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演义》让周瑜蒙受了难以洗刷的“不白之冤”,一代名将也几乎成为了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代名词”。然而大量的史实告诉我们,周瑜并非我们传统印象当中的样子,他的心胸狭小、不能容人更是一种人为的恶意的假象。
《三国演义》刻意“贬低”周瑜,更多的是出于小说艺术的需要。罗贯中承袭了“帝蜀寇魏、尊刘贬曹”的创作思绪,诸葛亮作为小说的第一主人公,作者当然会不遗余力地去烘托、渲染。
为了突出诸葛亮,罗贯中不仅虚拟了许多情节,还巧妙地“移椬” 了周瑜的功劳。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这才使得孙刘成功联盟共同抗曹;草船借箭,巧借东风,周瑜方能赤壁建功,否则就会“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了。对周瑜性情上的“恶搞”,也是为了映托和比照诸葛亮,周瑜气量狭小、意气用事,方能显示诸葛亮的宽庞大量、沉稳老辣;周瑜处心积虑,诸葛亮则从容不迫:周瑜魔高一尺,诸葛亮就道高一丈。
可叹!周大都督虽智勇兼备,但在诸葛亮面前,却总是捉襟见肘,生生地沦为了陪衬。
虽然《三国演义》里周瑜的“劣迹”已家喻户晓,但是,小说终究是文学艺术作品,不能等同于历史的真实,对于那个“名誉不佳”的周瑜,我们不妨一笑置之。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 周瑜主动投奔孙策。
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策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
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即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公元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目的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剖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而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
公元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刻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本人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步对周瑜进行丑化,直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
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缘由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 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而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
在对刘备一 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办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目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隘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大家都说是心胸狭隘的,气量很小,嫉贤妒能。这真是对《三国演义》最大的谬误!
大家看《三国演义》,周瑜与诸葛亮明争暗斗,孔明处处计高一筹,周瑜怀恨在心,必欲除之而后快,有些人就说《三国演义》把周瑜写的是气量狭隘。这是这本书表面上给我们的印象,但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要看到问题的实质!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