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只是军校校长,为什么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斗不过他?
1925年3月,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就在病逝北京。后孙中山时代,到底有谁接班,出现了问题。要知道国民党当时派系林立,谁也不服谁。和当年的袁世凯死后一样,群龙无首,势必群雄并起。
从资历上讲,当时的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几乎是并驾齐驱。至于蒋介石,当时连候补委员都轮不上。
当然,国民党当时还没有和苏联撕破脸,所以苏联人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政治顾问鲍罗廷,人家可是斯大林直接派过来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
可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胡汉民出局了,廖仲恺被杀了。汪精卫一跃成为了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当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携东征陈炯明获胜余威,荣膺国民革命军总监。
那么,蒋介石只是军校校长,为什么作为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斗不过他?
胡汉民之所以出局,是因为他思想偏右,与左派矛盾很深,更是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在这种情况下,他得不到苏联人的支持。
所以在之后的选举中,汪精卫当选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名列第二,降为外交部长。不满权利分配的国民党右派收买杀手刺杀了廖仲恺,结果查来查去,胡汉民的堂弟以及许崇智的多位部下难逃干系。胡汉民威望大损,被迫远走苏俄考察;许崇智受牵连,只好辞去职务,赴沪养心。
这样,领导权就在汪精卫和蒋介石之间展开了。
汪精卫起初胸有成竹:“我在党有我的地位和历史,不是蒋介石能反对掉的。”
但其实与蒋介石相比,汪精卫有着明显的劣势。他自以为的优势,其实也就只剩下资历和名望了。一旦这两样起不到作用,那么他必输无疑。
虽然表面上看,汪精卫是一把手,但是他手里没有兵,这是他最大的弊端。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把手,归根结底在与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妥协,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有多强。
蒋介石利用“中山舰事件”清党反共,根本没有把这个一把手放在眼里,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当了黄埔军校校长之后,不管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势力大增,特别是掌握了军队之后,蒋介石实际上已经是大权独揽。
而汪精卫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本来还想叫朱培德、李济深等人扣押蒋介石,但是却指挥不动。
另外就要说到汪精卫的性格了。他性格软弱,一遇不顺就撂挑子躲避。动辄托病出洋或住院休息。
由于他的出走,蒋介石更是一家独大,而更是由于手里的军权,使得他在党内的威望骤然提升。
同时,他也非常善于抓住机遇,不仅有能力,还有手段,汪精卫跟这样的人斗,失败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