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虽然从19世纪中叶开始暂时脱离祖国,但与祖国内地历久以来的经济、文化等往来并未中断,政治上的联系性又很密切。早在1892年,就有一批知识分子在香港成立了以“尽心爱国”为座右铭的辅仁文社,虽然它不是一个革命团体,但作为香港华人的第一个政治实体,对以后香港革命组织的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在辛亥革命前,香港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宣传重地,兴中会和同盟会曾先后在香港建立重要机构。
清末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中国日报》于1900年即诞生在这里。该报自创刊以来,连续刊载过正面阐述革命党人政治主张的文章,批驳反对革命的种种谬论,成为革命党人的主要舆论阵地之一,对革命党人的多次武装起义都有详细报道。
香港曾经是革命经费筹集和转汇之地,孙中山策划反清武装起义、输送武器弹药、筹集起义军费、联络海内外革命志士的基地,由于有利的地理条件和特殊的政治环境,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便以香港为基地,发动过多次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从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到1911年黄花岗起义,这期间以香港为主要策动基地的起义共有六次。香港一些爱国商人曾经倾家荡产,支持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有的甚至因此家道中落,生活陷入困境。如李纪堂曾以百万家财资助起义军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瓦解。迅猛发展的革命形势,在香港华人中也引起强烈反响,多数香港华人都同情和支持辛亥革命。据当时香港《德臣西报》的消息,每100个香港华人中,有99个对革命运动表示同情,“75%是狂热的、不顾一切的同情者”。
11月9日,广东宣布共和、独立,香港许多知名人士参加了广东军政府的领导工作。新政府刚刚成立,面临财政困难,香港华商踊跃捐款支持。广东政府财政司长李煜堂到港筹借资金,很快筹借资金近百万元。
11月12日,香港华人关闭店铺停业举行庆祝活动,据当时的报道,这次庆祝活动,光燃放鞭炮即花费10万港元。面对香港广大民众对革命运动的同情和支持,连时任港督的卢押不得不做出某些让步,表示他注意到大多数华人同情革命运动,他们完全有权这样做;如果他们认为这场运动有利于他们的国家和种族,他们同情它是正确的。还命令华民政务司就庆祝活动一事发布通知,允许11月12日中午12时至下午2时燃放鞭炮,以庆祝“广州避免了流血”。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