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湖北武汉空军正在扩建营房,在修建的过程中由于工程的需要,进行开山炸石。一声巨响之后,大片褐色土层露出来,在场的人怀疑这可能是一座千年古墓。当地考古人员闻讯立马赶来进行勘测,经过连日连夜的考古勘探,专家确定了这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
(曾侯乙墓发掘现场)
曾侯乙墓葬是距今2000多年的大型古墓,考古专家们在对墓主人身份推定完毕以后,就开始了挖掘保护工作。先后从墓中挖出许多精美文物,这其中包括青铜器六千余件,其余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等等一万余件。这次的挖掘也使曾国这个战国时期的小国在两千多年后出现在人们眼前,在此之前史料上基本上找不到有关它的记载。
(曾侯乙建鼓底座)
而真正使曾侯乙墓名声大噪的还是在墓中发现的两件逆天文物,一件是曾侯乙建鼓底座。该建鼓底座高达50厘米,直径约为80厘米,整个青铜器的构造极为复杂,建鼓的构造方式主要是采用最为传统的范铸法,是采取多次的分段进行铸造而成,最后再通过技艺进行焊接。
青铜器的外围被八对大龙团团围绕,旁边还有肉眼数不清的小龙盘旋紧绕。龙身镶嵌绿松石,从龙头到龙尾都有附着的小龙。所呈现出来的姿态,栩栩如生,仿佛即将冲破天际。
(建鼓底座)
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建鼓底座,被它的精湛艺术所震撼,企图再次复原,然而经过一番努力,发现难于登天。专家称由于其工艺太过复杂,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都无法对它进行复原,所以它至今没有复制品出现,人们不禁震撼古人的高超技术。
(曾侯乙编钟)
另外一件文物是曾侯乙编钟,中外专家称它是一件实属罕见的“稀世珍宝”。钟是我国先秦时期常见的乐器,最早在商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仅具备了乐器的功能,还被赋予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钟的数量也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增加,古人们也开始琢磨它的新的用法,后来有人把数量众多的钟,根据不同的规格进行编排,就形成了编钟,规格不同的钟敲出来的声音动听悦耳,悠扬婉转。
(曾侯乙墓)
在其它已经发现的墓葬中也曾经有过编钟,但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音质最高的无一能比得上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的数量多达65枚,编钟的组合多达八组,总重量超过3500公斤,现如今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曾侯乙编钟不仅能敲出古代音乐,连西方欢乐颂也可以用曾侯乙编钟敲出,别有一番韵味,可谓是“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