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到鹿豹座方向遥远星系中两个黑洞迸射出超级“明亮”的X射线

2016年10月25日14:37:59科学探索117阅读模式

螺旋星系IC 342

美国宇航局核频谱太空望远镜阵列(NuSTAR)最新捕捉到位于遥远星系中两个神秘黑洞迸射出超级“明亮”的X射线,强大的辐射源位于距离地球大约700万光年的鹿豹座,科学家们将这样的天体称为超高X射线源,其产生于黑洞周围发生的事件中,而我们的银河系中就充满了恒星级黑洞,该黑洞形成于单一恒星的死亡坍缩,恒星为12倍太阳质量左右。

鹿豹座方向两个黑洞的X射线观测信号被叠加在核频谱太空望远镜阵的可见光图像数据上,显示了黑洞吞噬物质的过程所释放的强X射线,这些物质还处于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上,此刻并没有完全落入黑洞之中。相比之下,星系中央的黑洞质量就明显更大,通常可达到数百万倍至数十亿倍的太阳质量,但是中等质量大小的黑洞在星系中则较为少见。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Fiona Harrison是本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高能X射线来解开这个谜团,发现超大质量黑洞以及恒星级黑洞的“原料”来源,在黑洞周围时空中或许存在新的不为人知的物理过程。

美国宇航局的核频谱太空望远镜阵发射于2012年6月份,设计初衷是着重对6至79千电子伏特的高能光波长进行扫描观测,有助于普查星系黑洞并对元素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了解。本次观测对象中的两个黑洞此前已经被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发现,但是过去的观测图像显得较为模糊,对此研究人员认为核频谱太空望远镜阵具有更高的观测精度,可以提供黑洞所在天区位置的清晰图像数据。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科学探索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类大质量天体,因引力极大,所有进入其视界内的光和粒子都无法逃逸。受黑洞能够完美吸收视界内物质这一特性启发,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设计一些“人工黑洞”结构,以实现能量收集的最大化...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科学探索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宇宙总是令人向往,黑洞又是那么的神秘,宇宙中有多少黑洞,今日终于有了答案。 据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对恒星级黑洞的数量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