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黄新文
“万元户”曾经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词汇,它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依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报道了中国第一个农村万元户黄新文的事迹和经验,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轰动,使“万元户”这一新词闻名全国。
我亲历了这一典型的发现和报道。1978年冬,我与中山县委办公室调查研究科的王树平对黄新文作了一番深入调查研究。黄新文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俩参观了他家负责管理的生产队桑基、鱼塘,自建的猪场、鸡场、自留地和屋前屋后空地种植的米仔兰苗木,荔枝、龙眼、柑橘、木瓜以及屋内培育的蘑菇。
我们边走边看边谈边问边算细账,基本摸清了其家底。1978年黄新文一家8口3个劳动力总收入达10504元,扣除生产成本后,纯收入2873元。
全家不仅劳动收入多,而且对国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除了同社员一起创造的蚕茧、塘鱼、甘蔗、粮食、生猪等大量农副产品外,自己家庭副业的产品绝大多数也卖给了国家。
随着收入的增加,黄新文先后建起3间砖屋共110多平方米,结束了世世代代居住茅草房的状况,而且还有几千元积蓄,计划添置一台电视机享受城市人的生活。
公社鼓励劳动致富
我们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还向黄新文特别提出有人对其万元收入有质疑的看法,他爽朗地回答说:“自家万元收入,全靠辛勤劳动,苦干实干所得,所有产品几乎都按牌价卖给了国家,收入来源合理合法,不怕人讲闲话说我搞资本主义。”他还说:“上半年参加了佛山地区畜牧生产先代会(当时中山县属佛山地区管辖),受到了大会表扬奖励。最近公社党委、县委又派干部调查总结经验,有党委和政府支持,我就更加大胆发展家庭副业了,争取明年有更多的收入。”
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简庆华对他鼓励说,万元户全靠辛勤劳动所得,合理合法。他还提出公社党委打算凡是收入超万元的农户,公社送一只大烧猪奖励祝贺,以示鼓励劳动致富。
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的资料,通过反复思考推敲后,写成一篇调查报告《依靠辛勤劳动致富的万元户——黄新文》,在县委办公室主编的内部刊物《调查研究》上刊登,报送县委、县革委领导以及有关部门参阅。
带来一批万元户
1979年2月中旬,中山县委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门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暨农业先进集体(个人)代表大会。安排黄新文作《坚持劳动致富全家总收入超万元》的发言(该发言稿是由我代笔撰写的),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好评如潮。黄新文被县委树为全县劳动致富的榜样,并受到了大会的奖励。
这次大会结束后,新华社记者到中山黄新文家作了专访。接着,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新华社记者李沪、姜开明撰写的《靠辛勤劳动过上富裕生活》的报道,成为全国权威媒体在改革开放的头一年报道的中国第一个农村万元户,并引来全国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和采访报道。
不久《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像黄新文这样的万元户多了好还是不好?》的述评,引导广大农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劳动致富。
树起一个黄新文,带来了一大批万元户。仅黄新文所在的大队,1979年全家收入达到1万元左右的就有30户,全公社多达一百多户,公社送出20多只大烧猪祝贺。同时黄新文本人1979年的收入又有了新的发展,仅养猪就增加到70多头,全家纯收入超过1万元。
(本文作者凌志坤时任中山县委办公室调查研究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