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与进化论的大碰撞 达尔文观点危机重重

2022年1月6日08:42:57世界之谜57阅读模式

关于物种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世界认可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即生物根据环境从低等向高等逐渐演化而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进化论存在很多佐论与矛盾,致使达尔文的观点危机重重。

一、脆弱的逻辑基础,比较解剖学,暴露了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循环论证

科学上,如果一个理论的证明违背逻辑,这个理论就不能成立,但是人们对进化论的逻辑错误却不予深究,也是因为深究起来,就没有证据可言了。许多人听到这话感到很惊讶?其实,问题的揭示会使你更惊讶。用比较解剖学来论证进化学说,形像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前面在逻辑上没问题(当然,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实),后面就是狡辩了。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一定是乙的弟弟。」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辈份大)。循环论证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进化论是归纳法吗?不是,太多事实归纳不进去

有人曾说进化论是归纳法,这种逻辑思路稍微难一些,其实也好理解。归纳法就是提出一个命题,如果能把涵盖的所有问题都归纳进去,那这个命题就是真理。然而对于进化论,太多的事实归纳不进去!从前面的史前文明证据来看,从进化的速度、物种爆发式的产生的方式、进化的概率等等许许多多不但归纳不进去,而且在在都否定了进化论,可见进化论的论证作为归纳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还是循环论证。

似是而非的「循环论证」贯穿了整个进化论,人们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了。然而当我们严格地分析起来,都会大吃一惊!即便不十分懂逻辑的人也能发现这种证明是在诡辩。

今天,站在对生命本质有了比较深入认识的水平上再看进化论,达尔文用作证据的事例就显得比较牵强了,论证也谈不上严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举个例子。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中,达尔文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认为一种熊可以下到水中,变成水生动物,最后变成像鲸那样巨大的生物。所以他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然选择,熊可以变成鲸。在以后的修订版中,达尔文把这个说法去掉了。他重新考虑后,认识到没有具体证据来证明,所以就删去这一条说法了。有趣的是,他的这个熊能通过自然选择变成鲸的观点,正是整个进化论的中心点──一个物种可以变成另一个物种。而且,鲸鱼进化的说法也沿用至今。从达尔文去掉这个例子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这个理论有一定保留意见甚至是疑惑。

二、概率计算否定了进化论的核心──基因突变机制

达尔文时代,近代西方科学正处于奠基阶段,对生命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那时的人看到了家养动物的诸多杂种变异,就认为物种也能这样变成其它种,这就是进化。后来,随着基因的发现和深入研究,学者们才意识到如果基因不发生根本的变化,不管后代表面与祖先有什么差异,也没有进化意义。然而基因又是极其稳定的,只有不正常的「基因突变」才能使之发生改变,那么「基因突变」也就成了现代进化论的核心了。这是现代所有的进化论者公认的。这里,我们就集中分析这个核心理论。

物种基因的稳定性极难逾越

基因的稳定性是物种保持自身稳定所必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的基因交流,并不能使此物种变成其它物种。动植物育种专家都知道,一个物种的变化范围是有限的。最终,培育出的品种不是不育,就是又变成原来的亲本。哈佛大学的梅尔教授称之为基因体内平衡。最常见的就是狗再怎么杂交育种还是狗。这说明进化论有一个无法跨越的障碍。在理论上,人们把突破这个障碍的可能性寄望于基因突变,这是唯一的可能了。

理论和实际上,基因突变产生高级性状的机率几乎是零

基因突变,是一种在基因复制或修复损伤等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所以又叫随机突变,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大约在万分之一到十亿分之一之间。低等原核生物的突变率较高,大约为千分之一,而高等类型的生物中,许多基因的突变率是十万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

基因突变能否产生高级特征(性状)呢?对基因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极低。我们知道一个基因的核心是由几百到几千个碱基排列而成,四种不同的碱基按照一定规则排列,不同的排列顺序形成了非常复杂精密的遗传密码。既然基因突变是随机的差错,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

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一个复杂精密的计算机程序,随意的改动一两个字符能够产生更高级的程序吗?当然不能。基因突变也是这样。差错造成的突变一般是单个碱基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各种缺陷、畸形、致死,在自然条件下具有生存优势的没有发现一例。为了增加突变率用于研究,科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增加突变的机率,制造了大量的突变体,也没发现向高等方向进化的类型。

概率计算表明,生物进化的可能性小到了绝对不可能的程度

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我们知道这种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率和不定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数学公式和模型普遍应用于生物学领域的今天,进化论者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公式,计算从基因突变开始到一次进化实现的机率,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有许多学者从基因突变发生的机率出发,计算出了产生新物种的概率,发现小得惊人。贝希(Behe, M.J.)的《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 Black Box)一书中,美国生物化学家贝希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机制为例,讲述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是进化出来的。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机率是十分之一的十八次方,经过计算至少需要一百亿年才能发生。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机率就是十分之一的三十六次方。他说:「很可惜,宇宙没有时间等待。」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宽松的公式,根据突变机率计算进化产生新物种的概率(P):

P=(M ×C ×R × E ×S) n

通俗地说,就是一个物种的某个体发生了突变(机率M=0.001),并且突变后的基因与自身其它基因在不同层次的产物上可以兼容(宽松估计C=0.01),而且在生存竞争中该个体能够存活,有繁殖的机会(R=0.1),而且突变恰好有纵向进化的意义,也就是有益的进化(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发现,某些进化论者估计为E=0.001);而且突变基因在种群中能够稳定下来得以扩大(宽松的估计为S=0.1);因为新物种的形成需要一系列新基因的出现,假设要十个(幂指数n=10,实际物种间绝对没有这么小的基因差异),那么进化出一个新物种的概率为:

P =(0.001×0.01×0.1×0.001×0.1)10=10-100

按照一年繁殖十代,种群(意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个体数为一千,相应的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极为宽松的计算也需要「十的九十六次方」年。目前科学家认为宇宙年龄不会超过二百亿(二乘十的十次方)年,进化一个新物种的时间,是宇宙的年龄的自乘约九·四次,足见进化是绝不可能的。

生物最相近的物种也不可能只差十个基因,高等生物和低等生物基因更是差别上万,因此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所需要的时间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了。

生命自然产生的机率,如同用「飓风能完成装配飞机」一样,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生命的产生,现代进化论认为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认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进化成复杂的生命大分子,各种复杂的大分子进一步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读到这么多串连的「理想化」过程,读者恐怕会考虑其中的机率问题了,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曾表示:「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厂的飓风来装配七四七喷射机一样。」(见参考数据3)

假设和猜测能用作证明吗?

谁都会回答:「当然不能。」如果一连串(比如5个)的假设来做证明,即使每个可能性有70%,那么总体(5个70%相乘)可信度只有16.8%了。根据前面分析,我们知道进化论的分子进化机制就是一系列假设的组合,已经把可能性降低到宇宙不可能等待的地步了。宇宙还没等到一个物种的进化就已经毁灭无数次了。这样看来,进化理论真是对的吗?科学的严谨性是不是应该怀疑它呢?

三、进化论的尴尬——关于进化时间表的种种疑问

根据进化论的概念,人类是由最原始的水生植物,慢慢进化到水生动物,接着爬上陆地,从两栖生物,爬虫类,哺乳类,最后进化到猴子,再下到地上进化成人类,中间的过程经历了几亿年。生物学家按照生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画出了进化时间表。比如根据进化论,五·七亿年至五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简单的单细胞及海绵等低等生物。以下这张图表表示了进化论认为的生物出现时间表,以及本书提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实际考古发现之间的对比。

年代进化论认为当时地球 的可能情况进化论认为当时生存的生物实际发现的化石与遗迹
46亿年前~5亿7千万年前地壳形成,陆地聚集,有很多火山活动。大海产生了,但生命尚未出现。单细胞生物,细菌。人造金属球,核子反应炉。
5亿7千万年前~2.5亿年前造山运动产生陆地,出现森林、沼泽和三角洲。寒武纪大爆发。三叶虫,水生低等植物,陆生低等植物,鱼类,两栖类。人类鞋印,人类脚印,煤炭里的金链子,铁锅。
2.5亿年前~6千5百万年前气候温暖,火山活动频繁,地壳板块发生变动。巨大恐龙出现,蕨类植物,小型哺乳类动物。人类脚印,人类手指化石和铁锤。
6千5百万年前~2百万年前气候转凉,草地出现,陆地升起。恐龙灭绝,哺乳类大量出现,南方古猿出现。臂肱骨,人类大腿骨。
2百万年前~ 1万年前气候与陆地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型态。人类开始由猿进化成人假造的猿人化石,火星塞,金属花瓶。

其实,许多考古学家的发现都直接地反驳了进化论支持者的论点,例如在世界各地陆续发现了远古不同时期的人类的直接证据,从几万年前至几亿年前的人类脚印到人体的骨骼化石,都无法被归纳到进化时间表。以下列出部分已被证实的发现。

五亿四千万至二亿五千万年前的人类鞋印

如先前第一章所提,美国业余化石专家米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犹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纪沉积岩中发现了踩在两亿多年前的地球上的生物──三叶虫上的成人便鞋鞋印,经犹他(Utah)大学著名的化学家库克(Melvin A. 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鞋印。(见参考数据5)

二亿七千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一八一七年,考古学家斯库尔克拉夫特(Henry R. Schoolcraft)和本顿(Thomas H. 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吋(27公分),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似。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挖掘所得的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二亿七千万年的历史。(见参考数据6)

二亿三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

据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六日《中国地质矿产报》报导,在中国云南富源县三迭纪岩石上面发现有四个人的脚印。据考证,这些岩石已有二亿三千五百万年的历史。

白垩纪(一亿四千五百万年~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人类脚印、手指化石和铁锤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玫瑰谷(Glen Rose)的帕拉克西河(Paluxy)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的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18.5英吋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迭盖在一个三趾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后,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

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木头手柄还紧紧地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铁,0.74%硫和2.6%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质量非常好,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铁锤的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不仅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经生活在同一时代。

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

一九六五年,考古学家帕特森(Bryan Patterson)和豪韦尔斯(W.W.Howells)在非洲肯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鉴定为四百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美国加州大学的马克亨利教授(Henry M.McHenry)和克卢希尼教授(Robert S.Corruccini)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

三百四十万年~三百八十万年历史的人类脚印

一九七六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利基(Mary D. Leakey)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非洲坦尚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东线,一个叫拉多里(Laetoli)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和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火山灰沉积岩有三百四十万年~三百八十万年的历史。脚印共两串,平行紧挨着分布,延伸了约27公尺。从这些足迹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软组织解剖的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通过脚的足弓外侧、拇指球,最后传导到脚拇指,脚拇指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但通过脚的外侧传导到脚中指,且脚拇指是向侧面伸出的。

二百万年前的人类大腿骨化石

一九七二年在肯亚的图尔卡纳湖(Lake Turkana)发现的大腿骨化石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据估计年代是在二百万年前。

一百万年前的人类骨骼

一九一三年德国科学家瑞克(Hans Reck)在非洲坦尚尼亚奥都洼峡谷(Olduvai Gorge)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它处在约一百万年前的地层中。

三十万年前的人类骨盆化石、股骨

据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中国《科学时报》报导,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三十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

二万六千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九日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报导,在澳大利亚新南韦尔斯的蒙戈湖(Lake Mungo)、威兰卓湖(Lake Willandra)附近发掘出二万六千年前的一百三十五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另外在蒙戈三号坑还出土了一具完整的三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着赭石染料,手臂迭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

除了上面列举的化石发现,物种间分类的矛盾现象也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

海藻的种系生物学与进化论的不可靠性

据「每日科学」(ScienceDaily)网站七月二日报导,荷兰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的海藻专家德斯玛(Stefan Draisma)认为,褐色海藻的种系分类是不正确的,几乎应该完全颠倒过来。他的这一发现已得到很多海藻学家的支持。

根据他的研究发现,人们对现有的褐色海藻各类间的关系上的认识几乎都是错的。比如说,根据现有的结论,可能会推出简单物种甚至比复杂物种出现的还要晚。

在生物学家的植物分类中,海藻是最低等的植物。它们的生长很简单,不管海水中,还是淡水里,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褐色海藻属多细胞藻类,常见于温带。它的种类很多,小的细如丝,大的如在加州海岸水下森林的则长达50余公尺。在分类时,科学家们除了研究褐色海藻的外部特征以外,还分析它的DNA成分。

根据德斯玛教授新的种系分类,生物学家可以重新整理褐色海藻的详细分类。与旧的分类相比,新的分类方法更详尽,也更自然一些。比如,以往只有13种,新的分类则认为有20种。

在这次重新的分类、整理中,生物学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种类。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只有1、2公分长的藻类。

其实,这种物种间分类互相矛盾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了。这些矛盾的现象让许多科学家对进化论开始产生了怀疑。一般说来,根据不同物种间的差异能得出物种间的比较树形图,这也就是科学家们一般认为的进化论的证据,同时用它来进行生物物种分类的研究。如果承认进化论的话,就要承认进化论中的这种亲属关系。在达尔文时代尚未有近代的高级分析方法如分子生物学等,详细的分类是近代才有的。确定亲属关系的标准有许多,比如DNA、蛋白质、或细胞色素C等等的序列比较法。在这几种不同方式中,最广泛使用的进化树形图是以细胞色素C序列比较法为基点建立起来的。

如果进化论是正确的,各种标准之间应该是前后一致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用不同方式比较出来的结果经常是互相矛盾,甚至得到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比如根据细胞色素C的蛋白质序列来比较推算物种之间的亲属关系,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人与袋鼠的亲缘关系要比人与猿的关系更近。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人与猿均属灵长目,从生物学上看也有许多其它方面类似。所以从细胞色素C的比较结果所得出人与袋鼠的关系比人与猿的近,则有悖于其它标准得出的结果;且与常识不符,因为目前普遍认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从另一方面讲,澳洲大陆与其它大陆的分离是几千万年前的事,所以澳洲袋鼠与人的亲缘关系比猿与人的关系近也是讲不通的。

此外,海龟是爬行动物的一种,然而根据细胞色素C来比较的话,海龟与鸟类的亲缘关系程度要比海龟与其它的一些爬行动物比如蛇,更相近。不仅如此,鸡鸭的相近程度还没有鸡与企鹅的相近程度大。

应该说明的是,在已经研究过的四十余种树形图中,以细胞色素C为基准的树形图还算是与进化论最符合的。那么,其它树形图中的漏洞就可想而知了。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些结果经常不见报导,人们往往只报告与他们结论吻合的观点。

猿人并不存在

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与各界人士往往会拿出猿人的例子来说明进化论的正确性。现在一般人一提到「史前时代」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画面:一群毛茸茸的人,用兽皮遮掩着身子,男的拿着长矛,女的手里抱着小孩,在山洞旁边,中间生着一团火堆;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很原始的社会。

这个刻板的印象几乎在每一本生物学教科书或是每一个历史博物馆都可以见到,大部分的博物馆甚至还将这个场景制作成蜡像呢。不过这究竟是不是人类历史的真相呢?由前一章的资料我们已经发现了许多不符合这个固有概念的证据。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支持人类是从猿类这样的生命体进化而来的证据也是相当薄弱的。

经过一百多年的考古发现,如果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那么从猿类到今天人类的各个阶段历史时期,都应该有其特征的证据……包括各阶段的化石和相应的文化遗址、工具等。可是猿类的化石找到了,人类的化石找到了,而从猿类进化到人类中间阶段的化石却没有。如果这样的话,所谓人从猿类进化来的假说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皮尔当人

如第一章后记提到的,曾经被进化论教科书列为人类祖先化石的「皮尔当人」(Piltdown Man)其实是一群考古学家刻意造假之作品。

伍瓦德爵士对皮尔当人的描述是:「这种人种的头盖骨的头顶骨已经是人型,而下颚骨几乎是属于猿型,除了臼齿之外,都是猿形态的。」因此他宣称,这是一种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生物,也就是半人半猿的猿人。

皮尔当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仅有少数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不过是将人的头颅骨与猿的下颚骨拼凑在一起,然而他们的声音却受到忽略。主流科学家完全相信已经找到了猿人存在的证据,哈佛大学的胡登教授是皮尔当人的代表性的支持者之一。

然而四十年后,奥克雷(K. P. Oakley)利用含氟量测年法测定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的皮尔当人化石,他惊讶地发现,头颅骨的含氟量与下颚骨相差甚远。头颅骨的含氟量微小,仅在地底埋存几千年,并非原先认为的五十万年。

接着经过学者专家重新检验这些化石,他们发现皮尔当人有以下的伪造痕迹:

1. 头颅骨曾经被含铁化学药品涂抹过,使其看起来更古老。

2. 牙齿被锉刀剉削过。

3. 下颚骨是猿的,上颚骨是人类的,两者是被拼凑起来,再经过修饰,使其看起来更像猿人。

皮尔当人的骨头组成──下颚骨是猿的,头颅骨是人的(图片提供:Lee Krystek )

一九五三年,维纳(J. S. Weiner)、奥克雷(K. P. Oakley)连同其它一些英国科学家发表论文,声明「皮尔当人」是个科学骗局。

露西

由唐纳德·乔汉森(Donald Johanson)在东非大裂谷发现的「露西」(Lucy),曾被认为是早已消失的人和猿的共同祖先,但现在科学家已经鉴定它为一种绝种的猿,属于「南方古猿阿法种」。(见参考数据8)

西方古猿(尼布拉斯加人)

一九二二年,生物学家奥斯本(H. F. Osborn)宣布发现了一颗牙齿,这颗牙齿同时具备猩猩、猿人及类人猿特征。他给这颗牙齿的主人取了一个名字-尼布拉斯加人(Nebraska Man)。接着,相信进化论的人士画出了这个猿人的想象图,仅仅凭着一颗牙齿。

直到一九二七年,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后,这颗牙齿的主人终于被鉴别出来。其实这颗牙齿不属于人类或人猿,它的主人是一种绝种了的美洲野猪。

爪哇人

根据诸多事实,我们发现关于猿人的报导,很大部分是投机和欺骗多于事实。下面这个爪哇人(Java Man)又是一例:

您可能不知道爪哇人被认为是猿人,其基本证据仅仅只有一根腿骨、三颗牙齿和一部分头盖骨。腿骨像是人的,而头骨却像是类人猿的。但是这两部分化石是在同一水平的岩石上相距14公尺(约45英尺)的地方发现的,现场也有真正的人头骨,而后一部分事实却被隐藏了许多年。这些化石的发现者都波士博士(Eugene Dubois)在他晚年时宣布这些化石并非猿人的遗骨,而更像是一只巨大的长臂猿的骨骼。然而,进化论者拒绝接受他所说的,于是,建立在荒谬可笑并少得可怜的证据上的爪哇人仍旧被拼凑起来,作为确实存在过的生物出现在教科书里。

综合以上所述,人由猿类进化而来的说法真的是相当薄弱且漏洞百出的。不只如此,其余物种在考古中也同样存在着「失落的环节」。

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引出的问题

现今所发现的生物化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欠缺了生物进化的中间过程,生命的出现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在长达三十八亿年的化石记录中,最令人费解的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Cambrian Life's Explosion)或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炸」(Cambrian Life's Big Bang,指绝大多数动物门类在寒武纪就像「爆炸」般地突然出现)。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报导<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他指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是全球生命演化史上突发性重大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能动摇传统的进化论。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一文。作者丁邦杰指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物种是逐渐变异的。但是距今五亿三千万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

「中国澄江化石群」的考古发现引起世界媒体的强烈关注,震惊考古、生物学界。澄江化石群属于早寒武世化石(五亿五千万年前),此外在加拿大布尔吉斯发现中寒武世的页岩(五亿三千万年前),其中也有生命「爆发」的大量地质资料。可见,在寒武纪(约五亿七千万~五亿年前),几乎所有的已知动物门类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而在寒武纪之前,不仅多细胞生物化石非常稀少,而且在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迄今所发现的新元古代(十亿~五亿七千万年前)的各种化石中,尚无一种可以确认为已知动物门类的祖先。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动物门类是在寒武纪突然出现的,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之前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然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在这个中间演变过程的证据。(见参考数据14)是化石记录不完全吗?但是化石记录是随机的,为什么单单就漏掉了中间环节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詹腓力(Phillip Johnson),被誉为是最有资格批判进化论的人。他曾任美国大法官华伦(Warren)的助手,专长是分析明辨律师在辩论时所用的词藻和逻辑。当他读到进化论的文献时,随及意识到里面充满着许多逻辑上有问题的雄辩与遁辞。在《审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一书中,他多次质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进化论』是真实的?确凿的证据何在?」他在书中做了这样的总结:「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迹象……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哪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环境如何变化。如果达尔文的理论成立,这些条件本应该引起物种的巨大变化。」

教科书上的进化论例证遭质疑──灰斑蛾与黑蛾

另一个与爪哇人相同,常常出现在生物课本里用来强力阐述进化论的例子即为「灰斑蛾与黑蛾」。教科书上通常会展示一组对比图:一只停留于灰色树苔上的灰斑蛾和一只停留在黑色树干上的黑蛾。并且解释这一种类的桦尺蛾主要生活在英美,只在夜间飞行活动,白天时则隐藏于树干上有苔藓的部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灰色的斑纹成了有利的保护色。但是当工业化生产带来的污染熏黑了树干,杀死了树干上的苔藓生物后,灰斑反而使这些蛾暴露无遗,成了飞鸟的美餐,于是黑蛾就因为其保护色的优势而进化成为主要群体。当空气净化法案通过后,灰色的树苔又生长起来了,灰斑蛾重新拥有了保护色的优势,于是又淘汰了黑蛾。就这样爱吃蛾的飞鸟也因为被蛾的保护色施了「障眼法」,理所当然地,飞鸟的捕食就成为这种自然选择的驱动力了。

这个发生在几十年时间里的蛾的颜色的变化成了进化论倡导者非常有力的「完美」的论据。多少代的生物学家们都普遍地接受和相信着这个例证的完美,然而如同前面章节所提到的皮尔当人一例,最近有科学家也发现这是一个类似的缺陷实验,因为这张对比图并不是真实生态图,图中的飞蛾不是活的,而是特意把死去的蛾黏在或钉在树上而拍摄出来的。麻州大学的萨节特博士(T. D. Sargent)认为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人为的环境条件,飞蛾并没有在它们自然选择的环境中,于是实验中的飞鸟很快就意识到它们被提供了一顿免费午餐。而且在真实环境中,这些蛾的栖息模式几乎不曾停留在树干上,而是更喜欢隐藏在高处树冠下的树杈上。

芝加哥大学的康内博士(J. A. Coyne)在一九九八年对《Melanism: Evolution in Action》一书作的评论中写到:「当我得知这张对比图中的飞蛾是刻意安排的,我的失望和悲哀就像六岁时发现每年准备圣诞礼物给我的是我父亲而不是圣诞老人。」

韦尔斯博士(Jonathan Wells)是西雅图的发现学院(Discovery Institute )的生物学和宗教学专家,他认为这个灰斑蛾和黑蛾的例证不应该再写入教科书。他说:进化论生物学家对于这些进化案例是言过其实了。教科书低估了这个例子的复杂程度,虽然无法判定著名的飞蛾对比图是刻意欺骗,但也是误导了读者。

确实,在英美,灰斑蛾被黑蛾所取代正好吻合了人们意识到工业和空气污染严重性的时候,而黑蛾被灰斑蛾所淘汰的时期又恰好同步于空气净化法案的通过。但是在其它一些地区,实际上灰斑蛾在树苔又重新生长起来之前就取代了黑蛾成为主要的种类。也就是说,灰色树苔的保护色作用很可能被夸大了。

因此当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会产生更多的疑问:

1. 飞鸟是否仅仅根据颜色来识别捕食飞蛾?

2. 生物学家对这些飞蛾的生活习性能否全盘掌握?

3. 空气净化法案的通过可能减少了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烟,但是,那是空气净化的唯一指标吗?

4. 空气、水源和环境的污染目前仍然是人们深深忧虑的大问题。水源的污染,或其它环境因素的破坏和飞蛾不同种类的兴衰没有关系吗?即使是从基因突变的角度来看,有众多的环境因素都可能带来各种各样的突变。

5. 如果飞鸟捕食是这个例子中进化的推动力,空气污染是主要的外在因素,那么在许多环境污染很严重的地区,为什么没有发现其它同样模式的例证?

进化论的三大经典证据现在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比较解剖学被认为是逻辑混乱;胚胎重演律被认为是观察错误;古生物学上的新发现也否定了进化时间表。现在,这个现代进化论最引以为荣的灰斑蛾和黑蛾的例子也是阴影重重。

也许将来人们最莫明其妙的是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假说是如何登堂入室的了。

一些有趣的问题

有一些自然生物现象明显的违背了提倡进化论者提到的「适者生存」、「用进废退」学说,大家看了这些例子,对于进化论,或许也能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

 章鱼的大眼睛

生活在深海中的两种动物,章鱼和乌贼,牠们每天待在漆黑的环境中,大部分跟牠们生活在同样环境的鱼类都是盲眼的。奇怪的是,章鱼和乌贼的眼部构造,竟然与人类的眼睛大致相同。依照「用进废退」假设,牠们实在用不着这双大眼睛。按照「适者生存」理论,牠们这双眼睛并不会增加生存竞争力,因此这个例子刚好说明了进化论的假设错误。

毫无竞争力的寄生虫

寄生在羊肝中的肝吸虫,母虫每次产卵约一千五百万个,卵会随着羊只的粪便排出。牠的繁衍方式很特殊,必须有一种蜗牛爬过,卵附着上蜗牛,经由蜗牛移生于植物上,再由羊只吃下植物,回到羊肝中繁殖。在此过程中,一千五百万个卵大约只有十多个卵能存活。这种繁殖过程,在物竞天择中应该不容易与其它物种竞争,但是肝吸虫几百万年来,都是用相同的方法繁殖。

慢吞吞的树獭

生活在澳洲树上的树獭,行动非常缓慢,排泄时必须爬到地上来,虽然它在土地上的排泄有助于增加树木的养份,但是由于它行动缓慢,地面上的捕食者很容易伺机将其捕捉。有很多动植物的繁殖、生存过程,都有类似这样不合理的情况,按照物竞天择的说法,应该很容易被淘汰。但是这些动植物早已生存很久了,而且许多动植物的生理结构在百万年间都没有重大改变。

始祖马的疑问

人们常常引用马的进化作为循序渐进的例子。据说在始新纪的岩层中发现了一种叫做始祖马的小种四蹄兽化石,于是,有科学家宣称它是现代马的祖先,认为它的特征与现代马相符,表示了一种渐进的进化形式。然而,目前发现的考古证据并不完全支持这个观点,由于以下原因,我们还不能肯定始祖马就是现在马的祖先。

1. 有科学家解释说,始祖马的体形比现在马小,可见它是逐渐由小到大,进化到现在马的体形。这种说法显然不合理,因为今天存在的马种仍有大小之分,比如迷你马比一般的马小很多。

2. 始祖马和现代马都同样有十八对肋骨,而人们认为是中间形态的一种马(学名Orohippus)有十五对肋骨,同时另一种中间形态马(学名Pliohippus)却有十九对肋骨。

3. 始祖马的骨骼结构与现代的蹄兔相当类似,这一点人们并没有完全认识到。一些科学家相信,始祖马与马毫无联系,它可能是蹄兔的变种。

四、结语

总之,化石证据并不能说明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理论;相反的,许多高等动物的化石往往突然间出现在某个岩层里。

生命的起源究竟是怎么回事,目前还不能给个百分百的定论,仍需科学家继续探索研究。

史上最大骗局:达尔文进化论 世界之谜

史上最大骗局:达尔文进化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 里根的反进化论立场 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罗纳德‧里根就曾经公开反对进化论。1980年8月,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里根,就在达拉斯的一个竞选活动中表示:“进化是一个理论,只是一个科...
印度神庙现骑自行车男孩浮雕 产于2000年前? 世界之谜

印度神庙现骑自行车男孩浮雕 产于2000年前?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还是个宗教国家,拥有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婆罗门教等数十种,所以在印度建造的各种神庙就特别多。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印度的一座神庙,考古专家在里面竟然发现了2...
毒夫人真实十大未解之谜 世界之谜

毒夫人真实十大未解之谜

①毒夫人 1994年,加利福尼亚一位名叫格罗里亚拉米雷斯的妇女因晚期宫颈癌被送进医院,急诊室对他进行检查时,医护人员却遇到了棘手的事,他们只要用手碰到格罗里亚的血,立马会感到不适,甚至晕厥。格罗里亚死...
周氏猜测:数学未解之谜 世界之谜

周氏猜测:数学未解之谜

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经过长期而艰辛的探究,并根据已知的梅森素数及其排列,巧妙地运用联系观察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在1992年正式提出了重要的数学猜想——周氏猜测。目前周氏猜测已成为著名的数学谜题,它有待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