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公主,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母为章敬皇后吴氏,一岁丧母,以敏惠纯孝著称。天宝九年,唐肃宗即位,册封和政公主。广德二年(764年),去世,时年三十五岁,葬于万年县义丰乡铜人原,追封凉国公主。
唐朝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其他封建王朝,它文明开放,多民族融合,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频繁,唐朝的街市上能看到活跃着的各民族的商业精英。在这种大环境下,唐代人的生活风格奔放热情,唐代的女性也不同于其他朝代,她们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学文识字参与社会建设。
唐朝公主大都个性独立,风流成性,但偏偏有这样一位公主,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与其他公主风格迥然,她就是唐朝的和政公主,被称为唐代的五好公主。
唐代的和政公主,因其贤惠的人物风格,在唐朝的那些喜欢追求权力与自由的公主里显得格外突出。
被称为五好公主的和政公主,被后世的许多研究唐代历史的学者所推崇,她知书达理,聪明贤惠称为唐代贤惠型公主的典范。是什么样的大环境造就了她的这种完美的人格呢,这先从她的生平说起。
1、出身高贵,生平坎坷的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和唐代宗是同一个母亲。唐肃宗即位时正值安史之乱,当时的长安城已被叛军所占,他是在宫城之外即位的。
他的即位后,经过多年平叛战争,最终于至德二年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都城。和政公主出生于开元十六年,是唐肃宗的第三女,和政公主三岁时,母亲章敬皇后吴氏就去世了,后由韦妃抚养长大。
和政公主的母亲吴氏原本是吴令珪的女儿,吴令珪是郫县县令,像这样的家庭原本也是有一定生活地位的富贵家庭,但好景不长,县令吴令珪后来犯了死罪,吴氏被迫投入宫中做了奴婢。
直到后来被唐玄宗赐给了当时还在做陕王的李亨,和政公主似乎遗传了她母亲的坚韧性格。和政公主生性聪明好学,颜真卿在和政公主的墓碑上这样写道:“至若左右图史,开示佛经,金石丝竹之音……心灵之所领略,莫不一览悬解,终身不忘。”
2、一生多磨难,却不改内心品行
和政公主生活的时代背景正是唐朝国运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期,和政公主被父亲安排嫁给了柳潭,柳潭是河东的大族弟子,无奈这样的家境却遇上了坎坷的国运,安史之乱于公元755年爆发,和政公主和皇室一起进入了逃难的日子。
乱世之中,和政公主坚守了自己的操守和品德,困难的生活倒也彰显了这位公主的贤惠品质,安史之乱之后,其哥哥李豫执政,前半生的困难仿佛已经艰难度过,无奈不久以后和政公主因为难产而遽然离世。
和政公主生平多坎坷,但丝毫打垮她的人生追求,经过这些苦难的磨练意志似乎更加的坚定,身为大唐的公主,她不仅诠释作为一个普通女人的标准,还在国家的发展中,出谋划策,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皇帝挽救李唐大业。
1、建言献策,挽救生命,和政公主的谋士形象
唐朝社会开放,女性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宫廷中的女性参与朝政的不在少数,然而,唐朝的有些公主涉政不但没有给国家发展带来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反而扰乱了朝堂正常的行政秩序,比如唐朝的太平公主。
其实,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是反对妇女参政议政的。妇女参政被称为牝鸡司晨,由此可知,女性参政还存在着很大的社会压力。
和政公主参与政治,不仅没有妨碍朝政,而且还多次挽救了皇帝的过失,和政公主聪明伶俐,为皇帝建言施策。
阿布思是唐朝时期的回鹘人,他因谋反之罪被处死,他的妻子被押在宫中做了女乐,唐肃宗在一次设宴中,让阿布思的妻子穿上男人的衣服,带上胡子扮演它的丈夫,和政公主感觉这太侮辱人了,又很怜悯阿布思之妻的悲惨身世,故找了个理由劝说父亲把她给放了。
《新唐书》中这样记载:“布思诚逆人,妻不容近尊,无罪,不可与群倡处。”和政公主有理有据的劝谏被唐肃宗采纳,阿布思的妻子被赦免无罪,不久后被人送出宫去。
2、临危不惧,仗义疏财——和政公主的家国意识
安史之乱,是唐朝国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严重损耗了唐朝的国力,唐朝都城被叛军占领,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前往蜀中避难。和政公主一起跟随,避难路上遇到郭千仞等人发生叛乱。
和政公主为顾全大局,鼓励夫君柳潭驸马为国尽忠,柳潭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新唐书》记载:“主彀弓授潭,潭手斩贼五十级,平之。”
和政公主还从事过商业活动,凭借自己的聪明好学和经商天赋,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和政公主虽然从事经商,却视金钱如草芥,安史之乱时,“自兵兴,财用耗。”
唐朝国库空虚,为弥补军队财政不足的问题,她慷慨解囊为国库捐出千万资助。《二十四悌》中这样评价她:“仗义谕盗,输财助国,上疏恤民。”
聪明伶俐又有勇有谋的和政公主,在国家危难中深明大义,不仅多次为皇帝建言献策还在国家危难中倾全力资助国家军队建设。这样一位贤明公主,在个人家庭中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贤惠妻子,和政公主一生在家庭中相夫教子,孝敬长辈,是唐朝贤惠型公主的楷模。
1、体贴丈夫,互敬互爱的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二十岁左右嫁给了他的丈夫柳潭,柳潭是秦国夫人的小叔子,秦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八姐。唐肃宗这样安排女儿的婚姻,可以看出是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的。
但是和政公主夫妇二人的感情是非常的好的,两人在生活中互敬互爱,举案齐眉,在《和政公主神道碑》中是这样记载了和政公主夫妇二人的感情:“亦既好合,雅相敬贵……公主率履由衷,每抗古人之节。”
后来安史之乱,长安城被叛贼攻破,和政公主夫妇跟随唐玄宗一起前往蜀中逃难,逃难的路途的是艰难而又危险的。在逃难路上,和政公主完全没有那种宫里的娇贵之气,在困户的逃难路上,她和丈夫一起烧水做饭,同甘共苦。
“柳侯感叹,躬负薪之役,公主怡然”。逃难路上,因为车辆不足,驸马柳潭就步行前进,和政公主看到后也下马和他一起行走,《和政公主神道碑》中这样描写:“柳侯徒走,公主愧焉,下而同趋。”
2、慈爱与严厉——和政公主的母亲形象
和政公主在家里不仅是一位体贴丈夫的贤惠妻子,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和政公主夫妇育有五男三女八个孩子,作为贵族的家庭的孩子,和政公主深知教育的意义,他不仅慈爱地关心孩子的成长,还让他们学会体会劳苦大众的不易。
《新唐书》中记载和政公主规定自己的孩子:“诸子不服纨絺。”为了让孩子养成勤俭的生活习惯,规定他们穿和大众一样的朴素的衣服。
历史中记载和政公主不仅悉心教导自己的八个孩子,还照顾了嫂夫人的一个孩子,她把这位嫂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抚养。
《全唐文》记载:“感其一言,悉力营赡男登服冕之位……“出入存恤,过於已子”。这个孩子是秦国夫人临终前托付给她的,她把孩子抚养成人,终没辜负嫂夫人的托付。
3、尊敬长辈,关爱姐妹的和政公主
和政公主不仅体贴丈夫,勤劳地教育孩子,对长辈也是非常的孝敬,她尊敬自己的母亲,出家之后对自己的婆婆也悉心照顾。
和政公主是吴氏所生,但吴氏在她三岁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后来有韦妃把她抚养长大。长大后的和政公主把韦妃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孝敬她,“奉今上以悌道,事韦妃如所生”——《和政公主神道碑》。
和政公主出嫁以后,对婆婆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依然履行自己当做儿媳妇应该有的孝心,和政公主的丈夫柳潭也是河东大族,和政公主在柳家的各个儿媳中是最孝敬长辈的。史书中称赞她说“纯孝过人”。
和政公主不仅尊重长辈,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有着浓厚的手足之情。和政公主的姐姐是宁国公主,安史之乱时,宁国公主也和他们一起出城避难,在避难的路上,和政公主放弃自己的马车,让给姐姐。“弃其三子,取其夫之乘以乘之。”
把丈夫骑来的马车,让给了姐姐,虽然自己的三个孩子还很年幼。这种舍己为人的性格着实让人们敬佩。
和政公主作为大国公主,对国家能够锦囊相助,对家庭能够默默付出,虽然履行了一位本来应该履行的职责。但在唐代那种开放的时代里,对比那些喜欢干政又跋扈的公主来说,这显然是一位贤惠的公主。
作为唐代贤惠型公主的代表,她有着浓重的家国意识,柔弱的女子与坚韧的性格相结合,使她的形象既平凡又伟大,她低调的处事风格,使得在唐代历史中并没有特别突出,但高尚的品格不能被历史埋没,这样贤惠的公主值得后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