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战败后 李自成真的和明朝和好了吗?

2021年1月30日20:09:04历史解密88阅读模式

滚滚长江向东,浪淘尽英雄,成败转空。今天,探索网制作了一个小系列来讲述李自成的故事。

1644年,李自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他在Xi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政权。然后不到三个月就发兵东征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后,李自成就从巅峰跌落下来。4月底,李自成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清军打败,战败的李自成不得不匆忙从北京撤到Xi安。

山海关战败后 李自成真的和明朝和好了吗?

本来李自成形势大好,占据华北、河南、山东、湖广等地,在江南等地的传播是一定的。但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后,清军顺势入关,占领北京、山西,全力进攻陕西李自成。李自成中大顺政权的压力骤然加大。

同时,明朝南部也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本来李自成占领河南山东,可以顺势南下。以大顺军的士气和明军的衰败,南明就算拥有长江也不可能守住。然而清军的进入,让李自成不堪重负,根本无法南下。清军忙于与李自成作战,未能出兵南下,使南京南明政权有了难得的和平时期。

这一段时间,明朝的官员做了一件大事,——,支持皇帝。崇祯皇帝死后,扶持新君是明朝的头等大事。南京是明朝的首都,有一套完整的帝王机构。当时南京兵部大臣史可法是南京朝廷的最高官员。因此,在史可法的主持下,南京为建立新君主进行了紧张的筛选和准备工作。

山海关战败后 李自成真的和明朝和好了吗?

最终,在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军阀的支持下,斧王朱由松登基。朱友松是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的表弟。斧王登上王位的道路相当曲折,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想了解的读者可以看看作者之前的文章。

另一方面,李自成原本与明朝不和。但清军入关后,李自成决定调整策略,试图缓和与明朝的关系。据《永历实录》记载,李自成“听说南京是天子,想加入他,但不知道介绍什么”。另外,据史书记载,《李贼复史军门书》记载,李自成曾致信史可法表示和解。那么这个说法可信吗?李自成有可能和南明和解吗?

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首先,李自成和明朝有弑君之仇。在中国伦理道德中,皇帝是自己的“国君父亲”,明朝官员和李自成就是这样的死敌。明朝官员大多已经沉浸在传统儒家思想中。不可能允许自己在思想上违背儒家伦理。所以,有了李自成这个“弑君大敌”,李自成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也就无从下手了。

另一方面,从史可法未来的表现来看,即使有李自成的“和解信”,史可法也给他一个否定的回答。因为,南明弘光王朝(朱友松继位后,年号为弘光)实行“联合鲁平口”政策,即联合清军平定李自成。史可法曾在给多尔衮的回信中写道:“傅启建以怨为友,全德为师之议,秦钟之罪。”在南明史可法、弘光等高官的政策中,他们希望清朝能和他们一起对抗盘踞在陕西的李自成,而不是和李自成一起对抗清朝。

当然,恢复历史是后知后觉。史可法等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高官放弃自己的“伦理”和“道德”是不现实的,也是超越历史时代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的原始版权受到侵犯,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探索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

靖难之役后 朱允炆皇帝去了哪里?

燕王朱棣“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然而事后建文帝却不知所踪,建文帝到底去哪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犯了致命弱点:心慈手软。他的军队有好几次能够把...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谈明代宫廷中的塑宦官

这里说的“整容”,并非我们现在通常理解的意义,而主要是指梳头、结发、修指甲之类。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二月十五日,朱元璋降旨,颁布了许多禁令条约,其中有一条就是“梳头人止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