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大脑被设定为充分利用混乱,就像宇宙一样。尽管这个话题持续争论了几个世纪,但科学家仍然不清楚意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知道我们的周围环境。
然而,一个研究团认为,他们可能已经破解了这其中的秘密——意识可能与熵有关。在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熵(熵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混乱度越高,熵就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宇宙的熵一直在增加。
例如,在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开始之前,一切都是有序的。然而,在大爆炸之后,随着万物变得分散,粒子变得混乱。宇宙的有序度一直在降低,熵一直在增加,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现在,一个科学家团队将熵理论应用于人类意识,他们认为我们的大脑遵循类似的模式。
为了测试这个理论,他们召集了九名志愿者,其中七个人患有癫痫。然后,科学家通过建立统计力学模型来模拟研究对象的神经元网络。科学家发现,当志愿者有意识时,他们的大脑显示出更高的熵信号。
科学家试图通过分析有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下的神经生理学记录,来识别出对于最有可能进行感觉处理的大脑组织,这能引导认知和意识的出现。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简单结果:正常唤醒状态的特点是大脑网络之间交互的可能构型呈现出最大数量,这意味着最高的熵值。因此,信息内容在与意识状态相关的神经网络中规模较大,这表明意识可能是一个最优化信息处理的结果。
此前已有科学家提出,当达到某些复杂程度时,大脑就会出现意识。而根据这个新研究,出现意识所需的组织(复杂性)需要最大数量的构型,这能允许细胞群之间进行更多种类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种结构导致信息的优化分离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