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三国时期吴的著名人物。他跟随孙权四十年,为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国之臣”。
孙权评价他:“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也评论过:“坐帐谈兵按六韬,安排香饵钓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显江南陆逊高。”
鲁迅从20岁开始追随孙权,但名声一直不明显。周瑜、鲁肃、梦露相继去世后,他接任大都督,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后起之秀。其实不是这样的。
鲁迅生于公元183年,比周瑜小8岁,比梦露小5岁,只比诸葛亮小2岁,他们都是同一代人。只是因为周瑜、鲁肃、梦露的名气很高,鲁迅一直没有出场的机会,这让他显得默默无闻。
直到荆州之战,关羽被灭,孙权才发现鲁迅的顶尖人才,开始重用。鲁迅也开始大放异彩,尤其是夷陵之战,让鲁迅的名字传遍天下。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写道:“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毛主席一生熟悉三国,对鲁迅的评价很多,尤其是夷陵之战,评价很高。
毛主席在文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写道:“中国战史中合此原则而取胜的实例是非常之多的,楚汉成皋大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可见,毛主席把鲁迅指挥的夷陵战争与楚汉高程战争、新汉昆阳战争、元曹官渡战争、武威赤壁战争并列,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案例。
对于这场战争,毛主席曾批评刘备说;“三国时刘备不好,还是老头子挂帅。他当然不是陆逊的对手。”还说;“最初陆逊是吕蒙手下的一个中级军官,以后继吕蒙当了统帅,陆逊知己知彼,很会打仗。”
1941年1月,皖南事变震惊中外。当时很多人强烈要求惩办国民党反动派,为新四军报仇。毛主席站在大局上分析认为,目前主要矛盾是抗日,其他是次要矛盾,要维护抗日统一战线。因此,他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毛主席在读《三国志吴书陆逊传》的时候,读得很认真,评论很多。
夷陵之战前,鲁迅对敌我双方的实力都做了细致的分析。他以为蜀军被侵,久累,后勤补给长期难以维持。因此,他决定采取更早的政策,打倒蜀军。
当时很多将领不理解,坚持要上战场。鲁迅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
毛主席读了这段话后评论说:““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的意思是说,鲁迅的行动和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策略一样明智。
夷陵之战胜利后,很多将领众说纷纭,认为应该追求胜利,一举拿下刘备。但是鲁迅主张不追穷,太好了就拿。
对于鲁迅的这种做法,历代史家大多给予了肯定。例如,清代学者何超说:“大胜之后,将骄卒惰,溯流仰攻,转馈又难,一有失利,前功尽弃。”
毛主席看到何超的这个评价后,认可了“何评有理。”
《三国志集解》卷58,《吴书陆逊传》,夷陵之战是这样记载的:“(陆逊)乃敕各持一把矛,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
对于这种描述,许多历史学家已经进入
行过评论,比如被称为“江南四大儒”之一的钱振锽,评论说:“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矛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为之,故易火;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
对钱振锽的这个评价,毛主席并不同意,批注道:“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在这段批注旁边,毛主席又作了补充:“孙权出动抵御刘备的军队数量虽少,但由于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陆逊指挥有方,在对敌我双方进行较为切合实际的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采取了避其锋锐、击其怠惰的方针,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以积极地防御,寻找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抓住和利用对方的弱点,一举破敌,取得胜利。”
毛主席的这段分析,既有战略高度,又有环境分析,也有双方实力的现实考量,远远不是“大儒”钱振锽能比的。
在这段话中,毛主席也高度肯定了陆逊的军事才能,认为是陆逊“指挥有方”,才是取得这场胜利的关键因素。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毛泽东读史》《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毛主席点评三国人物】已发表文章——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