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永元三年(91年)二月,汉朝名将耿逵率领精兵出居延塞(今甘肃额济纳旗),进行了五千多里的长途进攻。最后在金微山(今新疆阿尔泰山)俘获北匈奴单于主力。经过激战,北匈奴主力几乎全军覆没,北匈奴单于仓皇出逃,带着数千人在普拉海(今新疆巴)汉匈战争史上,汉军与要塞距离最长的战争也是昔日“草原天骄”匈奴命运的分水岭。
这场战争结束后,被描述为《后汉书》:除了北方八大匈奴部落投降,其余随北方匈奴逃亡的北方匈奴残余从此“默默无闻”。之后中国史书上的“匈奴”,就剩下了加入汉朝的“南匈奴”。他们最早在东汉时期迁到长城,成为汉朝的北方屏障。然后他们一度介入汉末战争,入侵北方很多地方,最后被东汉“宰相”曹操降服。曹操随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各部由朝廷派出的官员监管,被纳入“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
从这段历史来看,南匈奴加快了与北方民族融合的进程。比如南匈奴,魏晋时期“屠各部”改为“刘姓”。鲜卑系的宇文鲜卑先祖在北匈奴战败后滞留在漠北的匈奴部落。向内迁徙的匈奴部落,大部分在魏晋时期也解体了,很多匈奴人结束了游牧生活,转而采用农耕方式,成为魏晋之下的“族民共治”。而匈奴上层贵族则变成了贵族官僚。比如当时匈奴的“刘”、“兰”、“乔”等姓氏都是高度地方化的。
从西晋制造的“永嘉之乱”开始,金微山之战以来蛰伏了200多年的匈奴诸部借此机会迎来了“亮点时刻”。前匈奴“屠各部”后裔刘渊建立的“刘汉政权”,亲自在洛阳打下长安,灭西晋。在随后的“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匈奴聚曲氏建立北凉,铁夫氏建立大夏。震惊北魏的六镇起义,也是由“匈奴单于后裔”六个朝鲜人发起的.
南北朝分裂时代末期,灭北齐统一北方,以文治武功建立隋唐家业的北周皇室,也是匈奴后裔的“宇文鲜卑”家族。可以说,在延续数百年的魏晋南北朝乱世,“匈奴后裔”始终扮演着重量级的角色。在混乱结束之后,在几百年的和平与战争以及文化融合之后。隋唐时期,这些曾经的“匈奴贵族家庭”已经融入了中国的各个民族。用学者赵炳坤的话来说,“南北朝以后,匈奴这个名字就不在史书上了”。
除了战场与政治的恩怨之外,在中国古代活跃了八百多年的匈奴,也给文化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农业中的“骡马”“驴”的培育繁殖技术就是匈奴首创的,从此造福了中国历代王朝。匈奴的化妆品“胭脂”和乐器“胡佳”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化时尚。那些轰轰烈烈的战斗岁月也为中国古代野史文化“奉献”了许多精彩的素材。比起这些大的影响,金微山战争后逃亡很远的北匈奴真的蒸发了?
直到公元1887年,派往俄国的晚清侍郎洪俊才从地方典籍中发现了大新闻:被东汉打走的“北匈奴”并没有“蒸发”,反而“闹大了”,——在欧洲典籍中,一个来自东方的“匈牙利人”千里迢迢,从公元四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驰骋,先后击败了西哥特、东哥等强敌。他们的领袖阿提拉甚至被称为“上帝之鞭”。
在中国落后挨打的年代,这样的大事自然引起了洪俊的注意,经过仔细的翻译分析。洪军认定挑起欧洲大陆的匈牙利人是《后汉书》年“蒸发”的北匈奴后裔。后来,洪俊在他的《元史译文证补》一书中详细地写下了自己的观点,很快得到了中国现代学者的认可。民国历史学家丁谦结合中外史料,详细描述了“匈奴西迁路线”——,该路线在汉朝时首先迁到康居,然后远征里海,进入匈牙利草原。
随着这些观点的传播,直到今天,对北匈奴的“下落”形成了两种有趣的理解。第一,“在欧洲暴乱80年”的“匈牙利人”是中国史书上的匈奴人。第二,现在的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代。然后这两个人认出来了
识,又是否正确呢?
先说第一个,“匈人”到底是不是“匈奴人”?必须说,可能性极大。
其实,“匈人”是“匈奴人”的说法,并非中国近代学者们首创。比洪均早一百多年的十八世纪法国学者揆尼根,就坚称“匈人”是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同时代的英国历史学家吉朋,也坚持这种观点。但英国学者汤普生等人则认为,“匈人”的来源是“不可知的”。这类对立的观点,在西方学界也从当年吵到了今天。
而如果对照“第一手”资料,我们今天更不难看到“匈人”与“匈奴人”的渊源:在欧洲人的史料里,匈人远用箭射,近用刀砍,骑兵忽聚忽散,作战方式与“匈奴”高度相似。以民国历史学者何震亚考证,“匈人”的身材和相貌,也与匈奴人十分相似。
甚至,今天中国北方许多民族的许多民歌与服饰,和匈牙利草原上的文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关键证据都至少能证明,如果一定要给“匈人”找“源头”,那么中国古代典籍里的“匈奴”,就是可能性最大的一处。
那是不是可以说,今天的匈牙利人是匈奴的后裔呢?这事儿却必须说:可能性不大。
以相关史料记载,在公元453年匈人首领“上帝之鞭”阿提拉去世后,匈人就随后瓦解,分散居住在包括匈牙利草原在内的多瑙河中游地区。而今天的匈牙利主体民族马扎尔人,是在公元九世纪才进入这一地区,而后完成了对这一地区的征服。考古的结果更证实,古代匈牙利人的墓葬,与乌拉尔地区的古代墓葬高度一致。因此,虽然匈牙利文化与东方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匈牙利官方依然认定:匈牙利民族来自乌拉尔山麓。
那“匈人”呢?最接近事实的可能是:阿提拉去世后分崩离析的匈人,从此散居在多瑙河流域,逐渐融入到当地的主体民族之中。而一些至今依然遗留在当地的文化习俗,也让我们依然能看到他们千年多前的身影。“匈奴人去哪儿了”的话题,也许还有待更多考古发现的证实,但他们也如一面镜子,见证着古代东西方民族的变迁史。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