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过去了,这个故事仍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注脚。为了拯救61位食物中毒的民工,在通讯、交通、经济都不发达的年代,那些无私奉献的“陌生人”用大爱帮助了61个生命重生。
1960年3月11日,《北京日报》4版
1960年2月7日,《北京日报》1版
从左至右是1960年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90年高级中学语文第一册
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组在北京站拍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高宏/摄
1960年4月1日,《北京日报》3版
1960年4月1日,《北京日报》3版
1960年3月3日,《北京日报》2版
1981年7月27日,《北京日报》2版
1960年,卫生部为救人的北京特种药品商店颁发奖状。李晞/摄
1996年2月9日,《北京日报》3版
1996年2月16日,《北京日报》5版
1960年,中毒民工获救后的合影。
新华社张瑞华/摄
57年过去了,这个故事仍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最好注脚。为了拯救61位食物中毒的民工,在通讯、交通、经济都不发达的年代,那些无私奉献的“陌生人”用大爱帮助了61个生命重生。
北京“救命药”空投平陆
1960年2月3日16时,北京王府井大街上车水马龙。位于王府井北口八面槽路东的国营特种药品商店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
“我是中共山西平陆县委,我们这里有六十一名民工发生食物中毒,急需一千支‘二巯基丙醇’,越快越好,越快越好!”听筒里传来焦灼的声音。
情况紧急!特种药品商店党支部马上成立了紧急供应小组。(1960年2月7日,《北京日报》1版《披星戴月千里送药救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