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星堆文化独特 远离中原文化

2021年3月30日22:21:32历史解密67阅读模式

为什么三星堆文化独特,远离中原文化

三星堆又有新气象了!2021年3月,考古学家在三星堆遗址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金绵菊碎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文物500余件。打开盲箱,去热搜,三星堆一夜爆红。在全社会呼唤考古的同时,三星堆的不同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呼唤思维。

上图_阎道成(左)与发现三星堆玉器的严

三星堆的过去和现在

1929年春,四川广汉南兴镇月亮湾的农民闫意外地挖出了400多件玉器,三星堆遗址的面貌令人叹为观止。“惊”的是整个遗址占地12平方公里,有3000到5000年的历史。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有“长江文明之源”的美誉。

“辉煌”的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不断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有最早也是最高的青铜神树,最早的金杖,最大也是最完整的一尊伟大的直立人铜像,还有最大的纵向铜像。2021年3月21日,考古学家在3号祭祀坑发现了120多件象牙,并在4号祭祀坑完整提取了一件长约1.2米、重100多公斤的象牙。

自1933年发掘以来,三星堆出土了青铜器、玉器、陶器、象牙和贝壳等文物。这些文物分为四类:礼器、饰品、实用器具和武器。经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破译了三星堆,形成了不同于中原文化的三星堆文化。

以上_三星堆刚出土的文物

地域有限

三星堆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青铜神树,高395厘米。树干分为三层九枝。树枝上装饰着水果和青铜鸟,树干准备出发。如此夸张的风格显然与中原青铜器格格不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成都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成都平原东临龙泉山,西接邛崃山,南接九顶山,北接熊坡山。平原上有两大水系:岷江和沱江。日本学者西江高庆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政治共同体是由成都平原的小区域单位在抗击洪水危险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星堆遗址所在的什邡和广汉地区,位于沱江及其支流雅兹河的扇形冲积平原上。由于水系的限制,广汉三星堆文化与成都十二桥文化的距离只有40公里,两地文化发展略有差异。西江高庆直言:“三星堆文化与长江中游的商式‘地方式’青铜器有关,而十二桥文化与关中的西周式青铜器有关。这两种判断是不同的。”由此判断,三星堆文化崩溃后,十二桥文化取而代之。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三星堆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_“三星堆”遗址发掘老照片

外部联系

唐代诗人李白曾感叹,上苍难,因为吟咏难。其实三星堆文化的外部联系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封闭。云南盛产铜、锡、铅等矿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已确定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器中的铅,并发现其来源于云南。推测三星堆铸造青铜器所需的铜、锡等原材料也来自云南。

俗话说“想发财,先修路。”连接三星堆和云南的是“蜀山道”。这条路从蜀国到云南,经过印度,到达巴基斯坦,是连接中国西南和南亚的主要交通路线。三星堆遗址出土了大量扇贝。这种贝壳只在印度洋的深海中发现。在公元前4世纪,在一个

东晋历史学家常渠在《华阳国志》年记载:“彭祖生于蜀,是殷太师。”而且殷墟甲骨上有“伐羌蜀”、“挞伐蜀”、“伐蜀”的铭文。著名学者郭沫若指出,蜀是“西北殷之敌”。学者段誉也持相同观点:“与蜀同字者有羌、黎等国,羌为西羌,古今同字。”

各种证据反映,三星堆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原和南亚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频繁的对外接触,促使三星堆成为文化界的一股清流。

_以上“三星堆”青铜面具

开放包容

如果三星堆是一个程序,它有一系列的bug。三星堆出土青铜面具。无独有偶,古埃及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也有使用面具的传统。三星堆青铜人戴黄金面具的头像类似古埃及的图坦卡蒙金面巨。2001年,中国和埃及联合发行了《古代金面罩头像》特别邮票。要知道三星堆到古埃及的时间跨度相当于现在和秦始皇的差距。

三星堆,有cp感,有金杖。这根金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类似的物体是古埃及和巴比伦的神权和王权的象征。巴黎卢浮宫的《汉谟拉比法典》巴比伦石柱上藏着一根王权权杖。相反,中原王朝推崇的中国龙图腾和青铜鼎,三星堆却从来没有发现过。

_以上“三星堆”青铜直立人

此外,三星堆青铜大礼人圆帽袍与先秦时期中原传统服饰不同,但与中亚、西亚僧人服饰颇为相似。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人的青铜铸造技艺与南亚文明的铜焊方法有相通之处,但中原直到春秋时期才熟练运用这一技术。

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以张、毕为代表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玉为六器,天地尊,天尊苍璧,地尊黄琼,东尊清贵,南尊张驰,西尊白圭,北尊黄轩。”说明三星堆也受到中原玉文化的影响。三星堆文化对外来文化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修补和完善程序,酝酿出独特的画风。

_以上“三星堆”出土的太阳鸟玉

自主创新

文化的力量在于创新。《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是古蜀国最早的统治者,被蜀人奉为始祖神。三星堆文化对此有着更为直观的表达。青铜纵目面具宽138厘米,高645厘米。面具上双眼柱状外凸达16厘米,呈现出突眼、宽耳、阔嘴的特征。对传统文化审美疲劳的人们,看到这个面具必然眼前一亮。

青铜纵目面具的发现,在考古史上尚属首次。突眼代表着“千里眼”,宽耳表示了“顺风耳”,阔嘴宣示渴望交流。三星堆人试图强化视听功能,传达出沟通的心声。此外,大纵目人面具玉雕、纵目人顶鸟身人首玉像等,无不惊世骇俗,叹为观止。三星堆文物的极致表现,不只是表情包,更是文化创新的一种手段。

上图_ 发掘三星堆遗址

随着三星堆文化的现身,改变了中华文明起源一元主导的现状。多元一体的格局,已是学术界的共识。三星堆种下了创新和传承的种子,在千年后收获了迷之留恋。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黄剑华 《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

【2】赖 悦 《国外学者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

【3】文 静 《三星堆文化和中原文化关系探微》

【4】吴 爽 宁智伟 郭小红 《试论古蜀文化的开放性——以三星堆文化为例》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究竟为何物? 科学探索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究竟为何物?

三星堆遗址古文化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其区别于其他任何考古学文化的特殊器型,发掘者将这一考古学文化命名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基于1933年至1980年、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
日本奇葩变态文化有哪些? 震惊趣事

日本奇葩变态文化有哪些?

要不说这日本为啥变态,我写的时候都脸红,结果这在日本成为了口口传颂的神话,日本人说起这个来眉色飞舞深感自豪,觉得这有啥,这不正常吗? 结果最后伊奘诺尊成了日本神话中的父神,既是日本诸神的父亲,也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