在利川市建南集镇西北大约三公里的地方,也曾发现有一处悬崖峭壁,壁上竟然有7个大小不等的岩孔,里面曾是古代巴人崖葬的墓,距今约2000多年。因有7窟,故当地人称七孔子,又称仙人洞、蜕皮洞。七孔子高离地面10余米,分上四下三两行排列。除一孔为长方形外,余皆近正方形。各孔之间,行距、孔距均为1米左右。正方形孔室顶呈穹隆形,中高大约在1.1米,边高在0.8米左右,室宽1.4米。所有石窟凿工精湛,有的窟门还刻有图案。关于这七个洞的来历众说纷纭,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今年70多岁的利川民俗专家谭宗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峡悬棺的研究。数十年来,他先后走遍巴东、利川、奉节、巫山等地,对当地的悬棺进行考察和了解,并撰写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据介绍,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那时,由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选择了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作为葬身之处,以示趋吉和尽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