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中。而军统杀手陈恭澍在其《抗战前期工作记录》里提及此案是由军统在幕后指挥的,但他也只谈了当时需要“抗日锄奸”这个大背景,并没有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直至沉寂六十多年后,才逐渐被揭秘,出现在世人的视野。
1934年,日本领事馆缺一个仆役,月薪14银元,詹长麟被推荐面试。负责面试詹长麟的是地位不高的书记生宫下玉吉。按照不能懂日文、有家人在南京生活、外貌清秀、做事勤快、手脚要麻利的条件,詹长麟顺利的通过了面试,成为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仆役,负责打扫房间、端茶送水、发送信件、传呼人员及采购杂物。
进入使馆不久,詹长麟就被人拉入了蓝衣社,成为军统的外围特务。詹长麟利用抹桌子扫地之便,收集领事馆内的废纸,有时还偷偷拆开信件,把内容抄送联络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詹长麟因为得到军统命令继续留在使馆工作,没有离开南京。日本兵在南京的暴行期间,让詹长麟义愤填膺,在心里默默发誓:“终有一天,要为死难同胞和受迫害的人报仇雪恨。”
1939年6月初,詹长麟到领馆书记生船三巳之作的房间打扫,看到一封日文信件,就抄录下来。信件交给军统翻译后,才知道日本外务次长清水将于9日到领事馆来视察,且当时的总领事崛公一决定在10日晚在领事馆举行欢迎会。欢迎会将邀请当时日本侵华华中派遣军首脑以及多位伪维新政府高级官员参加。
军统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制造一起大事件,想通过药酒把他们全部毒死,来烘托抗日的气氛、反日寇的气氛,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同时也给汉奸走狗一个沉重的打击。军统南京区召开会议商议行动方案,决定由詹长麟负责投毒,其他人负责护送詹长麟家属逃离及入手毒药。为了保证投毒的成功,会上决定詹长麟也要喝下毒酒,与汉奸同归于尽,这样可以切断使馆寻找下毒者的线索,不牵扯上军统及其他人士。
詹长麟接受了下毒的任务,可他不想死。他要求转告组织,毒药的毒性要强,这样自然可以毒死人,不必搭上自己一条性命。军统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你可以不死,但是事情必须要做。
6月10日早,军统请詹长麟全家在鱼市街中华菜馆吃了一顿团圆饭,之后就把詹长麟全家带离过江,藏了起来。
詹长麟带着毒药进了领事馆,然后把毒药倒在温老酒的瓶子里。下毒后,詹长麟逃出领事馆,骑上自行车逃到江边,逃离了虎口。
为什么只有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死亡,其他人员却没有大碍?是不是詹长麟的下毒出现纰漏?军统提供的氰化钾的毒性够不够?这些问题永远没有答案。
日方档案也没有任何毒酒案的记录,也没有哪位领事官员对此负责,不得不说也是一个谜。
逃离南京的詹长麟与家人会合,先是躲藏在乡下,后来逃到上海。抗战胜利以后,詹长麟带全家回到了南京,1946年,国民政府奖励抗战有功人员,给了詹长麟一大笔奖金,并给他在苏州中央军官训练队安排了一个上尉军衔的职务,是一份不用上班白拿薪水的工作。詹长麟用奖金在南京中央门外买了一块地,还盖起了三层的旅馆,据说生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