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县师范学校声名远播,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南洋公学师范院同列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师范学堂之一。
京兆女子师范学校学生
大运河北端起点的通州城,距京城官道不过40里,水陆漕运四通八达。康熙年间就在城内东北隅设置试院,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扩建为贡院,顺天府所辖24州、县应试合格的考生,都要到这里参加府试、院试。院试得中的秀才,才能乡试举人,再会试、殿试进士。每逢考期,运河码头千帆竞渡、络绎不绝,各地考生及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接踵而至。出售文房四宝、诗文书籍的商店,以及旅馆货栈、歌肆酒楼应运而生,从此造就了繁荣昌盛的通州商业经济和深厚浓郁的文化底蕴。
废除科举考试后,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贡院建成京兆女子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这所师范学校虽多次更名,但从清末延续至今,成为通州运河文化一朵闻名遐迩的瑰艳之花。
女子师范建校要追溯到1915年,京兆尹公署委派尚伯良到通县,在原清朝温水道旧署创办京兆女子师范讲习所。尚伯良博学多能,以尊重解放妇女的胸襟,多方求援拼凑,甚至变卖家产,于1918年将师范讲习所扩建为京兆女子师范学校。《京兆公报》曾称其“任职有年,苦心经营”。他不仅亲自授课,还延揽社会名士来校任教,其中就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杨秀峰。
杨秀峰1925-1928年在京兆师范学校任史地教师。“五卅”运动时,曾组织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宣传。1929年公费赴法国留学前,还回校看望在校师生并合影留念。“七七事变”后,杨秀峰投笔从戎,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担任冀南行署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政府主席、教育部长、高教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女子师范学校多次改名,历经坎坷,直至1958年迁入现在的通县中山大街50号,沿袭了原址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的校名,开始男女兼收、同班授业。
原址的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俗称通县“男师”,建校比“女师”还要早10年。1905年清顺天府在通县敦化堂和法华庵两个相邻的庙宇基址上,创办东路厅中学,设有师范班。1909年改称东路厅师范学堂,1914年改名京兆第三中学,实为师范编制。1920年,顺天府西路厅师范从卢沟桥迁入通州,与京兆三中合并为京兆师范学校。
顺天府西路厅师范校址是紧邻卢沟桥的岱王庙,后因进驻29军某营,即与该军“大刀突击队”联系在一起而始为人知。那里原本是宛平县高等小学堂、中学堂,1909年改为顺天府西路师范,两年后改称京兆师范学校,校长就是后来在通县创办“女师”的尚伯良。故事老人孙敬修,是该校第三届的学生。他曾回忆岱王庙的校舍情况:“庙里的大殿当礼堂”,“两边配殿里的泥像倒是全拆了,当学生宿舍”。还回忆在“五四”运动中,他与全校同学一起上街游行,受到长辛店工人的欢迎,和他们一起高呼口号,还给他们送水。
1925年,张中行自香河县考入合并后的京兆师范学校,编在第十二班,并被同学推举为图书管理员。晚年他回到母校,在昔日图书馆前拍照留念。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摆脱了强加给他的《青春之歌》中“余永泽”的阴影,以八十岁高龄登上文坛,刮起一股张中行旋风。先后有《负暄琐话》《流年碎影》等数百万字的著作问世,成为二十世纪学识渊博、融贯今古的文化老人之一。
1928年,京兆师范学校改名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1933年改称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1958年并入承德师专。“女师”迁入后,校名一直沿用到1961年,河北省把学校移交北京市,从此定名北京通县师范学校。
通县师范学校声名远播,与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南洋公学师范院同列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师范学堂之一。百年通师培养学生数以万计,为京津冀一带基础教育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曾任中国作家出版社社长的作家从维熙、第四代电影代表人物的导演张暖忻等诸多著名人士,成为学校和校友的光荣与骄傲。
通县师范师资雄厚、名家云集,他们大都毕业于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名校,功底深厚,知识渊博。生物特级教师祁乃成出版专业著作几十种,蜚声生物教育界。登门面请郭沫若题写“北京通县师范学校”校名的语文教师张同吾,后来成为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教师中的佼佼者应属欧阳中石,195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任教于通县师范学校,直到“文革”中调离。1993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主持书法教育博士点,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完整的书法教育体系。他治学博涉多优,著述覆盖国学、逻辑、戏曲、诗词、音韵、绘画、书法,并对京剧“奚派”艺术的研究和完善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之后,通县师范学校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合并,建成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开启了师范教育事业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