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骁勇善战的国民党将领,他同时还是个侠肝义胆的“袍哥人家”。王铭章在“血战台儿庄”前夕的滕县保卫战中,率领袍哥、川军以寡敌众,和日军决一死战。他手下几千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滕县尸横遍野。最后,王铭章本人也战死沙场。
抗日英烈王铭章(1893-1938),字之钟,四川省新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师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王铭章烈士照片
王铭章烈士简介
王铭章烈士是四川省新都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王铭章是著名抗日将领。曾以其禀性刚毅、骁勇善战而享誉军旅。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而牺牲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王铭章烈士生平经历
王铭章,字之钟,1893年出生于四川省新都县泰兴场一个商人家庭。自幼在新都县高等小学读书。1909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第五期。后又考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入川军第二师任排长。1916年,川军第二师参加护国运动,发兵讨袁。王铭章在作战中,机智英勇,屡立战功,相继晋升为连长、营长。1920年川军整编后又升任团长、旅长,1925年,任川军第三师师长,隶属于田颂尧带领下的四川西北屯殖军。翌年,川西北屯殖军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王铭章任该军第四师师长。1935年,第二十九军改编为第四十一军,孙震任军长,王铭章任一二二师师长,并授予陆军少将衔。次年,晋为中将衔。
王铭章从军以来,长期卷入军阀混战,并数次参与对红军的“围歼”。1935年华北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速走向高潮,王铭章的思想也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他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十分反感,对中共提出的“中止内战,一致对外”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表示拥护。1937年5月,他在写给表弟的信中说:“接来书,所悉吾弟有志进修,赞佩不已。西安事变和平处理,内战从此结束,今后全民全军精诚团结,枪口一致对外,洗雪国耻,此诚国家民族之幸……此间正按中央整军方案,进行部队编练,以期达到枕戈待战,朝令夕发共赴国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先请缨出川抗日。不久,川军各部编为第二路预备军,下辖两个纵队。一二二师所在第四十一军编入第一纵队(后改称一二二集团军)调出四川。同年9月12日,王铭章在部队驻地四川德阳召开的誓师大会上大方陈词,表示要以誓死抗战的实际行动,赎回他20年来参与内战,给人民形成苦难的罪愆。接着他返回新都老家,给家人留下遗言,遂辞别父老乡亲,率川军北上,走上了抗日的最前线。
当时侵入华北的日军正以平津为基地,沿平绥、平汉、津浦三大铁路线全面出击。由于在平汉线上任正面防御的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见敌人来势凶猛,早已丢弃保定仓惶南逃,直奔河南。日军遂于10月初占领正定、石家庄。10月上旬,第二十二集团军抵达西安。由于山西战况危急,蒋介石电令该集团军继续东进,由潼关北渡黄河,到太原编入阎锡山第二战区作战。此时的王铭章来不及修整队伍,就主动请战,带领一二二师身着单衣草鞋奔赴了第一线。当部队行至到娘子关地带,与西犯的日寇第十四师团发生了剧烈战斗。配备低劣的川军,面对配备精良的日军,虽然火力十分悬殊,但在王铭章师长的指挥下,该师官兵激于爱国义愤,士气高昂,不怕流血牺牲,与敌人进行了英勇不屈的顽强搏斗,从而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娘子关一战,为保证国民党主力部队转移做出了贡献。
1938年1月,日军攻陷南京后,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沿津浦线北上。华北之敌打通沧石公路以后,以沧州沿津浦线南下,企图从南北两面夹击并占领我军事重镇徐州。时任山东省主席、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为保个人实力,不战自退,致使敌酋矶谷谦介带领的第十四师团,连续攻占了我多座城市。为平息内部和外界言论,蒋介石将韩复榘在武汉执行枪决。并急忙调遣王铭章师长所在的二十二集团军奔赴邹县以南,以援解徐州的危急局势。
不久,日军在邹县、兖州一带大量集结兵力,伺机向南大举进犯。王铭章授命于危难之中,担任第四十一军前方指挥,统一指挥一二二、一二四两个师,他亲率一二二师师部及三六四旅旅部进驻滕县。
3月14日,拂晓,保卫徐州外围的滕县血战开始了。15日下午,敌人以万余兵力向滕县右侧迂回,企图夺取滕县县城这一战略要地。此时,滕县城关的战斗部队共2500人,另有滕县县长周同所属的武装警察和保安部队五六百人。这样,城中武装力量共计3000余人,但真正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尚不足2000人。当时,以3000兵力对付武装精良的万余名日军,确是敌众我寡。王铭章心中自然清楚,滕县战役必然导致一场残酷的激战。他勉励守城将士说:“以川军薄弱之兵力,和低劣之武器,担当保卫徐州第一线之重担,力量之不足,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身为军人,卫国保民而牺牲,原为天职,只有决心牺牲一切,虽不剩一兵一卒,亦无怨尤。不如此不以对国家,更不足以赎川军20年内战之罪愆。”全体守城官兵,在王铭章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鼓舞下,在滕县保卫战中创造了奇观。
16日上午7时,日军开始向守备东关的警戒部队发起进攻。在日军疯狂进攻面前,王铭章镇定自如,针对敌我态势,放弃外围阵地,集中所余兵力两个多团,在城内死守待援。日军全然没有料到,区区十个步兵连固守的滕县城邑,以机械化部队猛攻,而一直没有攻下,于是,敌人当夜调集三万兵力,70多门大炮,45辆战车,团团围住了县城的东、南、北三面。
17日,北风凄厉,阴云满天,滕县保卫战到了最后阶段。上午6时,敌人以56门山野重炮向城内猛轰,以20多架敌机低空扫射、投弹,全城顿成一片火海。敌人在十余辆坦克的掩护下,向东关突破口冲锋。守护东关之七四○团官兵,顽强抵抗,不断战斗到双方进行肉搏战。我方伤亡惨重,而敌人遗尸累累,遍野皆是。
下午,敌人又以重炮、飞机猛烈轰炸南关,我方工事全部被摧毁,川军将士血肉与砖石齐飞。此时,王铭章已知援军无望,立即向临城总部孙震发出最后一封电报,表示:“决心以死拼以报国家”。他向在一旁的滕县县长周同说:“周县长,你可以走了,你应该走了,这儿的事,有我”。周县长沉重地说:“守土有责,这四个字我是明白的。抗战以来只有殉国的将领,没有殉职的地方官,我食国家之俸禄,也真惭愧的很,王师长这样爱国、爱民,我决不苟且偷生,我要做第一个为国牺牲的地方官。”
敌占领南城墙和突入东关之后,王铭章巍然立于县十字街口指挥督战,逐街逐巷与敌抢夺。下午5时,占领了南城墙和西城墙之敌,集中火力向城中心十字街口射击,王铭章和其所随部队无法在市街内存身,只好从西北角登上城墙,继续与敌周旋。他命令身边仅有的一个间谍排,向西城门楼之敌反扑,企图夺回我方唯一的后方通道。但一排人尚未接近,即被敌人密集机枪火力打倒。王铭章迫不得已,预备追出城去,到火车站指挥一二四师七三二旅继续与敌搏斗。但刚走到西关电灯厂附近,即被西城门楼之敌发现,居高临下的一阵密集机枪射击,王铭章师长以及参谋长赵渭滨等十余人,不幸饮弹倒地,壮烈牺牲,时年仅45岁。
王铭章率一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们的誓言,为保卫徐州立下了汗马功劳。王师长与2000余官兵壮烈殉国,为抗日战争史谱写了又一光辉篇章,其可歌可泣动人壮举,予全国人民以宏大鼓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曾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形成也!”国民党政府对王铭章将军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毛泽东在悼念王铭章的挽联中写道:“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高度赞扬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川省人民政府已于1984年,追认抗日民族英雄王铭章为革命烈士。
如今,坐落在滕州市的“王铭章革命烈士留念亭”已成为向广阔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真实、生动的教科书。
www.5281520.com红潮网整理!
王铭章烈士故事
“袍哥将军”王铭章死亡谜团:死因众说纷纭
说起王铭章这个名字,很多成都人都不陌生。
王铭章,骁勇善战的国民党将领,他同时还是个侠肝义胆的“袍哥人家”。王铭章在“血战台儿庄”前夕的滕县保卫战中,率领袍哥、川军以寡敌众,和日军决一死战。他手下几千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整个滕县尸横遍野。最后,王铭章本人也战死沙场。
但你晓得吗,关于王铭章的死因,有两种扑朔迷离的说法。
父母双亡
赞助下求学成长
1893年7月4日,王铭章出生在新都县泰兴场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都是做小本生意的,在王铭章小时分就相继病逝了,剩下王铭章兄妹三人,日子过得很拮据。值得庆幸的是,年幼的王铭章机警过人,好心人怜惜他的聪明才智,出钱赞助他读书。王铭章12岁时,以优良的成绩考上了新都的县立高等学校,在叔祖父王心田的赞助下继续读书。
王铭章16岁时,考入成都四川陆军小学堂第五期。随着四川革命风起云涌,王铭章也投身革命,一步步发展成川军122师师长,同时还加入了袍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