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又见到你了。今天,探索网边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人春节的文章。希望你喜欢。
“孩子,孩子,不要吃醋,腊八之后是年;腊八粥,喝了几天,李李啦啦二十三……”这首歌谣在民间传唱了差不多很多年,进入银装素裹的腊月,清脆的鞭炮声就像一年的脚步,踩在飘动的雪花上。2000年,他就像一个回家的流浪者一样,带着炽热的热情,丰厚的节日礼物,带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匆匆来到了家门口。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是不是要盼着过年吃饺子放鞭炮过年?也许你觉得古代过年的味道应该比现在更浓,因为他们在古代,肯定比现在过年有意思。
但如果我告诉你,清朝的时候,鲁西南人,作为礼仪之邦,过年不吃饺子,不放鞭炮,你会有什么感受?
第一,清朝的春节不叫春节
清朝以前,我们过的春节是按照中国古代农历,也就是传统的夏历来计算的,没有引入西方的公历。因此,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在古代被称为元旦。只是现在,我们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叫做元旦,但是它的意义没有变,它的内涵却变了。不是古人认为的元旦。
那么在清朝,元旦是春节的时候,古人是怎么过节的呢?
鲁西南清代县志上说:“元旦吃枣糕,踩麻秸。”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过年的时候吃枣糕。但是没有提到吃饺子,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有吃饺子的门槛。不然为什么编剧不写吃饺子?
二、元旦不吃饺子吃枣糕
枣糕是什么?但不是我们在蛋糕店看到的面包之类的东西,也不是碎枣泥,而是水煮红枣小米。
有人说,那不是枣饭吗?是枣饭,但不是枣饭,因为这个枣饭太稠了。煮熟后不能马上吃,要凉一夜。早上凝固后,用刀切开,变成一块块“枣糕”。因为制作时间在冬天,这个枣糕不能凉着吃,要放在蒸笼里蒸熟,等热了再吃。
这是吃枣糕。
第三,不要放鞭炮,踩麻杆
县志上没有放鞭炮的记载,只有踩麻杆。
什么是麻秆?就是芝麻秸秆。
这种芝麻秸秆经过收割晒干后变成空心的,院子里铺了一堆芝麻秸秆。新年早起的大人小孩用脚踩上去,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民间歇后语有“芝麻开花越来越高”的说法。人踩芝麻梗,也是靠越来越高的彩色头像。此外,声音类似于鞭炮。人们不吃饺子,不放鞭炮,不踩麻杆。这是当时中国新年的两种形式。
现在我们可以猜到为什么古人在几百年前才不吃饺子了。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当时人太穷了。据了解,当时小麦的产量只有60-70公斤/亩左右,而玉米还没有大面积种植。平时只能种产量较高的高粱。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都是靠高粱形成的青绡打鬼子。
此外,肉类食品短缺。猪要两年才能放生。普通人想吃白面肉和饺子,简直是“呵呵”。即使是当时县里的下层官员也不能吃饺子里的白面肉,只能根据当时大多数人的习惯做详细的记录。
放鞭炮是一种奢侈。且不说制作火药的繁琐过程,就连当时包装鞭炮的纸源都很难。当时没有工业,有少量纸张。而且古人有“敬惜字纸”的传统,去那里找那么多纸。所以,没有鞭炮。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知道今天我们的人民有多幸福和伟大。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