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北洋名将徐树铮:为国收回外蒙的功臣
徐树铮(1880年11月11日-1925年12月30日),字又铮、幼铮,号铁珊,自号则林,人称“小扇子”,安徽省萧县官桥镇醴泉村人,北洋军阀皖系将领。因1919年派兵收复外蒙古而声名远扬。1925年12月11日,徐树铮考察结束回到上海,19日即动身赴京。复命后,于12月29日晚乘专车离开北京南下,途经京津间廊坊车站,被冯玉祥部下张之江劫持,于30日凌晨杀害复仇,时年四十五岁。翌年,归葬故里。徐树铮著作有《建国铨真》、《视昔轩文稿》、《兜香阁诗集》、《碧梦庵词》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42将领联名电请清廷请立共和的电文即为徐树铮所写。革命初兴,清廷逊野之同时,自古就是中华领土的外蒙古却在沙皇俄国的威逼利诱和极少数王公的唆使下“宣布独立”。尽管后来外蒙古取消了独立,实行“自治”,但外蒙实际上已经沦为沙俄的殖民地,中国于塞北外蒙之主权实际已丧失殆尽!
1912年至1914年,徐树铮先后任军学司司长、军马司司长、将军府事务厅长等职,陆军部次长,年仅34 岁,为次长中最年轻者。袁世凯称帝时,因其劝段祺瑞抵制,遭袁世凯罢免。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为国务院总理,徐树铮复任陆军次长兼国务院秘书长。在府院之争中,被革职。1917年,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的“张勋复辟”事件。事后又策划了讨伐张勋的“讨逆军”行动,后任陆军总次长,主张武力统一中国。第二次府院之争中,段祺瑞辞职,徐幕后策划督军团对冯国璋施加压力,策动张作霖入关抢夺军火,迫使冯国璋再度启用段祺瑞组阁。段祺瑞复任总理兼陆军总长,徐树铮任陆军次长兼西北筹边使,升为上将。在冯段之争中,徐为段穿梭奔波调和。
1918年6月15日,徐树铮在天津暗杀冯玉祥的恩师兼老长官陆建章。
1919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对德战争。徐树铮被段祺瑞任命为参战处参谋长兼西北国防筹备处处长。徐从日本借得巨款和武器,编练参战军。1919年,德国战败,参战军被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为彻底解决外蒙问题作准备。由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靠山。
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晋商等大商团体亦受许树铮之请派到达外蒙各地,以商业促进外蒙之经济建设。徐树铮一到库伦,他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并将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活佛加以软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