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2017年8月6日11:08:50历史解密754阅读模式

同甘共苦

1927年,毛泽东离家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去就是3年,杨开慧留在长沙板仓坚持地下斗争。孙嫂这些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也没有往家里写过一封信。为了做事方便,为了省下梳头的时间,她把头发都剪掉了。

原先,她在杨开慧家当保姆是有工资的,每月5元。毛泽东上井冈山后无钱寄回家,杨开慧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孙嫂就主动提出不拿工资,还把以前积存的工资全拿出来贴补家用。有位邻居对杨开慧说:“霞姑,你家请了这样好的保姆,真难得。”但孙嫂却对那位邻居说:“莫这样讲,遇上这样的雇主,是我的福气。”

1930年10月24清晨,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杨开慧的家,杨开慧、孙嫂、毛岸英一同被捕,敌人先是将他们关在长沙警备司令部,后来又将他们关进长沙陆军监狱署。无论是在长沙警备司令部,还是在陆军监狱署,杨开慧、孙嫂每天都遭受着非人的折磨。

天天提审,常常受刑,杨开慧和孙嫂被敌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但是,她们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从她们口中得不到丝毫有关毛泽东的实情,就逼杨开慧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但杨开慧坚定不移地回答:“要打就打,要杀就杀。要我和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从杨开慧被关进大牢到她英勇就义,虽然只有短短20天。但正是这短短的20天,在炼狱般的大牢中,杨开慧完成了她心灵的最后一次涅槃。可惜她美妙的心音再也无法变成心灵的文字,再也无法放进那个墙洞。否则,墙洞中的那些手稿,将会出现最美丽的崭新篇章——

也许正因为如此,藏在墙洞中的那些手稿,杨开慧最后都没有告诉任何人。她是有机会告诉他人的,比如告诉同处一狱的保姆孙嫂、儿子毛岸英。但是,大牢中的杨开慧已经不是手稿上的杨开慧——

手稿上的心音不过是秋虫般的呢喃,大牢中的杨开慧却亮丽于信仰的高山;

手稿上的杨开慧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而大牢中的杨开慧才是毛泽东能够引以自豪的当之无愧的爱人!

也许,大牢中的杨开慧正因为清楚地看清了手稿上的自己和大牢中的自己,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自己。所以,杨开慧才决定,让那段寂寞的文字寂寞在墙洞中,永不示人。

1930年11月14日,荷枪实弹的军警到牢房提押杨开慧,杨开慧和孙嫂都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了。孙嫂用身体堵住牢门,大声地喊着:“不要带走她,要杀就杀我,让她回去带孩子!”可是凶残的敌人哪听她的……

就是这一天,杨开慧被枪杀在长沙识字岭。

杨开慧牺牲后的一个月,经党组织和亲友的多方营救,全身是伤的孙嫂和毛岸英终于被释放出狱。为防止敌人对孙嫂的迫害,杨开慧的母亲向老夫人只好叫孙嫂离开板仓回到老家。

在宁乡,老家的人问孙嫂:“这4年你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孙嫂摇摇头,什么也不说。她不想说,一说心里就痛。然而,她心里却时时想着杨开慧在监狱中对她说过的话:“革命一定会成功,这一天不会很久。”

毛泽东和孙嫂见面,是在1957年的6月。

长沙板仓一别,已经30年了,故人相见,毛泽东感慨万端。说起往事,愈发激起了他对亡妻杨开慧的绵绵怀念。毛泽东对孙嫂说:“你和开慧同甘共苦,我今天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开慧一样。你以后就是我的家人了。”

解放后,孙嫂一家住进了长沙城,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1982年,孙嫂病逝。临终前,她对女儿孙燕说:“我要走了,去看开慧和毛泽东了……”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