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任何大规模的屠杀都不是逃跑行为,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报复。它的主要目的是摧毁侵略者抵抗的意志。
对于在中国大肆屠城的侵略者来说,这甚至不是复仇,而是历史的“成功经验”。
比如日本侵略者在研究中国历史后,进行了有预谋的屠杀。
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一些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认为,他们可以用屠杀的威胁来征服汉族,习以为常,成为温顺的奴隶。
在这方面,他们很容易找到——的基础
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国,疯狂屠杀南方汉族。他们曾经在抵抗猛蜀方面创造了“空城”记录,在成都大屠杀中杀死了140万汉人。(注:此记录来源于元代史书注《成都录》“城中骷髅140万,不含城外骷髅”。)
蒙古铁骑就这样通过杀城征服了汉族,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蒙元帝国。
明末,建州女真人采用了这种做法。十日扬州,三屠嘉定,三屠苏州,三屠南昌,三屠赣州,三屠江阴,四屠昆山,四屠嘉兴,四屠海宁,四屠济南,四屠金华,四屠厦门,四屠潮州,四屠沅江,四屠舟山,四屠湘潭,四屠南雄,四屠泾县,四屠大同.他们通过屠杀征服了汉族,强迫汉族人剃光头。之后被征服的汉人逐渐习惯了女真人强加的辫子,甚至到了清末革命党想剪辫子的时候,也有汉人因为辫子被剪而自杀疯掉的。
因此,这条道路的继承者将是南京大屠杀。目的是通过杀戮和威胁来征服汉族,成为中国的新主人,就像过去的游牧民族一样。
当“屠杀”等同于“征服”时,那么屠杀就变成了“战功”。当中国人被征服的时候,不仅我们是日本的英雄,被征服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后代也会像征服他们的游牧领袖一样把我们当成“英雄”。——持有这样的征服观,在南京的日军开始杀戮。
在这次大屠杀中,日本下级军官的表现特别“突出”,因为他们“急于立功”。其中,两名初级军官的表现举世瞩目。这两位是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日本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中国南京,大屠杀中,他们做出了“魔兽级”的表现:一个杀105,一个杀106,他们的“丰功伟绩”出现在东京主流报纸《日日新闻》上。
在解释杀人动机时,向井敏明坦言:“赞美武功,博得女界艳羡,期望得到一对好夫妻。”杀中国人“建战功”能讨国内女人欢心,娶个贤妻回家。
后来,当他被南京,军事法庭处决时,这只魔兽跪在地上,用他最后的话写道:“我视死如归,把日本男人英俊的身躯变成中国的土壤。”。看似,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有“远大抱负”的“英雄”。
在现有的南京大屠杀史料中,有许多日本士兵的战时日记。虽然这些战时日记偶尔会有个人的同情,但从军人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并不后悔这场屠杀,甚至有充分的理由,就像著名的《东史郎日记》:
“中国人反抗了,那我们就得战斗,仅此而已。没有人感到自责,包括我自己。”
因为有充分的理由和“历史经验”,他们对杀害中国人毫无愧疚。用他们的话来说,杀一个中国人就像剁一条鱼杀一只猪。
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岩川达夫在《有血有肉的大兵》中写道:
"杀死敌军无异于为杉川切一条鲤鱼."
《东史郎日记》有这样一段话:
“现在,只要是遗民,士兵们都毫不犹豫地杀了。用刺刀杀人比杀一只鸡容易。在他们看来,遗民的尸体还不够一只死猪。”
最让屠夫骄傲的是屠夫的表现,他们大多选择不反抗而是跪着死。
在大屠杀的日记里,有太多“引颈屠杀”的记载。几千名中国俘虏被几个只有几根长绳子的好斗士兵老老实实带到河边;被活埋的人遵从刽子手的意志,然后为自己掘墓。——这是一个让屠夫感到“轻松”的对手!
不用说,在大屠杀中,那些奉命挖坑活埋的中国男人,还有跪着等死的人,早就没了血性。自古以来,中国的一些汉学家就一直说中国文化包容性极强,提倡中庸之道,不提倡“和为贵”。但是,“和谐文化”一定是以失血为代价的吗?中国道家高度重视女性功夫,歌颂舌头不死,但是舌头没有牙齿能干什么?当“和合文化”异化为“女性化”,汉人的灵魂失去了“铁”和“血”的时候,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土豆”和一只“羔羊”,无论数量多少,都没有抵抗力。这样的民族怎么能让丧偶的强盗“放下屠刀成佛”?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