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宁死不愿去南方做官?

2021年2月18日11:40:12历史解密86阅读模式

《旧唐书》里记载了一件发生在长安朝堂上的血案,开国功臣卢祖尚被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斩于朝堂”。

难道这又是一幕“飞鸟尽,良弓藏”的故事吗?

然而,事情却比我们想象的诡奇的多。

原来,当时的交州都督(统治越南北部一带)由于贪污获罪,而交州又是唐代航海重地,其人口甚至超过广州,所以这里不能没有靠谱的大臣镇守。

李世民和群臣都认为卢祖尚文韬武略,足以担此大任,而卢祖尚开始也的确应允拜谢,答应了去交州做官。

古人为什么宁死不愿去南方做官?

可是,没过多久,卢祖尚突然反应过来,南方可是有夺人性命的瘴气啊!

古代医学并不发达,一般人也就喝药酒避瘴。

卢祖尚表示,我从来也不喝酒,去了岂不是必死无疑?

即便唐太宗再三保证,过三年之后一定会将他召回,可卢祖尚铁了心就要驳皇帝的面子。

李世民终于忍无可忍,大怒说现在我下的命令都不能执行,以后怎么号令天下人,为了杀一儆百,卢祖尚就成为了牺牲品。

古人为什么宁死不愿去南方做官?

瘴气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恐怖么?

可以说,所谓的瘴气也就是南方各种传染病和热带病的一种想象共同体。

它可能并不存在实体,但只要染上瘟疫,就会被认为是中瘴气。

除了像越南这样的极南之地外,唐朝境内还有非常多的地方瘴毒肆虐。

比如今天的江西赣州,在唐朝就是官员坦之色变的虔州,州内以瘴毒著称,尤其是龙岗县和安远县,吓得当时没有地方官敢去这两个地方上任。

甚至到后来,唐朝悬赏高于正常县官的巨额俸禄,都没人敢去应聘,有其他官员,为了差事必须要去虔州的,也只敢走到州界上索要官府文书而已。

到了唐德宗贞元年届,一桩惨案更使得我们认识到瘴气的可怕,唐朝调遣江西兵士约400人去岭南戍守,仅仅一年就死了大半。

而桂林之所以成为广西一带的旅游胜地,其中颇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广惟桂林无瘴。

南方少数民族除了饮用药酒之外,也会采取很多方法来“避瘴”,比如服用薏仁米,还有现在湖南等地盛行的槟榔,都是常用的防瘴药材。

甚至到了清代,在岭南做官还有诸多忌讳,比如早起先喝上两杯烧酒,吃饭不能吃饱,禁绝睡午觉,不吃鸡肉、鹅肉和鱼。

这些都是为了避瘴。

只能说卢祖尚的无奈也是封建时代所有南方人的无奈,只是他的身份使得自己成为了政治的炮灰。

盛世唐朝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

盛世唐朝到底有多开放?

盛世唐朝(618年—907年),是封建社会的巅峰之时,也是史上最开放的朝代,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
古人在旅行时是如何避免迷路的? 历史解密

古人在旅行时是如何避免迷路的?

现代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出行都变得很方便,就算一个人去任何一个陌生的地方只要开启导航就能知道附近有什么,要去的地方在哪,那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导航那些官员前去上任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迷路的...
唐朝灭亡的场面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

唐朝灭亡的场面有多惨烈?

在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的“覆亡时刻”里,比起宋朝的“崖山一跳”与明朝的“煤山上吊”来,唐朝的灭亡过程,看上去“存在感”弱得多。比起当年大唐王朝“天可汗”的辉煌武功,以及巅峰时期“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