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的军队就成了镇压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功劳功不可没,可是在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人数众多的湘军很快便消失了,究竟是去了哪里?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有三支军队一直作为镇压的主力,他们都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分别为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曾国藩的湘军。但是在太平天国平定后,左宗棠和李鸿章的军队还存在着,李鸿章的淮军还因此壮大,成立了北洋军,在清末民国初期,北洋集团一直是一只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唯一退出历史舞台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曾经有10万多人,可是为什么会消失不见呢?
一、清政府屡战屡败,地方军队兴起
在1851年,广西发动了由洪秀全带领的起义。当时清政府并没有太在意,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沿海地区。可是恰巧在清政府管辖最薄弱的地方发动了起义,一开始广东作为洪秀全的起义地点,但是广东书香气息非常浓厚,洪秀全那点水平基本忽悠不了百姓起义,所以这才更改为广西起义。当时广西善良的人民就被洪秀全给洗脑了,其实洪秀全做的这些事,都是为了自己,所谓的拜上帝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在广西发生起义后,清政府并没有在意,毕竟也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政府。可是派去镇压的军队并不能完全镇压他们,而起义军反而越战越勇。在永安突破围困之后,起义军一直跑到了湖北地区。
经过多次的战斗,湖北武昌被太平军占领,之后一路向东前进,打下了安庆、芜湖等地,最终攻占了南京。这次的失利,让清政府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毕竟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就是南京,这里被攻陷,意味着清政府失去了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更让人不安的是,太平军这时候已经非常的庞大,清军的进攻是屡战屡败。士气大增得太平军还北上进攻,索性是没有成功。
当时的清朝军队八旗已经成了花架子,绿营也基本没有了战斗力。在整个镇压过程中,清政府不得不指望那些地方武装协助镇压。就像嘉庆年间利用白莲教进行起义一样,曾国藩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组织军队的。军队组建初期,一向清高的曾国藩到处遇到坎坷,因为不了解家乡官场上的情况,处处受阻,甚至部队吃的粮食都成了难题。
二、太平天国被三大地方军消灭
在到处受阻的情况下,曾国藩也终于明白了丑陋的现实和自己理想的差距。他也逐渐明白了什么叫做“外圆内方”,之后才算是真正融入官场。在镇压太平军的队伍中,曾国藩的军队一直是非常强大的一支。这支强大的军队归属于曾国藩自己的军队,不受朝廷的管辖。虽然湘军也经常失败,使曾国藩陷入绝境,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每次都能重新复活。而太平天国内部的斗争帮了曾国藩的忙,王杀王成了家常便饭,洪秀全的势力也在逐渐减弱。所以湘军开始占据优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时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的楚军也逐渐崛起,三支强大的军队一起攻击太平军。而洪秀全并不怎么懂军事,让李秀成和陈玉成盲目进攻反击,最后节节败退。
1863年,左宗棠进攻浙江,李鸿章攻打江苏,曾国藩则主打洪秀全。一年后经过多方战争,太平军终于落败,湘军打入了城内。这时的洪秀全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则逃跑了。这个消息传到了朝中,除了高兴以外,因为曾国藩势力过于强大,开始提防起了他。曾国藩经过多年的磨练,因此做事也细小甚微,当时12万的湘军解散了一般人,剩下的一部分留在了江南,其余的全部退回了湖南。这些湘军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当然南洋军力也有一小部分湘军的加入。而留在江南的湘军则被保留下来,他们把守护的江南作为了自己的底盘,绝对不让人插手江南地区的事情,这样的背景之下,便出现了著名的刺马案。
三、前后共经历40年时间,湘军退出了历史舞台
留守在江南地区的湘军一直到20世纪初期,共40年的时间。当时不管谁出任了两江总督,都和湘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过此时李鸿章的淮军远远超过了湘军。曾在19世纪末的时候,李鸿章的淮军就已经成为了清朝的主力。全因为甲午战争,导致淮军彻底没有了昔日的辉煌。而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直袒护着湘军,不让湘军出门迎战。在庚子战争后,清政府对南方的控制逐渐减弱,此时的湘军还发展过一定时间。还和张之洞的南洋势力相呼应,清政府也因此拿他们没有办法。
之后袁世凯为了让北洋一家鼎立,推出了军队上的改革,正好合了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