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灭绝灾难

2021年11月21日08:50:49科学探索62阅读模式

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灭绝灾难

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灾难,而已知灭绝级的灾难共有五次,每一次都是世界末日,我们熟知的恐龙灭绝灾难是史前第五次世界末日。

第一次灭绝灾难:在奥陶纪时期,地球上浅海广布,气候十分适宜生物生长。然而,到了大约4.46亿年至4.44亿年前(即奥陶纪末期)的200万年间,地球上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史称“奥陶纪灭绝事件”。

这次生物灭绝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最可信的是银河系里距离地球六千多光年的一颗垂死恒星内爆,之后成为超新星,发生了伽马射线爆发,这是非常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很不幸它与地球的距离虽然遥远,但是这个距离无法避免它对气球大气的重创,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非常低,大气成分变得不稳定,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的地表更像现在的金星,虽然那时候陆地没有生物,但是海洋中生机勃勃,从最先的表层浮游生物到顶级的掠食者,一系列连锁的灭绝反应开始了。另外,地球正经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全球温度下降,冰川锁住了水,导致海平面下降。这些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沿海生物圈被严重破坏,最终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在这次灭绝事件中,全球约85%的物种灭亡。

第二次灭绝灾难:地球处于泥盆纪时,许多地块升起并露出海面成为陆地,古地理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泥盆纪至石炭纪过渡时期也发生了一次生物大灭绝,首先在当今的西伯利亚地区海底喷发的超级地涵柱是此次灭绝的导火索,这是比较可信的原因。这引发了数次大大小小的火山喷发,全球气候剧变,海洋遭受严重污染等。生命被逼上绝路,连最强大的邓氏鱼也毫无招架之力,它们的末日就此到来。

这次事件持续了1500万年左右。期间有多次生物灭绝高峰期,海洋生物大量灭绝,而陆地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小。从规模上看,当时全球82%的海洋物种灭绝,浅海的珊瑚几乎全部灭绝,深萨达姆瑚也部分灭绝。

第三次灭绝灾难:在二叠纪至三叠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迄今已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全球总共约96%海洋生物的种与约70%陆地生物的种灭绝了。

这次灭绝事件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当时地球的陆地是一块超级大陆,在今天西伯利亚所在地,爆发了巨大规模的火山以及长期持久的喷发,并且大陆之间没有海洋间隔,火灾迅速蔓延整个大陆,然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之后地球发生了一些列的连锁反应,致地球生命到了全部灭绝的边缘。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次大规模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只经历了短短6万年的时间,这对于整个地球史而言,仅仅是“眨眼之间”。

在那个时代,火山频繁爆发,沉积下来的火山灰在掩盖了一切的同时,又为我们准确地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中国浙江省长兴县煤山的一段地层剖面,清晰地反映了当时动物灭绝的过程:在地层剖面中,越往地层的上方,四射珊瑚、三叶虫等生物就越稀少,随着时间的推移绝迹了。科学家们采用碳同位素分析等方法确定这些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发现煤山剖面标志生物大灭绝开始的25层火山灰为2.51941亿年前,终结于2.51880亿年前,这意味着大灭绝发生在大约6万年这一时间段内,是一次突发性的灭绝事件。

同时,经过计算,在当时的生物大灭绝初期,地球的温度是25℃,但至生物大灭绝结束时,地球温度升至33℃,短短几万年的时间内地球温度升高了8℃。这足以说明当时的地球经历了一段全球范围的高温期,温度升高,气候干旱,森林野火不断直至燃烧殆尽,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海洋生物也因缺氧而大批死亡。究其罪魁祸首,就是当时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导致地表大量温室气体释放和快速的温室效应。

第四次灭绝灾难:在三叠纪至侏㑩纪过渡时期,地球上发生了第4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地球刚从上一次超级灭绝中艰难的苏醒过来却再次遭受严峻考验。

其原因至今未有定论。比较可信的观点认为,这一事件与当时大规模火山爆发所引发的气候变化有关。曾经将大陆凝聚起来的力量现在却要撕裂它。在三叠纪时期,火山爆发喷涌了大量岩浆和气体,改变了当时的气候条件,排放的二氧化碳还可能会酸化海洋,造成海洋及陆地生物的灭绝,此外还有小陨石的撞击也引发或者加重了此次灭绝的发生。

这次灭绝事件的影响遍及陆地与海洋,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其规模在5次大灭绝事件中排名最末。也正是这次灭绝事件,给恐龙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使得恐龙成为侏㑩纪的优势陆地动物。这次灭绝事件历时很短,不足1万年。

第五次灭绝灾难: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数以百计,每一个都代表着当年的一次创伤。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撞击事件,造成了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生存了1亿年之上的恐龙,实力强大,种族强盛,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可以挑战。然而末日来临,霸主恐龙也不幸全军覆没,那就是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

20世纪70年代末,一位名叫格伦•彭菲尔德的地质学家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地区从事石油勘探工作时,惊奇地发现在尤卡坦半岛外海的海床之下,有个直径达70千米的弧状地形。之后,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尤卡坦半岛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弧状地形,二者居然可以合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合成后的直径达180千米宽。但是,由于他是从事石油勘探工作的,这个发现没引起他的重视,这些与石油无关的发现也就没有被公开。

后来,不断有科学家们在此有新的发现,比如冲击石英、重力异常、玻璃陨石等足以证明这个圆形构造是陨石撞击形成的,而且推测这个撞击体的直径至少有10千米,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014TNT当量,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爆炸事件中属规模最大的一次。再后来,有人研究发现这个陨石撞击坑的形成年代大约是6500万年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确信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是造成白垩纪至第三纪恐龙大灭绝的原因。

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会引发大规模海啸、地震与火山爆发,撞击产生的碎片和灰尘会造成全球性的风暴,长时期遮蔽阳光,妨碍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生态系统的瓦解。

一系列的灾难最终导致了陆地上恐龙以及其他大部分的物种灭绝,海洋中只有少数几种鱼类生存,鲨鱼作为体型比较大的生物也生存了下来,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前几次大灭绝中都生存了下来,令人惊讶。

恐龙的灭绝让当今的人类忍不住思考一个不愿意接受的问题:如果导致恐龙灭绝的类似行星发生在我们头上,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科学探索

熬夜不睡觉 身体会有怎样变化

18小时、24小时、36小时,72小时不睡觉,身体会有怎样变化?英国《每日邮报》详细报道了熬夜后大脑和身体内部产生的变化,正是这个「连锁反应」过程,导致了身体在第二天的一系列“混乱”。 18小时不睡:...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科学探索

为什么说亚马逊雨林为地球的肺

亚马逊热带雨林( Amazon Rain Forest ,又译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盆地,占地70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占森林60%面积)、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
2024年大事件预测(科学界) 科学探索

2024年大事件预测(科学界)

2024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据媒体报道,《自然》杂志近日预测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八大科学事件,从发布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到量产抗病蚊子,这些重大事件将塑造科学研究的未来。 1,GPT-5有望亮相 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