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剧照
《北平无战事》肯定是最近两三年国产电视剧的一个小高潮。一夜之间,电视剧又成了街谈巷议以及朋友圈中的高频话题。这种状况,《雍正王朝》《人间正道是沧桑》开播的时分,出现过。但是我看到三十集,觉得此剧实在有些惋惜。属于这部电视剧的光荣,正日渐被它越来越扩大的瑕疵弄得暗淡。
反腐之核是此剧在今天迅速红火的缘由,但这个切题的荣光正被拖沓的情节类似的场景所拖累。在老百姓的想象中,“反腐”总是和“时辰表”相关联,是要有很多“动作”的,但是从第二集开始,此剧高仿谈话类节目。警察局跟民调局谈,保密局跟警备司令部谈,二号首长跟三号长官谈,担任人跟联络人谈,核心成员跟外围人员谈,所以,这部电视剧最常用的语法就是画面切开,两组人同时长谈,谈完,交换再谈,一集结束。
本来,谈得好,是此剧的一个特色,你看,崔中石和徐铁英谈得多好,所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谢培东和方步亭谈得也好,不同阵营的两大高手,惺惺相惜到基情流露,我们不觉得其中有任何不妥。不妥的是承担偶像剧任务的年轻演员们,每次看到方孟敖和何孝钰和梁经纶和谢木兰谈话,看他们在那里用力地表演本人的帅气、清冷、阴骘或者天真,这部剧就进入休克或者不举形态。
偶像派绝对是此剧负能量。本来,《北平无战事》是对“民国范”的一次修正和克服,用编剧刘和平的意思,让观众看看真实的北平。这个,电视剧大手笔展开的格局的确令人感到振奋,尤其,各派势力各种部门顺次登场,硬碰硬显示出男人剧的高亢;而且,何孝钰和谢木兰两个年轻女主角在网络上的不受待见,也充分阐明了观众看得穿民国爱情的泡沫。惋惜的是,方孟敖和梁经纶两位男主角都是诗歌爱好者,徐志摩卞之琳闻一多什么的,都喜欢,随着剧情的推移,两人越来越频繁地比拼文艺才能,搞得无论是我党还是国民党的地下工作都浸染了激烈的“新月派”特质。
非常“新月派”。刘和平说原来想命名此剧为《明月照人1948》,所以,我倒是弄明白了为什么此剧反重复复要唱“浮云散,明月照人来”。不过,再好的曲子,也经不住如此频密地运用,《北平无战事》对一些“高级段落”的“横征暴敛”真的让人生出叹息。这个曲子是一个,“建丰同志”也是一个。此剧最重要的角色是暗场人物“建丰同志”,代表国民党新鲜力量的蒋经国算是第一次在国产剧中得到客观甚至正面的表达。但是,少壮派曾可达给建丰同志打了多少电话啊!就算一集两次,建丰同志的1948跟各地下级通电话都不够。贪污能亡国民党,电话也能忙死国民党。
蒋经国的1948规划是刘和平最花心思的地方,由此他敢说,“台湾那边看了也服气”,光是演员张口闭口的各款机构,就让人觉得其中有硬通货,惋惜的是本剧抱负过大,太想老少男女通吃,让小偶像担纲发展主线不仅是剧情败笔,而且也使“黄金时代”的“共产主义理想”很快被“个人英雄主义”所污染。方孟韦痛斥曾可达的十四集让很多观众大呼过瘾,但我更希望有人能劈头盖脸这样骂一通方孟敖。在这出戏里,谁都让着他宠着他,搞得他老子不认上级不敬,还能收获“小儿辈大破贼”的夸奖,更能让老地下党谢培东检讨本人对他的才能评估不够,至于他从头到尾令一切观众感到腻烦的美国做派反倒成了“个性”,伊斯特伍德一样的地下党,还是回到西部当牛仔比较好。
地下党形象,观众喜欢崔中石和谢培东,国民党里面,除了辈分高的陈承继、马汉山等一手好戏,王蒲忱、孙秘书等也是出面难忘,尤其是孙秘书,他和崔中石的第一次照面,观众就记住了他。好演员不聒噪,好戏码不点破,这方面学习材料很多,去年在大陆的人气剧《纸牌屋》是一例。而且,长官心思副官最清楚,但在《北平》中,观众一目了然的事情副官永远不懂,然后解释啊解释。砍掉一半的解释,这部戏能上两个台阶,如此,剧中人的智商也能保持一贯,否则,开场时的曾可达一派精明干练,遇到建丰同志,智商急剧下降。共产党这边也是,谢培东如此久经考验的老党员,遇到全剧最屌方孟敖,立马情商捉急。国产剧最令人不耻的就是,以偶像等级来确定个性分贝,以地位高低决定智商面值,像刘烨这种没有完成演员自我涵养的明星,活生生就是被这样的等级发酵成空心白馒头。
变成空心馒头的,还有此剧的画外音。谍战剧中的“画外音”,不仅有历史渊源,还有情感记忆,所以,在《埋伏》中第一次听到画外音,像我们这种中老年观众的心,是抖了一抖的,我们想起《无名英雄》想起《春天的十七个霎时》。但是,《北平无战事》有十七个视角的画外音,一会帮着曾可达坚定心意,一会帮着刘烨剖析情势,一会转到梁经纶的脑子,一会又进入何孝钰的心中,这样的画外音当然也可以,但是一摸一样抒情的调子,是要搞统战吗?编导估量点头了。说白了,这部戏,是有“统战”野心的,剧组也很注重台湾反应,不少台词都照顾到台湾市场,这是好事情,阐明我们的文化自信上来了,而且敢于在“正面战场”进行描写。但同时,我又觉得,这个统战工作,从貌似很文艺的画外音突入,也很有可能被很文艺地瓦解,尤其,这个画外音,还如此视角涣散。
到底如何描画这一段的国共历史?这是《北平无战事》最大的光荣和贡献。本剧的架构显示出一次突破,比如蒋经国所指导的铁血救国会形象塑造。但是,看久了,这个《北平无战事》会不断地令人想到刘和平的另外两出大戏《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由于戏码太像,更由于,充实1948年北平的历史细节和故事实在太不充分,到最后,还得依托几个小年轻的感情纠葛在那里混叙事。有大格局,没有降落伞,国产历史剧硬不起来,实在令人扼腕。
所谓“北平无战事”,真正的战事其实至今没有结束,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对这部剧要求高一点,是不是也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