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最初指男女爱情的喜新厌旧

2017年1月23日15:01:30野史秘闻114阅读模式

=

当今常用于口语的“跳槽”,不能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来源,明代杨慎在《杨慎诗话》里有解:

“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即位,毛氏有宠而黜虞氏,卞太后慰勉之,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令终,殆必由此亡国矣。’其后郭夫人有宠,毛氏爱弛,亦赐死。……元人传奇,以明帝为跳槽,俗语本此。”

据杨慎的记载,魏文帝先后宠爱过虞氏、毛氏和郭夫人,用情极不专。后来的元代传奇,将魏明帝见异思迁的这种行为称作“跳槽”。所以,这个词的最初意思,是指男女之间在爱情上的喜新厌旧。

虽说出于元代,但“跳槽”的用例大量见诸明清。如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就有一首《跳槽》:“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男女双方表达的是用情要专的愿望。由于风月场上的嫖客,抛弃旧识的妓女,另搭新欢与用情不专有相同之处,“跳槽”自然也用于此义。例如: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便有帮闲钻懒一班人儿出来,诱他去跳槽。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着便生根的,见了一处,就热一处。”又清沈复《浮生六记》:“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甚至一招两妓。”

同理,雇工另寻新主,又与“跳槽”的“不专”相似,“跳槽”后来也用指离开原来的职业另谋出路。例如:清陈森《品花宝鉴》:“那姬师爷更不好,如果好,我也不跳槽了。”这个用法就是现在“跳槽”的常用义。广州话从清代起,承用此义。

十九世纪来华的英国传教士W.Lobscheid,在1869年即已完稿的广州话词典里收录了“跳槽”,并解释:to jumpfrom one's manger;to leave an employ withoutcause。表明“跳槽”在清代的广州话与现今口语所用完全相同。

“跳槽”由元代发展到今天,词义从爱情的喜新厌旧,到嫖客另搭新欢,再到雇工另寻新主,在“不专”上一路变化。这个词的流传也非“一路平坦”,在共同语里早已“销声匿迹”,虽还保留在广州话里,但建国后主要在港澳地区使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又由港澳地区“倒流”回用于大江南北,人们对这个久违的“老词语”相当陌生,以为是一个新造词,其实是留存在广州话里的一个近代汉语词。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野史秘闻

李嵩《骷髅幻戏图》背后的意义

《骷髅幻戏图》是南宋画家李嵩所画,其实李嵩并不是专业的画家,他也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绘画技能,因为出身贫寒,所以李嵩的绘画相当于自学的,他原本是一个木工,因为手艺精湛,审美颇佳,才跟随专业画师学画,后来就...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野史秘闻

从奴隶逆袭成欧洲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皇帝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对美国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说明了这个国家对于黑人的鄙视程度已经大大降低,有望达到人种平等。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奥巴马是欧美历史上第一个黑人统治者,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五虎将之马超,三国最具悲的人物! 野史秘闻

五虎将之马超,三国最具悲的人物!

在民间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三国英雄数马超”。马超之所以给人们留下勇冠群雄的印象,这还要归功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马超,出身于将相之门,是汉代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征西将军马腾,家世显赫。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