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2021年3月26日23:54:11历史解密67阅读模式

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文章来自新浪。我们热爱历史博客。在许多电视剧和《古典名著》中的“买买”桥段中,“用碎银”是常见的景象。

比如《三言二拍》,主人公带来的钱往往是“几块钱”。后来那个“独占金钱”的卖油人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才进了妓院的“入门费”,最后凑了一百零六块钱。《儒林外史》的王一安被两个读书人抓住打了,还“查出三两七块钱”跑了。可见,别看这“碎银”,但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即使是《西游记》诚心取经的唐僧师徒,也无法避免“用碎银”的习俗。猪八戒似乎是三个徒弟中心眼最多的,一路上算了数千梭,从高老庄走到狮驼岭。他最后存了一块“四钱六分”的碎银,藏在“左耳”里。他也是孙悟空三言两语交出来的。真是“二师兄”委屈坏了。由此可见,在古代人眼里,这种“碎银”还是万能的。

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要用“碎银”?主要是方便交易。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货币中,白银是非常“年轻”的。明朝以前,中国的白银非常稀缺。宋朝年最高白银收入只有80.2万,无法流通。

所以唐宋元时期的白银基本上不是用来钱的,也就是宋朝把“旧币”给“辽老弟”、“夏叔”、“金叔”的时候用的。而且有时候,即使你给人家“银子”,也经常给人家“银器”。例如,宋高宗的母亲魏如昀去世后,宋高宗根据魏如昀的意愿,给那边的魏如昀“真正的亲戚”送去了“22000件银器”。参考南宋的“白银收入”,就可以知道这怎么属于败家子的行为。

明朝中叶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大量白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涌入中国,中国的“白银流通”变得火热。仅明朝最后一百年,仅日本就有7500吨白银流入中国。同期美国银矿生产的白银至少有一半流向了中国。从明朝中叶到康雍的清朝,几乎所有访问中国东南沿海的外国船只都装载着白银,上岸拼命扫货。自明朝隆庆时期以来,这种“足量”的白银也以“钱与钱相结合”的官方方式被“推广”为法定货币。

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但是白银虽然合法,但是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麻烦。在中国古代,官方的银元往往是“银锭”,在民间俗称“银锭”。风格往往只有“十两”、“十两”、“十两”。在上面看起来不错,但是“花掉”就麻烦了。所以需要切成一片片的银。因此,明清时期,人们每天出门不仅带着银子,还带着剪刀和羽毛球。剪刀是用来“剪”银的,而羽毛球是用来称重的。“碎银”的碎片就是这样从日常交易中来的。

而当时的“碎银”不仅用于交易,还用于支付工资。特别是随着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城市产业工人数量增多。比如“瓷都”景德镇,明代的产业工人就有几万,清朝乾隆时期更是几万。他们都是按“按天算银”来算工资的。浙江嘉兴油坊工人日工资两毛钱,基本都是用“碎银”支付的。可以说,一块块看似“口袋大小”的银子串在一起,就是当时的正常生活。

在纳税方面,“碎银”成了生动的见证。自从明朝万历年间“一鞭法”改革以来,中国人基本上是用银子纳税的。但是在闪闪发光的银的背后是一种新的剥削。比如明朝万历年间的山东省,农民纳税时,当地粮食价格会暴跌,小麦会跌到每石0.37两“碎银”,纳税后小麦会涨回0.52两“碎银”。这种跌宕起伏让很多农民落泪。这还是在天气好的“万里中兴”的季节。

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明末的陕西,由于当地商品经济不发达,农民以白银收税会被剥削。结果,他们“比以前重了一倍”,这相当于经济负担增加了一倍。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驱使崇祯上吊的农民起义后来从陕西爆发。

相比之下,另一种历史悠久的剥削手段危害更大:火耗。古代政府收税时,往往不收碎银,而是熔成银锭。而白银冶炼的损失就是“火耗”,这也要靠老百姓来买单。就这样,无数官员也看到了商机。地方各级官员开始层层剥皮,加上“耗火”。清朝康熙年间,政府征收一两税,“火耗”往往加到十二。多少农民不堪重负,被移交破产,朝廷也因为收税不均连年亏损。只有“吃火耗”的“官员”才吃两张嘴,拿油。

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被称为雍正帝,下定决心要进行“为大众燃烧”的改革。经过十几年近乎严厉的整顿,清朝人民的负担直线下降,国库收入直线上升。精疲力竭的雍正帝留给他的儿子乾隆皇帝一个富裕的国家,他也“享受”了历史上的耻辱。说起来,也是“碎银”。

古代的银器是怎么来的?

但火耗归公改革虽然完成了,这其中的“坑”仍在。说到底,明清年间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其实内容非常粗放混乱。所以雍正帝之后,清朝的官员们也找出了新的门道:勒折。也就是按照铜钱与白银的比价做文章。收的时候往多了收,交的时候按照官方比价交,照样能赚足一笔差价。

如此操作,也来自清代中期时,另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问题:银荒。白银能成为法定货币,主要依赖海外贸易的巨大收益。可从清朝乾隆年间起,中国闭关锁国日益加剧,鸦片的泛滥又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于是白银与铜钱的比价也不断拉大。在作为当时中国“窗口”的广东,1837年这一年就外流白银三千万两,大量的财富“流”出去。

这种形势下,原本是日常交易的“碎银”,也是身价飙升。在乾隆年间时,一两“碎银”大约兑换铜钱1000文,到了鸦片战争前的1840年,一两白银却能兑换铜钱1600文,有些省份甚至能兑换两三千文,远远超过“官价”。而清朝的土地价格,也是不断下跌。单看这个景象,就知有多少官员上下其手,又有多少农民破产。落后挨打的国运,已经清晰可见。一块碎银的背后,就是这样并不遥远的教训,值得久久回味。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燕王朱棣“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然而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