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元年(1862),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为调查运用人才,面试下属,给他们看相。他还亲手设计了简历表。
自同治元年(1862)六月初二日至六月二十九日,曾国藩每天面试3人,28天共面试84人。曾国藩根据他们面试时的现场表现,再结合其家世、履历和面相状况,综合评定其优劣。优者,他在其人姓名旁画O,劣者则画△。
六月十五日面试的3人中,有一位叫贺宏勋。根据贺宏勋填写的简历表,他的基本状况是:时为江西候补县丞。二十六岁,湖南省浏阳县人,号耘苓,行三,住浏阳县城东门内梅花巷。其履历是:
向随胞伯直隶无极、完县任所办理书启事件。咸丰十年,由监生报捐今职,于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到省。旋奉江西总理粮台李宪委解军装赴东流大营投交,当蒙宪恩留营差遣,如今善后局当差。
贺宏勋履历表
家庭背景是:曾祖骏声,祖父朝拔,父亲廷笏,榜名寿嵩,乙未(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胞伯祥麟,壬午(道光二年,1822)优贡,戊子(道光八年,1828)举人,前在直隶完县任内保举卓异,现调补正定府无极县。
贺宏勋家世
贺宏勋只是监生出身,连正式的秀才都算不上,又花钱捐了江西候补县丞(正八品)一职。他伯父、父亲都是举人,伯父贺祥麟在直隶任知县。捐官之前,贺宏勋不断随伯父在任所办理书启事件,算是入仕之前的“实习”。
经过面试,曾国藩写下对贺宏勋的评语:“聪明、慎重、有条理、矮肥团脸、精乐器。”并在他名字旁画了两个O,表示格外赏识(一般只画一个O)。
当时,像贺宏勋这样靠捐途出身的候补官员很多,而且又矮又肥的外表也只能给他减分,那么,曾国藩为何会对他格外赏识呢?
晚清林纾所撰《铁笛亭琐记》一书中,有一则关于曾国藩和贺宏勋的轶闻趣事:
贺宏勋者,江西知县也。方曾文正收复金陵时,江西尚未知状,而贺为上司饬令解饷至江宁。江宁适于昨日克,而贺以明日至。文正见贺手版,名日宏勋。宏勋者,大功告成而来贺也。无心竟中文正之怀,即令入见,加以褒词。且谓左右,此人诚悫可用,即草一书授贺,令投之藩司,叙贺品学佳处。时文正方封侯,行即入相,藩司奉令惟谨,即授临川,岁入可七万金。贺本庸才,以名姓为巨公符瑞,竟得美缺,宜乎满人皆以吉祥为字也。
贺宏勋真是一位庸才,只因名字喜庆有彩头,才被曾国藩重用?对此,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名姓趣谈》已经加以考辨:
然国藩最号有知人之明,于将吏才品,调查素精。虽容有偶为辩给者所欺之事,然所谓君子可欺以方,讵能以姓名取庸才,即称其诚悫,赏其品学。……国藩则宏勋已成,贺不贺有何关系,而必加优遇乎?时江西巡抚为沈葆桢,留心吏治,御下严峻,复正与国藩不睦。国藩肯否出此,亦一疑问。而民牧之与家奴,尤难等量齐观也。林纾所叙,更有欠分晓处。金陵初下,国藩尚在安庆,岂能即于江宁见宏勋。至谓‘方封侯行即入相’,则国藩入阁,早于封侯者两年余,倘云‘入相 ’指以阁老兼军机大臣实行相权而言,则国藩以使相终,终身未尝有此。而当时亦并无此说也。
今人苏同炳撰有《贺宏勋的故事》一文(见《清代史事与人物》),考证甚详,证明林纾所记与曾国藩行迹不合,纯属子虚乌有。此不再赘述。
实际状况是,曾国藩与贺宏勋的伯父贺祥麟是老朋友,贺宏勋在曾营中任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善后局当差”),曾国藩对他比较熟悉,评语早就有了腹稿,六月十五日的面试只是走过场。
曾国藩道光十六年(1836)会试失利后南归,次年到浏阳散心。当时,邱之稑等人将浏阳文庙的祭孔古乐搞得风生水起,全国闻名。“公闻浏阳文庙用古乐,诣浏阳县,与其邑举人贺以南等咨考声音律吕之源流,留两月乃归。”这个贺以南,后来改名贺祥麟。贺祥麟并没有由于曾是个穷举人而低看一眼,热情接待,曾国藩与他结下了深厚友谊。面试贺宏勋时,曾国藩很关怀老友,特意问了贺祥麟的年纪,在贺宏勋简历表上贺祥麟的名字旁注明“七十二”——当年贺祥麟七十二岁。
由于有此渊源,曾国藩实际上是将贺宏勋当侄子对待。(后来,贺宏勋与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兄弟交往密切,曾纪泽在日记、家书中多有提及。)虽然贺宏勋长得又矮又肥,可是,在曾国藩心中,他的优点更多——“聪明、慎重、有条理、精乐器”。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廿七日,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
酉初,贺宏勋带浏阳精于古乐者邱庆籲(笔者按,应为‘籥’)等六人来。邱系谷(笔者按,应为‘穀’)士先生之子;六人者,皆承谷士之教,讲求古乐。带来乐器,琴一、瑟一、凤箫一、洞箫一、匏一、埙一、篪一、笙一。因令奏乐,以鼓节之,音节清雅,穆然令人想三代之盛。古昔圣王修己治人之术,其精者全存乎乐,而后世之独缺者,乃首在乐。余因古人治兵之道、作诗之法,皆与音乐相通,而懵然不知,深以为耻。思寻访谷士先生之徒党,相与讲求一二,故召集六人者自浏阳来皖。儿子纪泽粗晓音律,明年当令其来营,究心兹事。更初散去。
咸丰十一年八月初一日,曾国荃克复安庆,初八日曾国藩移驻安庆。贺宏勋该年六月到江西,“旋奉江西总理粮台李宪委解军装赴东流大营投交,当蒙宪恩留营差遣”。假如非要为林纾所记找些根据,也只能是贺宏勋八月到了曾国藩东流大营,刚好此时曾国藩收到了安庆捷报,而非南京。
浏阳古乐让曾国藩念念不忘,恰好贺宏勋到了,便让他写信召集浏阳古乐表演团来安庆,“相与讲求一二”。此时战事正酣,而曾国藩却如此注重礼乐,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礼失而求诸野”之意吧。日记中的“穀士”,是邱之稑的号。邱庆籥,邱之稑次子。看完古乐表演后,曾国藩“穆然令人想三代之盛”。当时邱之稑已卒,曾国藩特意赠给邱庆籥两方匾额:“精探正乐”“雅淡和平”,以表彰邱之稑复兴礼乐之功。曾纪泽“粗晓音律”,他想明年令儿子来大营,跟随邱庆籥等人学习。光绪十三年(1887),曾纪泽领衔湖南京官,呈请将邱之稑入祀乡贤祠,又将邱的代表作《律音汇考》上呈光绪帝御览,这是后话。
说了这么多,曾国藩后来帮贺宏勋递条子要了知县官吗?贺宏勋到底是庸才还是干吏呢?
此次面试之后,曾国藩多次对贺宏勋进行保举,可以查证的有两次,一次是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他在《雨花台解围出力员弁请奖折》所附请奖单中写道:“江西分缺先用县丞贺宏勋,请免补本班,以知县仍留江西补用。”一次是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他在《官军会克高淳溧水东坝各城之水陆员弁请奖折》所附保单中写道:“同知衔江西补用知县贺宏勋,请赏戴花翎。”前次保举贺宏勋为江西补用知县,后次保举赏戴花翎,而此次贺宏勋已有“同知衔”,阐明这两次保举中间,贺宏勋还曾被保举过一次加同知衔。
同治四年(1865),贺宏勋取得实职,被题补为江西万安县知县(正七品)。曾国藩在同治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回复刘坤一(时任江西巡抚)的信中说:
万安贺令宏勋久在敝营,赴任时曾谆嘱其勉作好官,渠亦自矢愿为良吏,近日政绩何若?此二人能陶铸有成否?
可见贺宏勋赴任时,曾国藩勉励他作好官,贺也发誓愿为良吏。从曾国藩语气中可以看出,两人不像上下级关系,更像是叔侄。而曾国藩在信中特意提到贺宏勋,也是间接地在打招呼,让刘坤一对贺多加“陶铸”栽培。
贺宏勋没让曾国藩绝望,同治《万安县志》称其任知县“有政声”。万安县的考棚、文昌宫在战乱中被毁,贺宏勋倡导县绅复建,赠匾表彰,并撰记树碑,以垂长远。
同治五年冬,贺宏勋丁忧去职,九年起复,十一年署鄱阳县知县。同年,曾国藩逝世。南昌曾文正公祠建成后,贺宏勋撰写对联,表达感恩、怀念之情:
公去定朝天,应知当轴处中,谠论对扬先帝座;
我来亲酬酒,犹似抠衣侍侧,瓣香敬奉雅言时。
贺宏勋还曾购买景德镇制作的白瓷青花香炉,供奉在曾国藩夫妇的画像前。赵世荣著《曾国藩的故园》记载:
(曾国藩故居八本堂正宅)神龛前面是神台。神台正中有两张金边玻璃相屏,分别嵌着曾国藩和他的夫人欧阳氏的画像。画像前面摆着江西鄱阳县知县贺宏勋敬赠给曾国藩的白瓷青花香炉。香炉是同治十二年(1872)景德镇制作的。工艺相当精美;质地雪白如玉,晶莹透亮,花纹图案有角花、团花、宝相花三种,色彩淡雅自然。香炉通高七十五厘米,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四方匾斗形,中部为扁鼓形,底座为四足。
同治末、光绪初,传忠书局刻《曾文正公全集》,贺宏勋与李宗羲、沈葆桢等人列名参校。
刘坤一
同治十三年六月,贺宏勋补萍乡县知县。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江西巡抚刘坤一上《保举贤员折》,奏保贺宏勋:
赣县知县崔国榜、萍乡县知县贺宏勋,该二员心地朴诚,吏事通敏,所至政平讼理,不事虚饰矜张,亦似无异于众,及其诘奸禁暴,奋迅直前,不惮烦,不惜费,是以屡破重案,地方赖以保全。
光绪二年,贺宏勋调广丰县知县,后历署铅山县、乐平县。光绪四年三月十七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回信给贺宏勋(同为曾门弟子),称赞其政绩:
就审政猷杰出,履候增绥,引企吉晖,允符臆颂。乐平械斗之案层见叠出,固由民风犷悍,亦因地方官姑息已久,积重难返。执事履任以来,力求整理,新旧斗案审结九起,从兹管理勤求,带牛佩犊之风可以复见,欣慰曷任。奉拨营哨,驻县弹压,顽梗之民,当知儆畏。执事精力过人,素所稔悉,久于其任,必能挽此颓风也。
贺宏勋无完整的传记材料,兹据《申报》所载《京报》《江西官报》等材料,梳理出其此后履历:
光绪六年调鄱阳县知县,七年署南昌县知县,九年署丰城县知县,次年卸署,回鄱阳县本任。十三年,被被保举大计卓异(大计,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政绩突出,才能优良者称为卓异),卸任,赴京引见,次年二月奉旨:“贺宏勋着回任,准其卓异加一级,仍注册候升。”十六年,又被保举卓异。同年九月,以拿获江晥交界地方会匪出力,安徽巡抚沈秉成奏保,奉旨“着俟补同知后,以知府仍留原省尽先补用”。
十八年七月,升补饶州府景德镇同知(正五品)。不久,因查获鄱阳县会匪,江西巡抚德馨奏保:“花翎、江西尽先补用知府、准补景德镇同知、鄱阳县知县贺宏勋,请俟归知府班后,赏加道员衔。”十九年四月,交卸鄱阳县事,赴景德镇任,十月,请咨引见。二十年十一月,回景德镇同知任。二十一年四月署饶州通判,六月赴任。二十二年七月,因病去世。
据贺宏勋填写的履历表,同治元年(1862)他26岁,知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卒时,享寿60岁。
贺宏勋在江西任知县三十多年,因其干吏之才,遭到历任巡抚的褒奖,两次被保举大计卓异,言论推其为江西知县之佼佼者。据翁同龢日记记载:光绪九年(1883)五月,时任湖北巡抚、前任江西布政使彭祖贤上折荐举人才,其中之一便是贺宏勋。次年三月初九日,江西按察使王嵩龄到京拜见翁同龢,翁同龢问他江西州县官中哪几位最好,王“以冷鼎亨、贺宏勋、汪以诚、李廷俊四人对”。能同时得到布政使、按察使的肯定,贺宏勋绝非林纾所说的庸才!
贺宏勋虽非正途科举出身,但颇有文采。同治十一年(1872),江西巡抚刘坤一主持重建滕王阁,贺宏勋撰联云:
阁中歌舞已尘埃,问何人克副子安才名,对霞骛齐飞,润饰江山当一序?
劫后楼台新结构,喜此地仍然滕王故迹,记雪鸿印爪,送迎冠盖又经年。
滕王阁
此联实属佳构,今被悬于滕王阁景区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