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一生子女众多,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但其中21个未满三岁就夭折了。
康熙末年,事件,最为出名,他的儿子们争夺皇位。当时有九子争夺皇位,称为“九子就职”。
参加“九子夺嫡”的九子,分别是黄自长子、黄自次子、黄自三子、黄自四子(后为雍正胤禛)、黄自八子、黄自九子、黄自十子、黄宏发十三子、十四子(又名殷志)
康熙九子分为大哥党、太子老一党、老四老十三一党、老八、老九、老十加老十四一党。
起初,大哥和王子互相争斗。结果太子废了,老大和老二两边打,都被康熙圈禁了。
当时原本属于二皇子第一党的老四胤禛,想着远离皇子,准备独立山头。所以这期间老四第一党和老八一党在争夺皇位。第二次废太子后,老八彻底失去了康熙的宠爱,于是发动老四的亲弟弟尹稚与老四交手,最终以老四雍正即位而告终。
皇五子胤祺:秉性平和,乐善好施的善人王爷
殷琦是老九尹蜜的同母异父兄弟,他们的母亲是康熙最喜欢的皇妃易贵妃,也就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易贵妃。
但是和弟弟尹眉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因为是由他的祖母顺治二皇后小带大的,所以和弟弟尹眉并不亲近。
因为殷琦从小被奶奶养大,脾气很温和大方,为人谦和谨慎,所以没有参加“九子夺嫡”,也是没有参加“九子夺嫡”的康熙长子。
由于母亲受康熙宠爱,自幼受慈禧太后抚养,康熙很早就册封为恒亲王。
在历史上,老九慷慨大方,他慷慨解囊,他也可以帮助穷人。虽然他的哥哥老吴殷琦没有他慷慨的精神,但他比他更慷慨和善良。老吴殷琦是历史上著名的慈善贵族王子。
殷琦经常做好事,救济穷人,慈善,对待宫女、太监等仆人没有大架子,所以他的父亲康熙称他为“心地善良、诚实”。
但是殷琦的母亲易贵妃和她的哥哥尹蜜不同。雍正继位后,易贵妃对雍正的继位非常不满,所以对雍正很不尊重。
雍正继位之初,易贵妃对雍正继位表示不满。她没有理会雍正的生母德妃。费祎拜谒康熙时,故意走在被封为雍正太后的德妃前面。这是对雍正母子的极大蔑视和不满,但雍正不敢生母亲的气,只恨她的心,开始逐步整顿费祎周围的百姓。
例如,费祎最亲密的宫女和太监,很可能是电视剧中的小桃和三子,都被雍正送去宁古塔当奴隶,而费祎则被雍正赶出皇宫,住在长子殷琦的宫殿里。
从那以后,费祎再也没有去宫里看过雍正。特别是老九被雍正的禁令折磨致死后,费祎对雍正恨之入骨,雍正对母妃也非常不满。雍正和他的儿子甘龙授予太妃皇帝称号时,他们只排除了康熙的宠臣费祎,费祎死后不能和康熙葬在一起。
殷琦的弟弟老九在雍正继位后拒绝服软,表现出臣服的态度,最后老九被雍正折磨致死。
对于母亲和弟弟对雍正的不满,殷琦没有深究,所以雍正也很满意,受到了两岁的弟弟的赏识
虽然雍正没有针对殷琦,但因为他的母亲费祎和弟弟老九,雍正折磨死老九后,余怒并没有消失。他故意让老九的哥哥殷琦给老九改名为“塞斯布莱克”。
雍正此举是为了故意恶心费祎和老九,让他们能看到自己的母子。费祎的大儿子去改变他弟弟的恶名,他弟弟不得不看着自己的弟弟改变他的恶名。
温柔大方的殷琦没有拒绝。他也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得罪雍正,也不敢为弟弟老九求情。根据雍正的叙述,他不得不改名为弟弟老九。
雍正十年(1732年),病逝,雍正以太子礼葬,谥号文。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亲自为五弟题词,称之为“性温柔,态度谦和,善慈善”。可以说,殷琦在雍正朝的结局很好。毕竟现实中没有人会给这么温柔卑微的人添堵。
皇七子胤祐:安分守己的淳亲王
尹友的生母是程嘉实,程飞出生一般。尹友天生残疾。但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殷有什么身体残疾,残疾到什么程度。但是根据史书上的一些记载,尹友的身体残疾应该并不严重,因为尹友曾经跟随父亲康熙亲自征葛尔丹。
生母不高,程飞一开始只是康熙的后宫之一。她熬了很多年,直到50多岁,尤因已经长大了。康熙记得封她为公主,可见她在康熙后宫很普通。
因为自身身体残疾,可能失去王位继承资格。毕竟康熙的优秀儿子太多了。虽然它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身体残疾,附加能力并不突出,所以他没有机会争夺王位。
而且因为你从小身体残疾,所以很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你和殷琦相似,你没有皇帝
子的架子。
胤祐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史书记载他曾经跟随康熙亲征葛尔丹且还立过战功,后来也一直从事军事管理职务,说明胤祐的军事统率能力还是非常不错。
胤祐也因为征葛尔丹立下战功,在众兄弟之中最早被封为贝勒,后来更是晋封为多罗淳郡王,晋封郡王爵位之后,康熙特地任命胤祐为正蓝旗统领,胤祐负责管理正蓝旗满蒙汉三旗军务。
在康熙晚期,吏治腐败,贪腐成风,而胤祐接手正蓝旗军务之后,开始整顿军务,恪尽其职,诸务毕举,颓风靡习得到了很大改变,可见胤祐是一把军事管理能力的好手。
雍正继位后,为了安稳人心,特意将在“九子夺嫡”中保持中立,平时还很平易近人的胤祐晋封为淳亲王。
胤祐由于身体健康不行,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就去世了,正好活了50岁,胤祐去世后,雍正表现的还很悲伤,评价胤祐为“敬谨小心,安分守己”,雍正还给胤祐上了谥号为“度”。
也可以说胤祐的结局也算比较不错,除了去世的有些早之外,同样也是因为身体有残疾没有竞争皇位的资格,再有就是为人谦恭随和,平易近人,所以这样人对于皇位没有威胁,可以得到善终。
十二子胤祹:康熙儿子中最为长寿,自幼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的皇子
胤祹是康熙第十二子,生母是康熙的定嫔万琉哈氏,定嫔虽然是正黄旗出身,但是家族出身并不高贵,所以在康熙后宫之中地位并不高,胤祹也是生性低调内敛,因此胤祹母子并不是很受康熙重视。
尽管胤祹母子不受康熙重视和喜爱,但是不耽误他们母子是康熙儿子和后宫嫔妃之中结局最好的一对母子。
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寿命最长的儿子,他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才去世,享年78岁,而胤祹的母亲定嫔则更能活,定嫔活了将近100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97岁高龄去世,定嫔也是清代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
胤祹生性低调内敛主要是跟他自幼就被康熙交由孝庄太后的丫头苏麻喇姑抚养有很大关系。
历史上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了40多岁,和孝庄太后差不多大,活了93岁才去世,在康熙时代是一位特殊的皇宫服务人员,她身份虽然只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丫鬟,但是由于她忠于孝庄太后,而且对幼年的康熙有呵护、抚养和教育之恩,所以自幼父母双亡的康熙视其为母亲一般。
胤祹出生不久正好孝庄太后去世,已经年过70多岁的苏麻喇姑因此深受打击,成天郁郁不乐,康熙为了转移苏麻喇姑的注意力,所以把出生不久的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希望借着胤祹能转移苏麻喇姑对孝庄太后的悲伤之情。
果然苏麻喇姑由此开始尽心尽力抚养胤祹,由于苏麻喇姑在孝庄太后影响下,非常信奉佛教,所以苏麻喇姑从小就教育胤祹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低调内敛。
正是在苏麻喇姑的尽心教育下,胤祹谨遵苏麻喇姑的教诲,不过问政治,也不参与皇位之争,可以说胤祹的人生是带有佛系的人生。
胤祹在康熙时期无欲无求,没有太多的表现,所以康熙想封他爵位都没有由头,因此胤祹在康熙时代只被封为固山贝子的爵位。
不过康熙倒是对胤祹很欣赏,苏麻喇姑在93岁高龄去世时,胤祹以皇子身份坚持要为一生只是孝庄太后陪嫁丫头的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得到了康熙许可,康熙由此认为胤祹是至诚至孝之人,对他这种行为大加赞赏。
不过至诚至孝的人未必要重用,而且这样人也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实人,因此这样的人在政治场上是吃不开的,也幸亏胤祹是皇子,如果是普通人,也混不进政治圈了。
老实人在政治场上是混不开的,胤祹在雍正即位后被封为履郡王爵位,但是很快因为胤祹老实,雍正就褫夺了他的郡王爵位,又将他降为贝子。
即便如此,胤祹还因为小错,将乾隆生母姓氏写错了,被雍正连贝子爵位都剥夺了,降为了护国公。直到雍正后期,胤祹才再度被雍正恢复了履郡王爵位。
胤祹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甚至在乾隆时期,大多数时间都是管宗人府的事情和一些礼仪事情,比如王公贵族婚丧嫁娶,不过胤祹倒是主持葬礼比较多,胤祹主持葬礼生涯中最辉煌一幕的就是主持哥哥雍正的葬礼。
雍正去世后就是由胤祹主持的葬礼,由于胤祹主持葬礼非常让乾隆满意,所以乾隆因为胤祹主持雍正葬礼有功,即位后就册封胤祹为履亲王,命胤祹专职掌管宗人府和礼部事宜。
乾隆对胤祹母子还是非常不错,后来由于胤祹是乾隆在世的叔叔中最年长的叔叔,所以乾隆下旨胤祹享有御前免跪待遇,还批准他可以乘轿子进入皇宫。
而且因为胤祹的母亲定嫔太能活,所以乾隆尊其位祖母皇太妃,逢年过节或定嫔过寿,乾隆必定亲自到胤祹府上去问候定嫔。
乾隆这一生写的几千首诗中还有很多诗是写给胤祹和他的母亲定嫔的诗,可见乾隆对胤祹这位叔叔和皇祖母定嫔还是非常不错。
胤祹在康熙朝不冷不热,在哥哥雍正朝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到了乾隆朝才得到了尊重,还算是侄子乾隆对他比较不错了,而且胤祹寿命还很长,所以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中就属胤祹的佛系人生结局最好。
十五子胤禑:由雍正生母德妃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
胤禑是康熙的十五子,他和十六子胤禄是同母兄弟,都是康熙的密妃所生,出生之后由雍正的生母德妃抚养。
按理说胤禑算是由雍正生母德妃抚养长大的皇子,应该和雍正关系比较亲密,但是其实历史上雍正自幼是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到11岁,之后一直是由哥哥胤礽抚养长大,所以雍正与生母德妃关系并不是很亲近。
而胤禑在康熙在世时年纪还小没有得到封爵,到了雍正时期,雍正并没有因为胤禑是由母亲德妃抚养长大而跟他特别亲近,只封了胤禑一个贝勒爵位,然后就把胤禑派去给康熙守陵。
在胤禑临死前一年,雍正才封他为愉郡王,雍正九年(1731年)胤禑去世,享年39岁。
可以说胤禑一生很碌碌无为,父亲康熙没来得及喜欢他时就去世了,而哥哥雍正也不怎么喜欢他,史书对他记载非常少,他本是雍正生母德妃抚养长大,按理说雍正应该与他比较亲近,但是雍正对他却是十分冷淡,从这其中可以看出雍正与生母德妃关系也不是很好,所以雍正对胤禑也不是太好。
十六子胤禄:雍正最为喜爱和倚重的三个弟弟之一
胤禄与胤禑是同母兄弟,但是在雍正朝的待遇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胤禄是雍正最为倚重的三个弟弟之一,雍正最为信任和倚重三个弟弟分别是老十三胤祥、老十七胤礼和老十六胤禄。
胤禄在雍正朝时期,雍正这些兄弟中待遇和喜爱仅次于老十三和老十七。
胤禄备受雍正喜爱和信任,主要因为胤禄早在康熙时期就被过继给了康熙的堂兄庄亲王博果铎为子嗣,虽然博果铎比康熙晚死一年,但是康熙在世时就曾经看博果铎没有子嗣让胤禄去伺候博果铎终老,这也就算是将胤禄过继给了博果铎。
所以胤禄本身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他对雍正的皇位构不成任何威胁,而且胤禄本身为人谦恭,还善于团结兄弟姐妹,胤禄继承博果铎的庄亲王爵位后,对博果铎家族这头的堂兄弟姐妹也是十分关照,而且胤禄在康熙诸子之中也是一个比较能团结兄弟姐妹的人,有好人缘。
在雍正继位后胤禄的待遇在雍正的众兄弟之中仅次于老十三胤祥和老十七胤礼,雍正临死前诏命胤禄和胤礼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
在乾隆即位后,胤禄和胤礼都被封为总理王大臣,还获得了御前免跪的待遇,但是在胤礼去世后,乾隆担心胤禄一人没有人能制衡,所以故意炮制了废太子胤礽长子的弘晳逆案,将胤禄牵扯进来,剥夺了胤禄的权力。
但是整体来说乾隆对胤禄还是比较不错,只是将他的权力收了回来,所以说胤禄也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比较好的一位。
十七子胤礼:雍正众位兄弟之中受信任程度仅次于老十三
胤礼生母为汉人勤妃,胤礼自幼师从清代大诗人沈德潜,为人斯文谦恭,他深有乃师沈德潜的豁达气度。
胤礼在“九子夺嫡”时还尚年幼,而且少年时期的胤礼就非常老成持重,他在少年时从不参与政治,也不参与皇权争夺,只是纵情山水,工于书法,还擅长诗词歌赋。
外加胤礼的母亲勤妃家族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所以知进退,明得失,善于明哲保身,且性格还温和谦恭的胤礼在雍正即位后被封为果亲王,深得雍正喜爱和信任。
雍正继位后他最信任喜爱和重用的兄弟就是老十三胤祥和老十七胤礼,其次则是老十六胤禄。
当老十三胤祥因病早逝之后,雍正最为信任和喜爱的弟弟就属老十七胤礼了,可以说老十七接替了当初老十三的位置。
甚至后来雍正在最后临终时还一再叮嘱乾隆要善待果亲王老十七,对十七叔好一点。
果亲王至性忠直。才识俱优。实国家有用之才。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若因此而损贤王之精神,不能为国家办理政务,则甚为可惜。
——《清史稿》
看看这话,雍正不光让乾隆善待老十七,还担心老十七操劳国事把身体整垮了,步上老十三的后尘,还一再叮嘱老十七切勿操劳,保重身体。
这都说明了雍正对老十七的信任和关爱,所以历史上雍正和老十七兄弟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雍正临终前,将老十七任命为顾命大臣,希望他在自己死后继续辅佐儿子乾隆。
而乾隆也确实遵照雍正遗嘱,继位后对胤礼是礼遇有加,并且特赐胤禄和胤礼免去入朝跪拜之礼。
可惜老十七最后还是步了老十三的后尘,乾隆三年(1738年)胤礼因操劳过度去世,享年41岁,他一生无子,乾隆让幼弟六阿哥弘瞻入嗣胤礼,继承了果亲王的爵位。
胤礼的结局在康熙诸子之中算是非常好的一位了,可惜就是寿命太短。
二十子胤祎:除了守陵还是守陵的皇子
胤祎是康熙的二十子,生母是襄嫔,也是康熙的老来子,“九子夺嫡”时期胤祎还很小也不可能跟着掺乎,所以雍正即位后,胤祎到也没受到政治打击。
雍正对这个弟弟算是不好不坏,按规矩给他晋升了贝勒,后来雍正命他去给康熙守陵,胤祎不肯去,被雍正盛怒之下降级成了辅国公。
雍正去世后,乾隆继位后恢复了胤祎的贝勒爵位,但是大侄子乾隆还让这位叔叔去给老爹雍正守陵,胤祎可是见识到了哥哥雍正发怒,所以他也不想惹得侄子在对自己发怒,于是乖乖的就去守护哥哥雍正的清泰陵了。
可以说胤祎这一生基本就是碌碌无为,专门和守陵挂钩的皇子,雍正派他给老爹康熙守陵,乾隆还派他给雍正守陵,可以说胤祎这一生就是皇家御用守陵人。
二十一子胤禧:乾隆的画家小叔叔
胤禧和侄子乾隆同岁,仅比乾隆大7个月,他也是康熙老来子,生母是庶妃陈氏,没有封号的一位妃嫔,地位也不高。
胤禧因为年纪小,所以也没资格去争夺皇位,因此他一生之中也是不问政治,寄情于山水之间,擅长书画,尤其善画山水,而且还能写诗文,乾隆曾经称赞这位小叔叔诗赋为清代第一。
胤禧生性淳朴,虽然贵为皇子,却生活勤俭朴素,很是难得,所以雍正和乾隆父子对他也是十分不错,胤禧在雍正朝被封为贝勒爵位,到了乾隆朝因为乾隆也好诗词书画,叔侄算是趣味相投,所以乾隆因此将胤禧晋封为慎郡王爵位。
胤禧曾一度为乾隆朝议政大臣,但还是由于胤禧一生无欲无求,不想太过于插手政治,所以胤禧最终还是寄情于山水书画诗词歌赋之中。
胤禧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享年48岁,乾隆听闻这位小叔叔去世,也是非常悲痛,由于胤禧一生无子,乾隆将儿子永瑢过继给胤禧为孙子,承袭了胤禧的爵位。
可以说胤禧结局也算是康熙儿子中比较好的一位。
二十二子胤祜:史书记录最少的皇子
胤祜生母为谨嫔,胤祜比侄子乾隆还小了一岁,他的一生事迹史书几乎没什么记载,可以说他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最没有存在感的儿子,只知道他有几个媳妇儿,生了几个儿子,感觉他这一生除了娶媳妇儿生孩子就没做过别的值得记载的事情。
雍正对他也是不冷不热,按部就班晋爵贝勒就完事,乾隆九年(1744)比乾隆还小一岁的胤祜就去世了,年仅34岁。
胤祜这一生只能说是还算凑乎,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皇室中没被迫害就算不错,当然也破害不到他,都属于康熙老来子,对雍正皇位没有任何威胁。也可能是在皇家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34岁就早早去世了。
二十三子胤祁:最不受乾隆尊重的小叔叔
胤祁生母是静嫔,康熙老来子,比侄子乾隆还小3岁,胤祁为人轻佻浮躁,雍正时期年纪比较小还无所谓,被雍正晋爵为贝勒,到了乾隆时期因为办事不力各种被大侄子乾隆斥责,可以说他是最不受乾隆尊重的叔叔。
临死前才被乾隆授予了郡王的虚职,即不拿郡王俸禄,只挂郡王之名。
二十四子胤祕:康熙最小的儿子连侄子乾隆都跟着宠爱
胤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所以受宠爱比较多,雍正对他就很疼爱,外加胤祕生性宽和忠厚,侄子乾隆也是对这位比自己小5岁的叔叔比较厚爱,在乾隆时期胤祕被晋封为和硕諴亲王爵位,也算是康熙最小的这几个儿子之中待遇最好的了。
所以说还是老幺得宠,老幺只要会来事,性格宽厚一些,不管老爹还是哥哥甚至是大侄子都会宠爱着他。
胤祕在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去世,享年56岁,结局也算是康熙诸子之中比较好的一位了。
写在最后
康熙的这些没参与九子夺嫡的儿子中要说结局最好,寿命最长最有福气的还得是老十二胤祹,佛系人生给他带来了好的结局,最受雍正重用的是老十七胤礼。
康熙后面的几位比乾隆还小的儿子,除了最小的胤祕比较享福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是很受侄子乾隆尊重。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