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唐王朝的创建人,赵匡胤是宋朝的创建人,同样是开国皇帝,但是他们的庙号却是不同,李渊的庙号是"高祖",赵匡胤的庙号却是"太祖"。这个庙号是什么呢?
庙号是后人给去世的皇帝的一个称号,用来在他被供奉时,称呼他,它最先起源于商朝,因为在那个时候礼乐盛行,注重对先人的祭奠。每当一个君王死后,君王的继承人就会为他立一座庙,以供后人来祭祀,而且庙中会写有死去君王的称呼,这个称呼就是庙号。最初其只有四种叫法: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商朝被灭之后,新建立的周朝并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只是继续发展了商朝的谥号制度。(所谓的谥号,是指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所以,周朝的君主有谥号而无庙号,再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把庙号与谥号制度都废止掉,原因是"庙号和谥号"的定夺将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因此废除谥法与庙法。
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恢复商朝时的庙号制度。而庙号的称呼慢慢的也就多了,比如英,仁,孝,神,穆,显,成等等。而且庙号不像谥号,可长可短,短的有一两个字,长的甚至十几二十字都可以,其一般就一个字。
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够被后人给予庙号,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对国家贡献大的,用来激励后人的才会有庙号。刘邦的庙号是"高祖","高"的意思是,德高望重,功绩高,对国家贡献大。所以,庙号的门槛很高,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拥有像西汉十几个皇帝里面只有四位皇帝拥有庙号,他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以及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
他们分别是太祖高皇帝、太宗孝文皇帝、世宗孝武皇帝、中宗孝宣皇帝。
所以刘邦他本来的庙号是"太祖",因为他是汉王朝的第一建立人,但是他的谥号是"高"。
在《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中,司马迁把刘邦的本纪称为"高祖本纪",称呼刘邦为"高祖"。刘邦死后,群臣给讨论刘邦庙号和谥号时,提出:"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因为功劳特别高,上尊号(谥号)为高皇帝"。
这表明,西汉大臣们认为刘邦功高盖世,"太祖"不足以彰显他的尊贵地位,于是把"太祖"和"高皇帝"合起来,简称为"高祖"。
唐初经学家、史学家颜师古在《谥法》中引注说,本来没有"高祖"这个庙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载:
"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司马迁把刘邦的本纪称为"高祖本纪",而刘邦死后,群臣给讨论刘邦庙号和谥号时,提出的意见是:"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因为功劳特别高,上尊号(谥号)为高皇帝"。
《汉书·高帝纪上》载:"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班固和司马迁一样,也把刘邦的本纪称为"高帝纪",直接称呼刘邦为"高祖"。刘邦的庙号明明是"汉太祖",为何大家都称呼他"汉高祖"?唐初经学家、史学家颜师古对此也有疑问,他专门注引说:"《礼》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由此可见,《谥法》中本来没有"高祖"这个庙号,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西汉大臣们认为刘邦功高盖世,"太祖"不足以彰显他的尊贵地位,于是把"太祖"和"高皇帝"合起来,简称为"高祖"。
其实"高祖"也好,"太祖"也罢,这两个庙号都是被用在第一个创建王朝的皇帝身上的,它们两个之间只是有细微的差别罢了。
庙号为"高祖"是因为他某一个先人的庙号为"太祖",因此后人功绩再高庙号也只能为"高祖"。就像李渊他的功绩很高了吧,但是庙号也只能是"高祖",就是因为他的祖父李虎的庙号为"太祖"。
当年李渊登基为帝后追尊祖父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追尊父亲李昞为元皇帝,庙号世祖,这样一来,李渊死后庙号就不能是太祖,于是庙号定为高祖。
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太"的意思是创立基业,建立王朝。赵匡胤作为宋朝的第一创立人,理所当然得被称为"太祖"。
庙号为"太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皇帝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没有靠先人的基业,而他近几代的祖先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功绩,他创立了王朝,他的庙号也是"太祖"。就像,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庙号就是这样得来的。有了庙号后,不是一直能保存下来的,如果后人觉得他的功绩并不是那么高的话,这个皇帝的庙号就会被废除,像刘弗陵,刘骜。
也不是每一个皇帝,都会有庙号的,其实在商朝到三国之间有庙号的皇帝是很少的,只有少数的皇帝才会有资格有庙号。庙号的盛行是在唐朝之后,除了一些亡国之君,或者是因为政变被推翻的皇帝外,基本上其他的皇帝都有庙号。
总的来说,这种庙号与谥号制度,在封建社会中,无非是一种皇室对自家姓氏宗族的威风炫耀。但也可以说,它是我们中国礼仪制度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无有好坏之分,仅是一种地位名节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