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经典的古诗都是出自白居易之手,白居易属于少年自得的代表,他在十八岁之时即以诗名为人所知。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博得了长安知识界的普遍赞誉。二十七岁那年,白居易再接再厉,以第四名的优良成果高中进士,在同时考中的十七人中最为年老。后来,白居易不无自得地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暮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理想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普遍,方式多样,言语平易浅显,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新居留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但是,白居易更是唐代诗人——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诗人中早婚晚育的榜样和模范。这位“春风自得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年老进士,却不断拖到了36岁,才与小他12岁杨氏结婚。杨氏是其好友杨虞卿的堂妹。
白居易早婚的缘由至今仍然聚讼纷纭,众多研讨者在自说自话,都无法拿得出来令人服气的证据和资料。但有一点可以扫除,白居易的早婚绝不是由于性冷淡。由于在众多作品中,白居易都对女人流显露了一种病态的占有愿望。
说起白居易,我们不能遗忘。
元稹、白居易两人年龄相近,又同为著名诗人,但是,元白二人不只丝毫没有“文人相轻”,而且私交甚笃,他们倾心交往三十载,互相唱和九百章,可谓极一时之盛。加之两人的文学观非常接近,时人将二人并称——元白。《旧唐书·元稹传》如此描述二人的关系:(元稹)“既以俊爽不容于朝,放逐荆蛮者近十年。俄而白居易亦贬江州司马,元稹量移通州司马。虽通、江悬邈,而二人交往赠答,凡所为诗,有自三十、五十韵乃至百韵者。江南人士,传道讽诵,流闻阙下,里巷相传,为之纸贵。观其流离流放之意,靡不凄婉。”《旧唐书·白居易传》亦如此记载:“时元稹在通州,篇咏赠答往来,不以数千里为远。”因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白居易和元稹都互为表里。
元稹是中国作家中最早以出卖隐私吸引眼球的成功人物。在暮年,他以本人风流韵事为底本写成了《莺莺传》,后来,天纵之才王实甫以《莺莺传》为底本,创作出了喜闻乐见的《西厢记》。因而,可以这样说,元稹对中国文学的最大奉献在于,他以本人无耻的始乱终弃成就了一出最伟大的戏剧杰作——《西厢记》。
也许注定元稹命带桃花,丢弃了莺莺之后,元稹又泡上了著名妓女薛涛。
薛涛原本也出身名门,只因父亲过早地放手人寰,薛涛不幸沦为乐伎。本身过硬的素质,早年良好的环境陶冶,使得薛涛很快就外行业里成为了头牌。元和四年春,元稹奉命出使成都,此时元稹30刚刚出头,第一眼看到40岁的薛涛,便惊为天人。薛涛对元稹也是一见如故,“金风玉露一相逢”啊,“便胜却人世有数”。加上此时元稹的妻子韦丛非常识相地病逝,元稹与薛涛更是无所顾忌,在成都开端了一年多的同居生活,二人吟诗歌唱,共同谱写了一段他们本人以为的佳话,致使事先人们多把薛涛看成是元稹的外室。但是,不久之后,元稹再次显显露豺狼本性,最终选择一走了之,并在浙东公务活动时与越中名妓刘采春开端了另一段干柴烈火的淫乱生活,听凭被蒙蔽的薛姑娘一人在成都怀念得死去活来。怀念着元稹的薛涛为此闭门谢客,从此远离诗酒花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