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2021年3月10日13:40:06历史解密82阅读模式

今人读古书离不开词典,战国时人读更早的《尚书》《诗经》,同样离不开词典,于是《尔雅》这样的词典,也便应运而生。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尔雅》的作者,有人说是周公,也有说是孔子的门人。一般认为,此书是由许多学者采集、编辑而成,时间大致在战国末到西汉初。

作为词书的老祖宗,《尔雅》有2000多个条目,共收词语4300多个,分为19篇。——今天的词典编排,有的按部首,有的按音序,还有按“四角号码”的。《尔雅》则是按词义分类。19篇中,前3篇是《释诂》《释言》《释训》,集中解释古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多半是把词义相近的词放到一块来解释。像《释诂》第一条:

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

细说起来,“初”指裁衣之始;“哉”指草木之始;“首”(即头)是人体之始;“基”是筑墙之始;“肇”是开门之始;“祖”是人类之始;“元”即人头,跟“首”一样,也是人体之始;“胎”是人生之始;“俶”是品德最高者,也可引申出“始”的意思;“落”是指庙堂等宫室落成;“权舆”是草木迂曲出土,即植物生长之始——总之,都是开始的意思。

不过《释诂》《释言》《释训》这3篇还是有所区别的,《释诂》多收名词,《释言》偏重收形容词,而《释训》所收多为描写事物情貌的词语,其中有不少出自《诗经》,还净是叠音词。

以下的篇章,则带有百科辞书的性质。像《释亲》,主要解释亲属关系。举几个例子看。古人重视亲族关系,远近亲戚各有称谓。《释亲》篇解释这些称谓,又分为宗族、母党、妻党、婚姻等。如开篇的两条:

父为考,母为妣。

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前一则说:父亲称“考”,母亲称“妣”。譬如形容人难过痛哭,说是“如丧考妣”,即“像是死了爹娘一样”。后一则说:父亲的父亲称“王父”,父亲的母亲称“王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祖父、祖母(或爷爷,奶奶)。再往上是“曾祖王父”“曾祖王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曾祖父、曾祖母(或太爷、太奶)。再往上是曾祖王父、高祖王母,今天可称高祖父、高祖母……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这是往上数,那么往下呢?

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n)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今天人们只数到玄孙,不知下面还有“来孙”“晜(同昆)孙”“仍孙”“云孙”——这个“云孙”的意思,应指隔得太远,轻如浮云吧?总之,这一条解释,把子孙八代的称呼都交代清楚了。

今天男子娶妻,称妻子的父母为岳父、岳母(或丈人、丈母娘);从前则不同,称“外舅”“外姑”。

反过来,“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唐代诗人朱庆余有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写的便是新娘子入门第二天早晨将要拜见公公、婆婆的情景。

另有《释宫》篇,解释跟房屋、道路、桥梁等土木建筑有关的名词。其中还包括屋室内外各个部位的名称。如在一室之内,西南角叫“奥”,西北角叫“屋漏”,东北角叫“宧(yí)”,东南角叫“窔(yào)”。——古人常说“不愧屋漏”,并不是说下雨房子漏了也不惭愧;而是说君子独自一人呆在屋子西北角没人见到的地方,也不干坏事、不起恶念,做到问心无愧,这又叫“慎独”。

《释宫》中还有涉及道路名称的词条: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cn),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这里说的“达”,有通达、到达之意。“一达”就是通往一个方向,“四达”就是通往四个方向。读了这一条,使我们对“通衢大道”“康庄大道”一类的常见词汇,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释器》篇则专门解释各种器物。如有一种盛放食物的高脚盘叫“豆”,可以用各种材质制作,又有不同名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bin),瓦豆谓之登。”

有意思的是,少量衣物和食品的名称也归入《释器》中,大概《尔雅》编纂者认为衣食也是为人所用的“器物”吧。

《尔雅》中有关动物的词语要比植物的多,又分为虫、鱼、鸟、兽、畜等篇。虫即昆虫,其中的“螜”(hú,蝼蛄)、“蜚”(蟑螂)、“蜩”(tiáo,蝉)、“蛣蜣”(qièqin,屎克郎)、“蛂”(bié,金龟子)等,至今还随处可见。

对一些害虫的描写,也十分准确。如:

食苗心,螟。食叶,蟘。食节,贼。食根,蟊。

“螟”即螟蛉的幼虫,专吃农作物的苗。“蟘(tè)”即蝗虫,专吃庄稼的叶子。吃禾秆的害虫叫“贼”;而在地下啃食庄稼根系的是“蟊”,也就是俗称的“拉拉蛄”。——读旧小说,好汉们见了劫道小贼,常喊:“呔!胆大蟊贼!……”原来根子是在这儿!

《释兽》篇中罗列了各种动物名称,如麋、鹿、獐、兔、野猪、老虎、豺狼、狐狸、狗熊、犀牛、猴子、猩猩……简直就是个动物园。有意思的是,有一种“貘”,训释为“白豹”。后人作注说:“似熊,小头,痺脚,黑白驳。能舔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并说“出蜀郡”——原来“貘”便是被今人视为“国宝”的大熊猫,两千多年前的先民已开始注意这种珍稀动物!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我们知道,儒家经典最早是“六经”,也就是《诗》《书》《易》《礼》《乐》《春秋》,后来《乐》经失传,只剩“五经”。再后来,经书的队伍不断扩大,至宋代扩展为十三经。即《礼》扩展为“三礼”,《春秋》扩展为“春秋三传”,再加上《论语》《孟子》《孝经》和《尔雅》。

《尔雅》原本是语言工具书,跟儒家经典不在一个层面上。然而它又是研究经典不可或缺的帮手。久而久之,《尔雅》也升格为经书——它进入经书序列,比《孟子》还要早些呢!

今天收字最多的字典,收汉字五万六千多个,是《尔雅》的十几倍,标音、注释也比《尔雅》完备得多。然而当我们俯首翻查这些工具书时,别忘了偶尔抬头向书架上的《尔雅》致敬:它是今天一切辞书的老祖宗,在儒学群经中稳稳坐着一把交椅!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补充一句:“尔雅”的“雅”,指雅言,也就是古代中原地区通用的规范语言,有点近似于今天的普通话。“尔”即迩,是近的意思。“尔雅”便是“接近于正言”,表示这是一部用当时的“普通话”来解释古语、方言的书。

(本文节选自拙著《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插图来自网上,谨致写忱)

《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三联书店,2020)全书按“经史子集”分为四册,从《四库全书》中各选十几部乃至上百部国学经典予以介绍。该书2020年荣登“中版好书榜”。当当网、京东网及新华书店地面店均有售。

国学无门槛,《四库》少年读,把“文渊阁”搬上孩子的书架!

爷爷的爷爷和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