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源,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家和该领域的开辟者之一。长期从事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研制工作。培育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为中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北航自动化学院院长李伯虎院士在院庆50周年上的讲话中指出“由文传源教授担任总设计师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70年代至80年代,由文传源教授、王行仁教授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全任务飞行模仿器”。
文传源,1918年6月22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1939年2月,考取了西北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原北洋工学院航空组),并于1943年毕业。大学毕业后文传源被分配到航空委员会(后改为重庆国民政府的空军)桂林第四飞机制造厂,笕桥航校等担任技术工作或航空仪表教学等工作。1948年11月文传源以请假探亲的名义脱离航校,回家等待解放,并争取参加革命工作。
1949年2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7月中共衡阳工委任命刘国安兼湘南游击二支队二团队司令员,文传源为二团队政委,解放大军南下后,文传源将发展的党员引见给中共零陵地委,并把游击队分别编入零陵、祁阳县大队,事后文传源返中共衡阳市委工作。1949年12月经第四野战军政治部转北京人民空军训练部工作。
开辟了中国无人驾驶飞机技术领域。1957年下半年文传源提出研制无人驾驶飞机的总体技术方案。无人驾驶飞机研制计划经武光(当时北京航空学院院长)报请周总理同意后,于1958年6月29日组织了当时飞机设备系各专业教研室数十名教师和技术人员以及外单位的有关人员开始研制。除飞机,发起机外,其他系统包括:发起机转速、温度控制系统;AП—5自动驾驶仪的改装与安装;飞机程序控制(各种飞行模态的转换、组合与控制)系统;飞机自动起飞系统;飞机自动着陆系统、飞机机载无线电遥控信号接收系统;机载无线电遥测信号传感、发射系统;天线系统;无线电小高度表;地面无线电遥控信号发射系统;地面无线电遥测信号接收系统;飞行员地面操纵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台等;以及地面电源;地面仿真实验设备都是重新研制的。从6月29日开始研制,于当年十•一国庆前基本上完成自动起飞,空中遥控飞行,无线电引导着陆等项目的初步试飞。在校内外协作下,于1959年2月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在空军、航空部门、北京市指导检查机上的确无人并加锁后,自动飞上蓝天、空中遥控各种姿势和一定范围航线飞行,最后安全的自动着陆,完成了中国第一次无人驾驶飞机的成功飞行,开辟了中国无人驾驶飞机技术的新篇章。
发展了系统仿真理论并开辟了仿真技术的应用。文传源在组织、指导和参加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时,即采用林克机进行无线电遥控系统的发射、接收和控制林克机的地面飞行仿真实验,对无人机空中试飞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1962年任新成立的导弹自动控制系系主任兼第八研讨室(控制研讨室)主任期间,除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外,建成由一自由度转台、红外目的仿真器与模仿计算机组成的红外导引空空导弹平面攻击仿真系统,在当时属国内首创。
1975年文传源担任歼击机飞行模仿机总体设计组组长。该飞行模仿机于1983年通过国家鉴定,填补了空白,并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提高一等奖和全国计算机应用一等奖。
197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建立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1988年经国家科委同意成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文传源在第一届理事会上被推选为理事长。
1989年以文传源为学科带头人的“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博士点,除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综合化,分散化控制与散布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可靠性;系统仿真;和专家系统与智能控制研讨方向外,添加了“系统论与人体科学”的研讨方向。并已获得一些初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