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牺牲了多少共产党将领?

2017年7月5日18:08:58历史解密1,172阅读模式

3、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军衔制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和管理体系。

纵观整个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军衔制上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制度和管理体系,这是造成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部队一直没有统一的军衔,乃至军官牺牲后也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和认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共部队从初创到抗战初期在待遇方面都是平等的。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的,红军“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钱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这种办法在军队中实行了很长时间。因此,那个时候军队内部还没有明确的等级观念,官兵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从中共领导人的谋略上看,也就谈不上实行军衔制的问题。

七七事变以后,为了国共合作和促成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又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是有军衔的,并且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军衔体系,所以中共部队在这个时候提出了军衔问题。1939年4月2日,八路军以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的名义,给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发电,正式提出了在我军内实行军衔制度的建议,并正式发文对军衔的评定标准做了明确规定。此后,有一部分中共将领被授予了军衔,如当时的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被授予了中将军衔,第一二○师参谋长周士第、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等被授予少将军衔。实际上,中共部队在这一时期被授予军衔的只是少数人,这部分人大都是需要经常与国民党打交道或搞统战工作的人。尽管1939年的这次授衔工作,有具体的措施,也有部分人员被授予了军衔,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次授衔工作最后还是没有真正在中共部队内普遍实施。1942年4月24日,党中央作出了“军队中暂不规定等级军衔”的决定,标志着中共部队的第一次授衔工作宣告结束。

在第一次授衔工作结束后,党中央又进行过两次纯属临时性的授衔。一次是在1945年9月,为了与苏联红军在军衔上一致,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党中央给临时派到苏联的六位派出人员授以军衔。另一次是1946年,为了便于中共部队派往各地的军事调停处的代表能与国民党的代表平等工作,进行了临时性的授衔。但在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之后,这部分中共将领被授予的军衔也就自动被取消了。

4、中共部队一直没有按照国际惯例,追加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军衔。

二战中,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苏联、美国等都曾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嘉奖的同时,普遍追加了军衔,就连加害国日本的军队也不例外。如,1937年8月29日,侵华日军第三师团步兵五旅团步兵六联队队长仓永辰治步兵大佐,在入侵上海吴淞铁路码头的作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少将。1939年6月17日,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第十三军十五师团步兵团团长田路朝一陆军少将,在安徽南部的一次战斗中,被中国军队击毙,死后被追晋为陆军中将。国民政府方面,如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王甲本在衡阳保卫战中壮烈殉国,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萧山令等几位少将,后均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等等。但对于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牺牲的将领们来说,截至目前,没有对他们进行过军衔上的追加。

5、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授予军衔时,对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共将领仅仅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

1955年在全国授予军衔的时候,只是对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中共将领进行了军衔授予。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自己的10位元帅、10位大将、57位上将等等。但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官兵仅仅是追认为烈士,并没有进行军衔上的追加,贻误了追加抗战期间牺牲的中共将领军衔的最佳时机,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探索网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历史解密

“借妇生子” 清代流行的 “典妻”制度

在清朝那个社会动荡、人民困苦的时代背景下,“典妻”成为了一个特殊而又让人痛心的现象。“典妻”,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将自己的妻子“借”给他人,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典主出于各种原因,将妻子暂时让渡给别人,让...
中秋节的情与诗 历史解密

中秋节的情与诗

马远〈对月图〉,描写李白“月下独酌”诗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正是合家团聚,品饼赏月,享受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 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明月,异乡的游子们心中便升起无...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历史解密

1939年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真相

1939年,南京日本总领事馆的两名职员突然离奇死亡,多名日伪政府政要中毒,在日本以及中国都引起过轰动,这就是著名的“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 关于这起“南京领事馆毒酒事件”,随着战争的展开,被湮没在其他...