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事情和切身利益相连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刘邦也不例外。当刘邦面对项羽,面对韩信的时候,他能够冷静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可当面对戚夫人,面对自己钟爱的小儿子刘如意的时候,却做出了一连串的不理智的事情。而这些最终导致了戚夫人的死亡。
其一,刘邦贸然选择询问大臣的意见。在刘邦有了废太子的意思之后,曾经多次向身边的一些近臣征求意见,不料却遭到很多元老众诚的反对。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张良和叔孙通。当吕后向张良问计之时,张良以为,刘邦曾经多次下诏邀请商山四皓出仕,可都没能成功,如果太子能够卑辞厚礼,迎此四人,,相信对巩固太子之位会有一些帮助。张良之谋确实高明,当刘邦看到商山四皓,不禁慨叹吕后羽翼已成。“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冀已就,横绝四海”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确实,吕后从一开始就和汉朝的一些元老重臣走的很近。我们可以数一数,萧何、曹参、樊哙等等,一大串的汉朝元勋本就是沛县人,甚至就是吕后的亲戚,而在刘邦称帝之后,吕后在消灭诸侯之时,更是充分的展现了她高明的政治手腕,让大臣敬畏。可是,吕后的势力其实远远没有刘邦认为的那么强大。是以吕后在听到朝臣的议论之后非常惊恐,以至于让自己的兄弟去向张良求计。刘邦贸然向大臣询问,无异于把戚夫人和刘如意过早的暴露在吕后的对立面。当暴风雨来临之时,一棵小树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其二,当册立失败之后没有相应的保护政策。当刘邦以为大势已去的时候,当然开始为戚夫人担心。他也明白,以吕后的狠毒心肠,是绝对不会轻易的放过戚夫人母子的。可如何安排他们呢?这是有人献计,不如把夫人和赵王安排到自己的封国,然后派一位强有力的大臣去担任封国的相不就可以吗?刘邦此时早已方寸大乱,竟然就相信了这个计策。其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逃到封国就可以保证安全?而封国的相是由中央进行任命的,又怎么能够和中央对抗呢?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墩,尚安所施?”诗歌中唱道,这鸿鹄高飞,已经可以横渡四海了啊。我虽然手上有弓箭,又有什么法子呢?此时的刘邦一脸的无奈。看着满脸泪痕的戚夫人和幼小的刘如意,想象自己百年之后母子凄凉的下场,刘邦想必肝肠寸断吧。当然,刘邦在当时,完全有能力为戚夫人做主。既然弓箭在手,又何必担心高飞的鸿鹄呢?只要等到鸿鹄栖息之时,一样可以射杀。吕后虽然权重,但毕竟远不如刘邦。从吕后称制之后,以及吕后死去之后朝廷大臣的反应看,除了极少数吕氏亲族,大多数人都是刘邦的拥护者。只要刘邦圣旨一下,废掉刘盈,改立刘如意,根本不是难题,但刘邦没有那么做。
只因为刘邦不仅仅是戚夫人的男人,不仅仅是刘如意的父亲,更是大汉朝的天子,身负天下的兴亡,有怎么能够因为小儿女之私情,而让刚刚一统,伤痕累累的汉朝再起风波呢?于是刘邦选择了沉默。沉默啊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只在沉默中死亡。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编印了一本《烈士传》,刘伯承师长在序言中写道:“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周年。在这三年里,我们一二九师经过了3156 次大小战斗……消灭与击伤的日伪军有134678 名……这些成绩是由我们共产党人和非党布尔什维克的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我们的丁思林同志……等,他们都是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只有伟大的革命者才有的,有了它可以战胜一切……”丁思林1915年4 月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县丁家岗。他1932年5 月参加工农红军,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历任战士、班排连长,团参谋长、团长。善于指挥打夜战,参加鄂豫皖地区反围剿、挺进川陕、长征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先后六次负伤,总是不下火线。
1937年8 月,我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将在陕甘宁边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丁思林所在的团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一营,他由团长改任一营营长。在抗日前线,无论是神头岭、响堂铺,还是长乐村、香城固等著名的战斗中,都留下了他闪光的足迹。
1938年8 月1 日,三八六旅组建新一团。9 月3 日,丁思林就任新一团团长。
1939年2 月上旬,日寇占据了束鹿、钜鹿、广宗、威县、临清、武邑等城镇,并继续向冀县、南宫、枣强地区合击。刚刚建立的冀南根据地处于两面夹击之中。
为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在陈赓旅长指挥下,三八六旅乘敌立足未稳,多次向广平、肥乡、曲周、鸡泽、威县等据点进行袭击。
在袭扰曲周驻敌时,丁思林巧妙地施行“隐身术”、“化装术”,组织新一团官兵混在出城种地的农民中,进入城内。等到夜深人静,便炸毁敌人的弹药库,烧掉敌人的给养,向敌司令部大院投掷手榴弹,每次行动时,丁思林都嘱咐战士们:“带上布告,贴到小日本的鼻子底下,让他们吃不香,睡不着。”对此,鬼子们惶惶不可终日,连做梦都在想布告上的字:八路军将在不日攻城。
新一团绝大部分干部战士是冀南人,对本地地形、风土人情都很熟,混入群众中,敌人哪里发现得了?丁思林根据这一特点,连续三夜发动战士组织周围群众,虚张声势,架起土枪土炮、“地地嘣”等,佯装攻城。开始,城里的敌人一直认为是八路军的小股部队,不予理睬。结果上城一看,四面是枪声,便连夜调遣邱城、肥乡两县之敌,火速增援。敌来我走,新一团又化整为零,变成了周围各村群众。这样,搞得日寇动不能动,睡不能睡,有时连饭也吃不成。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要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陈赓旅长想:敌人有出城报复的特点,现在诱敌于伏击阵地歼灭的时机已成熟。于是,就拟定了布置圈套、引狼就范于曲周县香城固的伏击战方案,并下达到了各团。
2 月初,根据旅的统一部署,丁思林带领新一团,连续袭击威县、曲周等城,以短促火力杀伤敌人,千方百计诱敌出笼。
2 月10日,被激怒了的威县之敌果然中计,抽调第十师团四十联队一部,派出汽车9 辆,运载一个加强步兵中队,向威县以南进犯。12 时许,这股敌人进至南草厂附近,遭到预先埋伏在那里的骑兵连的突然袭击。骑兵连随即向后撤退,敌人紧追不舍,其汽车一辆接一辆地钻进了“口袋”。
当日军9 辆汽车全部到达香城固村北街口伏击圈时,埋伏在那里的六八八团立即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击毁了头一辆汽车。日军安田中队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发现东、西、北三面什么动静也没有,只有正南面在阻击,就命令部队突围。这时,新一团和南、东三面各参战部队一齐开火,猛烈堵击、侧击敌人。敌人掉头向威县逃窜。
这一面正是伏击圈的入口,地势低,无法预先构筑隐蔽工事,也无法事先设伏,旅部命令新一团立即向北运动,扎住这个袋口。丁思林把手一挥,喊道:“同志们,我们一定堵住敌人,不让一个跑掉!”全团勇士冒着密集的子弹,如一只只猛虎,从西北冲上坡冈,向敌人猛烈射击,截断了敌人的唯一退路,将其围在凹形洼地。敌人成了“瓮中之鳖”。
鬼子的汽车大部分陷入沙窝,车轮空转,越陷越深,前进不得;几辆开得动的汽车,也被丁思林指挥部队用集束手榴弹炸坏,日军安田中队长组织兵力向新一团阵地冲击。丁思林勉励大家:“沉住气,人在胜利在!坚决消灭敌人!”新一团的子弹不多了。这时数百名日寇端着刺刀冲了上来。丁思林命令战士们上刺刀,大声喊道:“拿出一点杀气来,打出新一团的威风!大家拼啊!”硬是迫使敌人丢下20 多具尸体,退了下去。
从16时30分左右到傍晚,敌人发起4 次冲锋,都未能前进一步。灭绝人性的日军向新一团阵地投毒瓦斯弹,很多人中毒。丁思林团长立即组织战士们将集束手榴弹投向毒瓦斯,炸散了毒气,打退了敌人又一次进攻,牢牢地守住了阵地。
这时,敌人在“口袋”内乱蹦乱跳。聚歼的时机成熟了。指挥所的冲锋号一响,丁思林率先跃出阵地,端着刺刀,冲向敌人。沙滩上,到处是鬼子的尸体和绝望的嚎叫,一辆辆被毁的汽车,燃烧着烈火。到深夜12 时,安田中队和四十联队补充大队被全部歼灭,共打死安田中队长以下官兵250 余名,生俘8 名,毁掉汽车9 辆,缴获各种火炮3 门,长短枪百余支,弹药一批。从而粉碎了敌寇东西夹击南官,破坏冀南根据地的阴谋。
在这次战斗中,新一团被朱德同志赞誉为“模范青年团”,后又被八路军前方总部授予“朱德青年团”的光荣称号。
1939年7 月初,敌抽调5 万余人,对晋冀豫区进行大“扫荡”。为了粉碎敌人分割摧毁抗日根据地的企图,丁思林率新一团对太谷至分水岭一带敌军进行了连续的袭击。
太谷县黄挂村是驻太原敌寇后方交通的总枢纽。也是训练伪军高等顾问的所在地。敌人用三道铁丝网和三道交通沟紧紧地把自己缠裹在小村子里。7 月4 日午夜,鬼子们已经沉沉入睡。丁思林悄声对战士们说:“我们要把黄挂村的敌人都消灭,用我们的胜利来纪念‘七?七’抗日战争两周年!”他指挥突击队先打死敌人的哨兵,尔后敏捷地越过三道铁丝网,跳过三道交通沟,抢先夺占了敌人的两个高楼庭院。
丁思林向后续部队一挥手:“上!”突然,枪声大作,手榴弹在黑屋里爆炸。在浓密的枪声和爆炸声里,鬼子们赤脚四处鼠窜。
战斗干净利索地结束了。仅缴获的文件就整理四五天。丁思林兴奋地说:
“让敌人认识认识八路军的厉害!”实际上,深入敌占区去袭击敌人,是丁思林和新一团的拿手戏,夜袭黄挂,不过是其中的一次。
1939年7 月5 日,敌一○九师团一○七联队300 多人,由南关分水岭、来远镇分路来犯,当晚该敌会合于石盘镇,6 日进至榆社云簇镇。
为了给敌人以沉重打击,7 月6 日,丁思林和新一团的勇士们夜袭云簇。
当夜23 时发起战斗。
敌遭袭击后全力反扑,7 日与新一团在云簇附近的新庄、高庄、桃阳、乔家沟一带激战。
8 日上午8 点至12点,暴雨倾盆,弹雨横飞。丁思林带新一团在西周村的高山上,没有休息,没有吃饭,同敌人激战了两天,杀伤敌人上百名。战斗快要结束了,大家请求:“团长,这次你先撤,我们掩护!”丁思林瞥了一眼:“老规矩,你们先下去,我和一连一班留下掩护。”正在这时,日军猛攻了上来。他从战士手中夺过机枪,一边射击一边说:
“狠狠地打,不要让小鬼子占半点便宜!”敌人被雨点般的子弹压退了。丁思林高大的身子立起来。就在这时,敌人集中轻机枪扫射过来,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年轻的丁思林倒在了血泊中……
当天夜里,在山西榆社县南社村,三八六旅召开了万余人参加的追悼丁思林的大会。
为表达对丁思林的哀思,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同志写了《悼丁思林同志》一文。
按照陈赓的意见,丁思林的遗体安葬在武乡县。这年8 月,黎城、辽县、榆社、武乡等县的群众,在长乐村为丁思林团长和先一年牺牲的叶成焕团长建立了一个纪念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