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许多人并不晓得司马光编了一部旷世巨著《资治通鉴》,却一定晓得他小时分砸过一口缸。
但是前不久,珍藏家马未都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进一步提出历史没有真相的道理。由于马先生是器物学专家,他明确地告诉观众,以北宋的工艺水平,烧制不出来大到足以容下一个孩子的水缸。
探索网配图
其实在这之前早有人也提出了怀疑,由于以缸的坚固程度,不是一个小孩子的力量就能砸破的。
那么,《宋史》中是怎么记载的呢?“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可见,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缸的体型较大,壁呈坡形,底部到口逐步张开。由于应力向外,所以很难烧制。而瓮是大肚子,底部和口部都向内收缩,烧制时应力向内,没有后来的缸坚固。这阐明了司马光当年砸的是瓮,而由于后世缸瓮不分和顺口的关系,说成了司马光砸“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