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悲剧,留给后人最痛苦的一幕是——崇祯嫔妃宫女在大明宫的命运。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崇祯的妃子。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上午,李自成向北京发起进攻。明朝守城的士兵干脆趴在城上,军官拿着鞭子都起不来了。急得发飙的崇祯皇帝,把皇宫衣柜里的二十万两银子全部拿出来,想“激励”宦官为国血战。没想到太监把银子劈开,眨眼间就跑了。还有太监在宫门碑文里写着“此处无人,彼处无处”,走的时候也是对崇祯的厌恶。
如此恶心的情况,也叫崇祯皇帝的心不在焉。他手里拿着三眼器,在齐华门和安定门里乱窜,却出不来。看到逃跑,想想之前一次次被自己“玩坏”的生存几率。绝望的崇祯干脆没有逃走,回宫叫妻儿,全家整整齐齐地吃了一顿最后的晚餐。晚饭后,他安排将三位王子送走。临行前,他还语重心长地说:“看见老人就叫他老人,看见年轻人就叫他叔叔叔叔。万一你救了你的命,为你的父母报仇,别忘了今天的课。”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三皇子并没有逃走,而是落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手中。李自成战败后,三人按清朝官方说法“失踪”。清朝时期,“疑似崇祯亲王”层出不穷,但清当局均予以否认。相反,他们都以“假王子”的罪名处决了他。
就在这次分家之前,崇祯也是弯下了心,狠狠的给了妻女一手:为了防止两个女儿和皇后落入农民军手中,崇祯喝完之后,咬着牙持剑说道:“事情到此为止,你可以死了!”“领悟”他的意思后,他娶了周皇后,哭着回坤宁宫自杀。然后崇祯用自己的双手挥剑,杀死了幼女昭仁公主,而长女昌平公主(武侠小说中“独臂神女”的原型)身受重伤,昏迷不醒。醒来后,她嫁给了已经订婚很久的周闲,最后死于清朝顺治年间。
还有崇祯最宠爱的妃子袁贵妃,自杀时绳子断了。崇祯跑到袁贵妃跟前,戳了一下袁贵妃的三把剑。身受重伤的袁贵妃最终保住了性命,晚年得到了“清朝的扶持”。根据《明史》 《明季北略》等史书记载,除了这些被冠以名字的嫔妃之外,还有一些名字无法考证的嫔妃,在那个绝望的夜晚,被崇祯一剑杀死。
比起这血腥的一幕,更尴尬的是当时宫里的宫女们。看到鲜血流入皇宫,宫女们纷纷逃离皇宫。但是当他们离开宫殿时,他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连忙向城里的居民问路。但在这场风波中,最悲哀的地方就在这里:就算你能问路,这些逃出深宫的小姐们真的能找到归宿吗?在“入宫门深似海”的时代,“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
如果要问“家”离明朝的宫女有多远,那就得说说明朝的宫女制度了。
明朝的宫女通常来自民间“选拔”。有的是皇帝的诏书,有的是从民间买来的宫女官。绝大多数宫女都是穷人,很多人背后都有辛酸的泪水。尤其是,一旦你被“选中”成为伴娘,就意味着离开家乡,远离家乡。
每次“选丫鬟”,往往就成了民间的灾难。《贤博编》记载,明朝中后期,“谣言”突然在江南传开,说皇帝要选宫女,这个谣言一传开就炸了锅。江南各地的人都娶过女的,12岁的姑娘结婚也快。很多地方“婚姻已尽”,连女人的轿子都被抢走了。每次官方出来“辟谣”,辟谣越来越凶,要两三个月才能停。
当然,与前朝相比,明朝在“见亲”方面更有人情味。根据《宫廷睹记》的数据,明朝宫女要见亲戚,可以去“宫门第一谈”。也就是说在宫门匆匆见面。但是在当时的交通门槛下,很难见到亲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时候回家。
明太祖朱元璋也颁布了一条规定,宫女入宫五六年后可以放回家。但是后世的明朝皇帝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个规定。《明故宫》
放宫女”,往往赶在新皇帝登基时。有时赶上闹天灾,皇帝也会顺水推舟,做点“放宫女”的好事。明英宗、明宪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在位时,都做过“放宫女”的“好事”。每次放出的宫女,都有500到1000人之多。可见深宫之中,多少女子在苦哈哈盼着这事儿。
而且很多时候,有些宫女等的时间太长,好不容易盼到“放宫女”了,出宫时已经白发苍苍。她们记忆里那个还提时代的家,也早已不知道在哪,苦苦盼望的亲人找不到影。好不容易熬出宫,却不知道该去哪。她们往往会在“西山保明寺落发”,在青灯古佛下打发残生。清代学者周广业就叹息说:“明朝以前,那些宫女入了宫,大多一辈子都别想出去,晚年就去守陵,基本生不如死。明朝还知道放宫女,给宫女安排归宿,真比前朝强太多。”
但就算“强太多”,宫女们的归宿,细品还是太多辛酸。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沈一贯,就曾写诗咏叹宫女的生活:“多情宫伴休垂涕,未死深闺欲出难”。字字句句,满满是泪。看似不起眼的宫女生活,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封建专制的罪恶,某些盼望着“穿越到古代当宫女”“玩宫斗”的“历史票友”,可以细品一下。
而放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深夜里,那些慌忙出逃的宫女们,也留下了无比壮烈的一幕:以《启祯野乘一集》等典籍记载,面对北京城破的乱象,有个魏姓宫女悲愤大呼说“我辈定遭其辱”。说罢跳入御河而死。以《崇祯遗录》记载,当晚跳河殉难的宫女,多达二百多人。还有一些落入农民军手中的宫女,被李自成“赐”给了各个头目。
但总的看来,比起崇祯上吊后,如魏藻德陈演之流调转屁股卖身投靠的“阁老”“大人”们,以及周奎等饱食终日,吃着大明朝饭砸大明朝锅的“皇亲”“侯爷”们,明亡时的宫女们,真是强太多。幸亏有她们,才叫这凄然亡国后丑态百出的大明朝,多少还保留了些刚烈之气。
换句话说,连刚烈之气都要靠宫女撑场,烂到家的大明,如何不亡。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