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黑洞合并可形成脉冲类星体

2016年10月18日06:00:21科学探索111阅读模式

类星体PSO J334.2028 + 01.4075就像是一个非常致密的联星系统

类星体PSO J334.2028 + 01.4075就像是一个非常致密的联星系统

(未解之谜报道)据腾讯太空(罗辑/编译):随着两个星系合并进入最后阶段,科学家推测两个星系中的黑洞也将发生合并,不过在此之前两个黑洞会非常紧密地相互公转,并通过各自的引力来束缚对方。为了观测黑洞之间的合并,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发现黑洞合并可形成脉冲类星体,如果我们探测到类似的信号,这可能是两个黑洞相互公转的直接证据。马里兰大学天文学助理教授Suvi Gezari认为我们相信已经观察到两个超大质量黑洞彼此非常接近的系统,它们发出强大的引力波。

研究人员使用了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反应系统,可对宇宙中的类星体进行搜索,每三天就能对全天进行一次扫描,在过去的四年时间内已经对每个在编类星体进行了详细观测,平均收集到数百个数据。在这些大数据中,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信号,来自类星体PSO J334.2028 + 01.4075,这是一个接近10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每542天发出一次周期性的脉冲信号。事实上,类星体的信号通常是不寻常的,这是由于大部分类星体光变曲线不太规律。

为了验证这个发现,研究小组进行了严格的计算和模拟,包括从卡特琳娜巡天获得瞬态光度测量数据和光谱数据,对这个明亮的类星体进行调查。科学家认为类星体PSO J334.2028 + 01.4075就像是一个非常致密的联星系统,它们彼此之间的轨道相距非常近,这个发现增加了我们对超大质量黑洞合并的认识。研究人员下一步计划继续寻找新的脉冲类星体,验证此前的观测。

预计在2023年初,科学家可利用大型综合巡天望远镜进行观测,可对一个更大的区域进行扫描,有可能发现更多处于合并前期的超大质量黑洞。天文学研究生Tingting Liu认为这些望远镜让我们观察到黑洞合并是如何演变的,真正炫酷的是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轨道间隔不断缩小,最终它们会合并。本项研究论文发表在2015年4月14日《天体物理学快报》上。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科学探索

运用变光原理 人造黑洞问世

黑洞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的一类大质量天体,因引力极大,所有进入其视界内的光和粒子都无法逃逸。受黑洞能够完美吸收视界内物质这一特性启发,研究人员一直希望能够设计一些“人工黑洞”结构,以实现能量收集的最大化...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科学探索

最新研究:宇宙中黑洞的数量约为4000亿亿个

宇宙总是令人向往,黑洞又是那么的神秘,宇宙中有多少黑洞,今日终于有了答案。 据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首次对恒星级黑洞的数量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