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尼克的回归
卸任“蓝皮书”计划顾问之后,约瑟夫·艾伦·海尼克博士又对新浪潮科学着迷了一阵,随后就开始组建自己的新团队——不明飞行物研究中心。海尼克于1986年去世,为了纪念他对UFO研究的贡献,该中心后来被命名为“艾伦·海尼克UFO研究中心”。在该中心成立之初(1974年),他的《UFO经验谈》一度登上畅销书榜单。
当时,一些民间组织走在了UFO研究的最前沿,但其内部有关《康顿报告》的争吵一直没消停过。这种争吵在此后的很多UFO组织中都存在,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当时的研究工作。意识到这点后,海尼克联合一些民间(即“隐形大学”)科学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斯皮尔伯格与第三类接触
媒体不约而同地把海尼克当成了UFO问题的精神导师。虽然他从未逃避过这份责任,但这与海尼克的远大目标不相匹配。他拒绝出现在商业电视广告中,却允许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将自己的书改编成电影《第三类接触》。这部1977年上映的电影,当时票房达到好几百万美元。这个奇怪的名字取自海尼克的著作《UFO经验谈》,至今仍被广为使用。(海尼克总结了UFO领域三种类型的接触,后来在与詹妮·伦道斯共事期间,又对该归类方法进行了修改,增添了第四类接触。海尼克的分类如下:第一类接触,目击者近距离看到UFO, UFO与目击者或周围环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接触;第二类接触,UFO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留下了诸如着陆痕迹之类的物理证据;第三类接触,目击者不仅看到了UFO,而且看到了其上面的外星生物;第四类接触,外星生物与目击者进行了接触,并将目击者带入UFO或者另外一个空间维度。)海尼克在影片的预告片中向观众解释了何为第三类接触,还在影片中友情客串了一个以无比敬畏的神情看着外星人着陆的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