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2016年2月24日14:31:52震惊趣事141阅读模式

河南陕县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黄土塬区,特殊的地质条件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智慧,造就了这一带特殊的民居形式——地坑窑院。地坑窑院也叫天井窑院,是豫西特有的民居形式,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它是在黄土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最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二00七年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历史渊源: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穴居发展的晚期,它是在黄上高原地带形成的最古老、鼓独特的民居样式之一。

豫西黄土塬地带,位于黄河中游南岸,是中华民族发样地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在其境内。马克思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

旱期人类靠稍加敲击的石块之类极为粗糙简单的工具,刮削件皮,切割兽肉,砍砸兽骨和坚硬的果实.割断树枝,挖掘根块,与自然界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样的生产工具,决定着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极为低下,因此.不可能挖凿窑洞,更不会建造房理,只能以天然形成的洞穴来挡风遮雨。他们在这些洞穴里繁衍生息,过朴狩猎与采集的原始生活。

人类自觉营造观念的产生,大约起深于氏族社会之初、新石器时代旱期。这时,我国长江流域水网地区己经建起“干栏式”住所。与此同时,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则是筑穴而居。《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义则居桧巢。”《里了·节用篇》:“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丘掘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通风寒。”《辞过篇》:“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卒而居,堀穴而处。”《孟子·滕文公》亦云:“下者为里,上者为营窟。”诸多史幼让人们揣渊:找们的祖先级早的居住方式就延堀穴居。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此说“固无疑义”。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像西黄土撼地区的人类居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仰韶文化是1921年在像西三门峡市沁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而命名的,它批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的第一页。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县庙底沟以及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多处。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二是民居均为园形或方形的地坑式窝棚。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己经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农业村落普遍建立并有所发展。仰韶文化遗址中的“灰坑”数最很多,大部分是贮存食物的窖穴.少数是人类的居所。这些地坑式村落,都有台阶供上下,这些台阶有直坡式的,还有沿坑壁螺旋上升式的.这可能就是地坑院的雏形。

豫西地以著名的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用于翻土、挖士的石锄、石铲,特别是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铲,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衡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上了一种新的挖土工具——双齿木叉形木耒,遗址的灰坑壁上就留有这种工具的痕迹。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经营原始农业,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斧、锄、铲之类,在平坦的塬面上,没有冲沟、崖地可借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用这些工具,建造了最原始最具特点的挖坑凿洞、潜掩地下的居所。考古发现的居穴、灰坑、窖穴、陶帘、墓穴等都呈现地坑形态.由此可见,地坑院的源头大约在仰韶文化时期。

2005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掘一座结构独特的民居汉墓.这座汉墓呈“U”形,三面分布多个墓窑,有300多平方米,全部川青砖砌成,墓顶为穹隆形。从地面向下扮,琪葬结构足一个完整的院落,很像一座现代的“地坑院”。这座墓的年代应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旱期之间,距今己有约2000年的历史。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对地坑院文字记载从早服详细的资料当属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朝廷秘书少监郑刚中写的《西征道里记》一书。书中记载他去河南、陕西一带安抚时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谈到约时河南西部一带的窑洞情况时说:“自荣阳以西,皆土山,人多穴居。”并介绍当时挖窑洞的方法:“初若掘井,深三丈,即旁穿之。”又说.在窑润中“系牛马,置碾磨.积粟凿井.无不可者”。这些介绍为地坑院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

河南省陕县西张村镇窑头村,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95%以上都是地坑院。据本村曹氏族讲记载:“洪武年间避大元之乱,由山西省洪洞县曹家川迁移至陕县南塬窑头村。”这说明窑头村的地坑院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现代地坑院建造于什么年代,己无从查考,但地坑院建设般兴盛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情景,找们却历历在目。那时址然经济比较落后,但社会相对稳定,在当时人口政策的形响下,人日自然曾长率急剧攀商,农村家庭子女平均在五个左右。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60~80年代逐渐进入婚龄,居所需求压力很大,而那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又不高,农民手中持有的货币从极少。似修建地坑院只要人手多,没有钱也能很快完成,并且址多又可住4~5户人家.这种一举几得解决孩子结婚住所问题的方式,成了黄土台阶平探农民的址优选样。在当时,一个千人的村庄每年审批7~8座地坑院是很正常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地坑院绝大多数都是那时候建造的,从某种彻变上说,地坑院也是时代的产物.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成因:地质、气候、社会经济等因素形成

地质成因地坑院一度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追的一种民居形式,特别在豫西、晋南、渭北、陇东尤为集中,似是随朴时代的变迁,其存在的地域逐渐缩小,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坑院主要集中在像西地伙的陕县塬上一带。地坑院之所以能在豫西地区仍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与豫西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

陕县三大塬区.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米~150米.黄土是在旱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土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是介于典型揭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几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目千陕县人马寨村址久的地坑院窑龄己达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仄住。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润”这种民居形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豫西地区的气候条件总的说来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煤,四季分明。陕县的三大塬区均自山体向下自然延伸,坡势平缓,区域广大。最大源区,有近百个村庄。这堆十年九旱,降雨最偏少,年均降雨量只有500毫米左右。很少有大暴雨发生,即使偶遇洪涝,由于平面三面都是沟壑,雨水出路通畅,一般不会殃及地坑院群。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当地上壤的干操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一年四季温差较大,更能体现窑洲“穴居”冬暖夏凉的优势。

马克思说,“研究任何问邀都离不开经济”,窑院建筑存在数千年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经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是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但生活在黄河中游周边的黄土塬上的先民却相当贫困。这里缺乏煤炭资源,也稀缺森林资源,建造房屋难度很大,而地坑院结构简单,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只需要自家的劳力于农闲之时挥撅刨挖,便能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窑院,这是地坑院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另外,当地农民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作物,而小麦、玉米的打收晾晒需要占用面积较大的场地,这种地下住人,地上打场的建筑,很受欢迎.可谓他们的最佳选择。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为四合院:进村不见房 闻声不见人

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米~7米深,长12米~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8个~14个窑润,工程最约2000个土方。窑洞高3米左右,深6米~10米,宽3.5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直至顶端为抛物线形。院中的窑洞除住人外,还要留厕所窑和门洞窑。门洞窑地面凿成斜坡,形成甬道,再拐个斜向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俗称门洞。门洞有直进型、曲尺型、回转型二种。门洞窑多数只有一进大门(也叫领门),有的做两进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直径1米的水井,安个轱辘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胜。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只见树木,不见房舍,走进村庄方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上高原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个别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至三个地坑院相连。地坑院就形状而言,只有正方形或长方形两种.按其八卦方位来分,则可分为动宅和静宅两大类:动宅又称东四宅,它包括以东为主的震宅,以南为主的离宅,以北为主的坎宅和以东南为主的巽宅。这类地坑院多为长方形,长14米~18米,宽10米~12米,8~12孔窑洞。静宅院又称西四宅,它包括以西为主的兑宅,以西北为主的乾宅,以西南为主的坤宅和以东北为主的艮宅,此类地坑院多为正方形边长约12米~16米,深7米左右.开10孔窑。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崖上地面的四周砌圈古砖青瓦落水檐,用于排雨水,瓦愉上砌高30厘米~50厘米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通往坑底的门洞四周同样也做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满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居住在地坑院内排水和防渗超最要紧的事情。地坑院的基本附属设施几乎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也是居民每逢婚庆大事加以“摆治”(加固修理)的主要部位。窑脸(窑洞正立面)除开有窗户外,均以泥抹壁.基座一般以青砖加固。院内地而四周砌一圈青砖。地坑院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从础上再向下挖30厘米左右,并在其偏角(西兑宅在东南角,东展宅在西北角,南离宅在东北角,北坎宅在西南角)挖一眼4米~6米深,直径l米左右的渗坑,坑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主要用来积蓄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有些地方,这些雨水沉淀后还要供人畜饮用。

几千年来村民仍然住在地下,揭秘“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上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主窑一门三窗,最高,其他窑一门二窗,茅侧窑和门洞无窗无门(因门洞窑的大门和二门做在洞内在外边看不到)。地坑院窑门多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油漆多用黑漆带红线的色彩,在门的一侧留有锅腔和土炕的烟火道。窗户是方格状,裱糊白纸或安装玻璃,节庆时贴窗花。窑洞大小一般主窑为九五窑,宽九尺(旧制,下同),高九尺五寸,其他窑为八五窑,宽八尺,高八尺五寸。正对门洞向阳的一面为长辈居住的正窑,左右为侧窑。

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坏坐成火炕,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圈。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川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川于打场、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收获季节可将晒干的粮食直接从马眼流入屋内放置的粮囤中。粮囤是用节子编成的,在囤下铺一层约20厘米厚的麦糠,粮食装满后顶上再盖一层麦糠,最后用泥将囤顶封严.可储存粮食三年五级.不生虫,不腐烂变质。茅厕顶部也开有一个“马眼”,一方面可以通气,另一方面可以把晒干垫侧的黄土直接灌入窑内。

地坑院中间地面通常还栽植l~2棵梨树、桐树或石榴树,树冠高出地面,露出树尖。进入村庄,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畜叫,却不见村舍房屋,“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人称它达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不过村落即将面临消亡的风险

庙上村的地坑院,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较年轻的几座,建造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后的一座则挖掘于1976年。很少有人能够确切地说清自己的院落建造于什么年代,他们唯一能够回答的就是“祖上传下来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庙上村所有村民代代恪守祖业,安居于此,终老于此。但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两三户人家尝试搬出地坑院以后,整个村庄开始“蠢蠢欲动”,终于在上世纪末,形成搬离高潮。

如今仍然居住在地坑院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和无力在地上建造新房子的人。据了解,不少地坑院被废弃和大量填埋,在整个陕县境内,每年有数百个这样的村落正在逐渐消失。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诺贝尔奖怎么来的 为何一直发不完 震惊趣事

诺贝尔奖怎么来的 为何一直发不完

自2023年10月2日起,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奖周”正式拉开帷幕,六大奖项将逐次揭晓。 回看漫漫颁奖史,这一奖项背后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近千名获奖个人和组织中,又有多少女性收获殊荣?为什么各奖项的...
新房玄关禁忌 影响运势 震惊趣事

新房玄关禁忌 影响运势

许多人习惯房子一打开,就看见玄关。玄关这一空间,如同房子的咽喉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大家来说,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又称“内明堂”的玄关,可谓是大门跟客厅绝佳的缓冲地带,不仅做到视觉屏障,保护...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有旺夫相 震惊趣事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有旺夫相

女人最有福气的痣长在哪里旺夫 一、手心有痣; 手心有痣代表你是一个聪明而不缺钱用的人,手掌中心有痣,主富贵代表大吉,同时也是个能力强的治理者。这种情况,往往做官的会升官,经商的会旺财,总而言之就是顺心...
盘点各国鬼节(中元节) 震惊趣事

盘点各国鬼节(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但中元节与清明节不同,清明的“鬼”单指祖先,但中元节的鬼却有“祖先”和“饿鬼”两种含义。 格陵兰因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